【摘要】語文是一門基礎的工具學科,其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應用能力,同時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關鍵。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升閱讀質(zhì)量、促進學生語言文字的應用能力,對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及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也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合作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3-0100-0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真正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及正確閱讀的方法。如果單純的靠教師進行講解將很難實現(xiàn)閱讀技巧的掌握,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應用,從而使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掌握閱讀技巧提升閱讀能力。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投入學習之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率。本文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進行簡要探討,以期能夠為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做出一點貢獻。
一、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發(fā)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教會學生認識生字生詞,同時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分組討論以及組織學生進行課本內(nèi)容的情景劇表演等等都是合作學習的形式,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進而使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自我觀點的表達,在共同合作探究過程中實現(xiàn)思想的碰撞,進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人格培養(yǎng)
合作學習的應用能夠調(diào)動全體同學進行參與,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全體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在教學實踐中班級里的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鮮明的個體,其對知識的接受能力都不盡相同,應用合作學習,學生之間可以互幫互助,相互帶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能夠促使每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的同時體會小組間的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質(zhì)及良好人格的形成。
3.促進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
由于小學生的閱歷相對有限,對于文章內(nèi)容及主旨思想很難進行全面理解。如果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僅由教師單方面?zhèn)魇?,學生很難將知識進一步內(nèi)化,應用合作學習學生通過自身對知識內(nèi)容的分析探討,各抒己見,在探討抒發(fā)觀點過程中取長補短,教師在進行恰當?shù)囊龑ВM而促進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思維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
1.合理進行小組劃分
進行小組劃分的方法有很多種,但無論哪種方法都應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在教學中進行小組劃分應遵循以下規(guī)律,首先,小組與小組之間學生的素質(zhì)能力應均衡,以示公平。此外,還應結合教學內(nèi)容全面衡量進行小組劃分,從而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小組劃分可以根據(jù)從學生日常表現(xiàn)及平時學習成績進行,保證優(yōu)差生相融合,從而使每個小組間的平均水平相當;此外,還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小組劃分,例如,在學習《夸父追日》這篇文章時,教師首先進行問題的設置“同學們認為夸父這種徒勞無功的追日行為可取嗎?說一說你們的看法。”此時自然會出現(xiàn)兩種聲音,一部分學生認為可取,對夸父的行為表示贊同,另一種聲音認為不可取,對夸父的行為持反對意見。此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意見將其劃分為兩個小組,組織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探究及理解,在探究之后組織全班同學生進行共同討論,分享交流成果。
2.營造合作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興趣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想更有效的應用合作學習,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興趣。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將學生引入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之中,從而建立快樂的合作學習環(huán)境。通常情況下,合作學習都已小組為單位開展,因此教師可在開課之前根據(jù)一定規(guī)律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并通過做游戲或相關問題討論等方法使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熟悉起來。進而拉近組內(nèi)成員之間的距離,此時教師組織小組之間進行競賽,讓各組成員意識到個人的榮譽與小組的榮譽息息相關,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進而提升教學有效性。例如,在進行《畫楊桃》這篇文章的學習時,此文的主旨是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將得到不同的感受。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進行畫橙子的活動,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小組成員間相互討論后,畫出各自觀察到的橙子的形象,之后將每個小組的作品一一展示。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在這樣的小組氛圍中,平時表現(xiàn)不積極或?qū)W習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也能夠被帶動。教師在大家展示之后進行恰當?shù)狞c評,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采取分組討論形式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目標合理安排閱讀教學,通過分組討論的形式提升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及文章層次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思維及閱讀習慣。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進行恰當?shù)囊龑?,進而有效提升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引領學生理解能力及思維能力達到新的高度。例如,進行《鳥的天堂》這篇文章合作小組討論學習時。此篇文章的學習目標是,首先有感情的進行文章朗讀,同時能夠?qū)⑽恼旅鑼懢坝^特點的優(yōu)美句子進行背誦,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成員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段閱讀,當學生閱讀完畢后,教師進行提問:“巴金爺爺曾經(jīng)過幾次鳥的天堂?每次經(jīng)過其景色又有那些不同之處呢?”學生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在小組中展開討論,有的學生說第一次見到鳥的天堂是鳥群、有的說是大榕樹、有的說是……學生爭先恐后的發(fā)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氣氛異常濃烈,對文章的理解與剖析更加的深入準確。最后教師通過總結與點撥,結束小組討論,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實現(xiàn)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達到了閱讀教學的目標。
合作學習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還應進一步探究,將合作學習更好的應用于教學實踐之中,從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杜博濤.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探討,新課程導學[J].2015(19)
[2]孫冬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應用研究,亞太教育[J].2016(10)
作者簡介:
袁化麟(1963-),男,漢族,???,寧夏彭陽縣人。工作單位:寧夏彭陽縣第二小學,語文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