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玲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之一,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技巧和優(yōu)美的閱讀感,對于學生學習語文,了解中國文化有著重要作用。學生閱讀能力的好壞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對文本的情感解讀、對文本語言表達技巧等幾個方面,只有對文本內容足夠熟悉,對于文本所要表達的主題和宣泄的情感足夠明確,才能用正確的語調、語速和節(jié)奏去閱讀文本,理解文本。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策略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學習語文奠定基礎的主要部分,小學語文的閱讀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情感表達的重要階段,若是老師要在小學期間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閱讀能力就要明確語文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意義,要有意識有目標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針對性的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從而切實的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1、利于知識點的鞏固和積累。對于小學生而言,書本上的知識學習比較有限,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能夠很好的幫助他們拓展知識面,接收更為豐富的信息。學習語文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寫作能力的途徑,學生閱讀的讀本越多,積累到的知識面就越廣泛,一篇好的閱讀理解文章,涵蓋了包括有遣詞造句、文學常識、文藝理論等多種信息在內[1]。閱讀文本多種多樣,取材廣博、涉獵廣泛,學生通過閱讀學到的東西也會多,理解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會隨著學生閱讀量增加而增加,文學底蘊越豐厚的學生,接觸的閱讀文本就會越多,這是亙古不變的原理。另外閱讀理解還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點,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受到自己頭腦中原有的知識基礎的影響,通過閱讀文章能夠在自己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印象,生成新的含義。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章尤其是優(yōu)秀的主題鮮明意蘊深遠的文章,閱讀的次數(shù)越多,收獲的東西也會不斷的加深,是所謂含英咀華。
2、利于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其實和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有從屬關系,表達能力可以算是閱讀能力中的一種。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同時可以通過鼓勵學生用語言表達形式來理解文本,解讀文本,用較為邏輯連貫、思維清晰的語言將文本信息表達出來,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性和思維性,利于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措施
1、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小學生正是啟蒙的時候,小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決定了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往往更愿意選擇他們喜歡且感興趣的內容去學習,相對于那些他們覺得不敢興趣的內容總是會刻意的逃避,不利于學習。學習語文閱讀也是這樣的道理,很多小學生認為閱讀文字晦澀難懂,學習閱讀沒有什么樂趣,老師要針對這一現(xiàn)象,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因素和心理成長特點,幫助學生找到學習閱讀的興趣,提高他們對閱讀的喜愛,主動的去接觸閱讀,尋找文本進行閱讀。在課堂上,可以采取提問式和討論式的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投入到閱讀之中。例如,在學習《月光啟蒙》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在導入新課前提出幾個問題,“媽媽不認識字,卻成為了我的啟蒙老師,這是為什么呢?”“你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哪一首歌意義深遠?文章中母親的歌謠對我而言十分重要,是具有什么樣的特殊意義呢?”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開動學生的腦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2]。在提問的時候注意老師設置的問題不能過于困難超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假使過于專業(yè)化的問題學生很難理解、回答不上來就會產(chǎn)生懈怠心理,小學教育還是要以鼓勵和啟蒙為主,建立起扎實的語文功底,奠定夯實的基礎。同時還要兼顧問題設置的情境,要貼近生活、結合日常常見的現(xiàn)象進行提問,確保學生能夠產(chǎn)生共鳴。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能夠使學生閱讀效果更為顯著。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先從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開始,有些學生學習沒有定性,學習的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閱讀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是一個長久的事情,學生要養(yǎng)成自主閱讀、選擇閱讀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可以從學生的興趣著手,老師根據(jù)日常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哪一類的文本閱讀更有了解的意愿,老師可以多多準備一些相關文本給學生了解,課后閱讀,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優(yōu)美的文章也用在校的心態(tài)去閱讀和理解,隨時隨地的進行閱讀,不斷的將閱讀當成一個生活習性,養(yǎng)成寧可食無肉,不可不讀書的習慣。當然,閱讀也是有選擇的,不能為了閱讀而閱讀,要有意識的自主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文本進行閱讀,老師要幫助學生擇取合適的文章和讀本,不能過于困難也不能脫離生活,而要選擇符合現(xiàn)在的小學生認知水平,積極健康的文章。
同樣的,閱讀方法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要從老師著手,教會學生抓住文章主旨,發(fā)現(xiàn)文章中重要的過渡句和轉折點,了解文章情感表達的手法,行文結構等等諸多方面。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文章的主題,作者想要借爬山虎表達什么感情,又是如何表達的,找到文章的開頭段、過渡段和結尾,劃分段落,簡要分析文章的結構[3]。在閱讀過程中有優(yōu)美的語句和段落可以摘抄下來,學習寫作技巧,不僅可以深切的體會作者情感還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書面表達,為寫作積累素材。
3、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閱讀審美。閱讀也可以是一場視聽盛宴,在文本上的那些呆板的文字也可以變成跳躍的活動在熒幕上的色彩和音符,甚至可以是一個展現(xiàn)在眼前的真實場景,只是,這些需要老師來完成。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通過真實可感的場景和圖影等來展示閱讀的魅力,告訴孩子們,文章中描寫的東西并不疏遠,閱讀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表達而已,加深學生理解和對閱讀的喜愛。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時,老師可以放映老班長和紅兵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在影像中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和人情的溫暖,從而對文章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結語
學生在閱讀中看見人生,學會生活,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首要條件,也是開啟學生對這個世界的了解的重要一步,沒有閱讀的孩子注定會錯過很多美好,習慣閱讀的孩子往往更向往這個世界,能夠從文章中走出窄小的空間,翱翔在更為廣闊的天地間。
參考文獻
[1] 宋衛(wèi)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15:189.
[2] 趙瑞.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71.
[3] 錢春香.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