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莉
摘 要:在語文課堂的教學中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在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夠優(yōu)化課堂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中語文教師應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不斷鉆研與創(chuàng)新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達到優(yōu)秀的教學效果。本文就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做出初步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方法探討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推進使得各類學科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與改善。語文學科作為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點學科,也處于這樣的改革洪流之中。傳統(tǒng)枯燥而單調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時代教育的教學需求,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投入進嶄新的,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的探究中,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喜好,改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傳授知識講解課文的渠道跟手段都比較單一,或通過口頭說明,或在黑板上謄寫板書。但這樣的方式就會產生很大的局限性,導致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偏于抽象化。[1]而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表現(xiàn)手段來把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具體的畫面,有助于學生對于語文概念的理解。而圖文并茂的教學課件也能從多個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和關注,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興趣。在吸引更多學生參與的情況下,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也會更為主動。多媒體教學技術所承載的巨大的信息量與容量節(jié)省了時間和空間,其可重復性能夠便利地幫助回憶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而它的可針對性也使得教師對于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成為可能??偠灾嗝襟w技術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手段,能夠從多個方面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益。
二、激勵學生交流互動
學生才是語文課堂的主體,傳統(tǒng)的教師單方面灌輸知識的時代已經過去。學生自身對于問題的思考已經成為教師在教學中所要引導的核心內容之一。而溝通與交流是人們交換思維以及觀點的有效途徑。[2]作為綜合性較強的語言類課程,及時的溝通與適量的互動交流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應該認識到一昧地傳授知識點無法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任何幫助。教師要激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積極表達出自己對于文本思想情感的看法與理解,引導學生發(fā)揮出想象力,找到嶄新的體悟課文的角度。例如在朱自清先生的《春》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探討文本中都采取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你認為哪些句段寫得好?為什么寫得好?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不做一昧講解,而是在旁邊適度引導,讓學生自主活躍,解答問題。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對于課本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入。
三、分組合作學習
分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應用的一種教學方略。它的基本實現(xiàn)模式是將學生分成數量各異的合作學習小組,利用學生之間自發(fā)的交流互動來解決自身以及彼此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語文思路以及觀點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碰撞,使得任何一個獨立的觀點都有了其他人所賦予的更加豐富的素材與擴展。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便是發(fā)揚出集體的積極功效以促進個體的學習動力與能力,將學生的課堂主體性與主動性大大提高,從而激發(fā)出學生獨特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以“孝親敬老”的綜合性學習為例,教師可指導學生分組研究不同地域不同的敬老習俗,追溯“孝道”在我國悠長的歷史與文化進程中所深化的根源,讓學生交流孝親敬老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應采取怎樣的方式來做到孝親敬老。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分別負責自己最擅長跟感興趣的部分。
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促使所有人都積極參與進課堂話題的探討中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推進學習過程。
四、拓展課外讀物
教材上的內容雖然是經過層層篩選的優(yōu)質內容,但課本的容量畢竟是有限度的。在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下,教師的自由度與靈活度也應更高。在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教師應結合課堂學習的相關內容進行一個課外閱讀的深化。[3]這樣的方式就意味著在提高學生閱讀量與寫作素材的同時還加深他們了對于課本的理解與拓展,最后回歸語文課堂,也就更好地落實到課堂上的學習效果與掌握程度。這種交互是相輔相成,互相映襯以及促進的。同樣也是多元化教學中十分有效的一種手段。
教師應首先具有自己的閱讀鑒賞力,并在此基礎上遴選出適合初中學生的課外讀物,比如鑒賞詩歌之美的《飛鳥集》,蘊含生活哲理的《伊索寓言》,反映政治戰(zhàn)爭進程的《丘吉爾傳》,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針砭時弊,尋找光明的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體現(xiàn)出保爾·柯察金堅韌不拔的崇高人格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感悟人間生死的《目送》。在人類的文化進程中所誕生的優(yōu)秀的作品多如繁星,學生通過課外的閱讀能夠體悟到更加豐富的情感與人生體驗。而在此過程中他們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感知能力也得到提升。并且在潛移默化中構建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
時代的發(fā)展也引發(fā)了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的變革。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以上幾種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陳莉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探討[J].課外語文,2016(25):64.
[2]王亮.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中華少年,2016(25):178.
[3]曾文霞.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進行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