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萍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各種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所占的比重最大。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0.106
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那么,我們如何做好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呢?下面是我對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認識:
一、科學的閱讀教學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是閱讀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這里筆者主要想從對語文教材的閱讀和對課外讀物的閱讀進行探索。對語文教材中課文的閱讀一般按一下三個步驟進行:
(一)課前閱讀文章,預習課文
這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檢測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步中教師要給好預習提示,使學生的預習有目的地進行,使預習行之有效。這就是教師教學中的“牽引”,如此以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便會有事半功倍的感覺。
(二)課堂教學中的疑問
疑問是一切學習的基本支撐點。課堂中的疑問恰是學生求知欲強烈的體現(xiàn),也是教師教學的“扶”。以提問的形式理解文章,不僅能使學生口述能力得以提高,而且還有助于學生對文章主旨的把握,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能盡快地掌握文章的中心。
(三)課后的復習鞏固
課后的回讀是對文章中心的進一步理解。通過課前、課間、課后三步反復閱讀,才能真正對文章的意義進一步理解,了解自己對文章的掌握情況,知道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和易疏漏的地方,達到引以為戒。那么在下次的學習中就回得心應手,正確尋找出學習一篇文章的捷徑。
對課外讀物的閱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fā)展。近年來,筆者正在探索一種“五步讀書法”。五步讀書法過程包括:瀏覽,這是讀書的第一步,當拿到一本書后,首先應概要地讀一讀該書的提要、目錄,以便對該書有個大體的了解;提問,一邊粗讀一邊提問,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自己的鉆研;閱讀,如果說瀏覽、發(fā)問敲開了書本知識的大門,閱讀則是登堂入室。閱讀就是從頭到尾細讀,對重要、難解部分反復讀;最后是復述和復習。
二、注重學生積累性閱讀
語文學科不像自然學科那樣嚴密,它始終離不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就是這個道理。學生的閱讀積累也是同樣的道理:讀得多了,自然就會從各個方面得到提高,尤其是文章的情感,它不是外在的東西,不是教師三言兩語就能強加給學生的,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中體味情感,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受到熏陶,自由地進行閱讀。
認認真真地讀,本身就是一種扎扎實實地學習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強語言文字的感染力,靠讀;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純熟度,也主要靠熟讀。有些文章,它的好處、妙處,它的弦外之音與韻外之致不容易分析出來,講解也難以深透。只能靠反復地、有感情地誦讀吟詠,然后才能悠然有所意會。
對于閱讀的重要性,古典詩詞、現(xiàn)代新詩自不必說,必須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誦讀品嘗。一些看似淺顯的現(xiàn)代白語文,也還是要多讀才行,讀多了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盡而意無窮”。
葉圣陶先生早說過:“語文教學中的一大任務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會讀書”。學習語文重在語文實踐,重在訓練。而“讀”又是最為基本的實踐和最為有效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上,我們教師應該變多余的分析講解為扎實認真的閱讀訓練。
三、倡導感悟學習,探索個性化閱讀教學
教與學是課堂教學對立統(tǒng)一的兩個方面,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學中“授人以漁”的學法指導,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使其成為知識獲取的主人。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除了要注重學法傳授,還要強調個性??上扔山處煹湫褪痉?,展示學法,再舉一反三,讓學生進行知識遷移,悟出學法。學生的智力、理解能力不同,悟出的方法和道理就不同,這更能體現(xiàn)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教材進行個性化的處理,可以使教學方法體現(xiàn)出靈活多樣的特點。每一偏課文都是一曲優(yōu)美的旋律,在教學時要激發(fā)學生用心去學感悟、內化課文內容,放膽讓學生去想象和聯(lián)想,讓學生能夠在多種思想和觀點中碰撞,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
例如《小攝影師》結尾處的空白,就可以要求學生由此展開想象:“那小男孩還會再來嗎?為什么?”,結果會有兩種,有的學生會說小男孩還會再來,有的可能會說小男孩不會再來了,這個時候老師要對這兩種意見都予以肯定,只要孩子們能說出理由,這樣就已經(jīng)達到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了。
閱讀教學是文本、生活與人的心靈之間的一道橋梁。課堂上,教師應把愛心、微笑、激勵感受給學生,營造一種配合、民主、愉悅的氛圍,變苦學為樂學、趣學。
閱讀教學應該成為學生了解社會、體驗生活、感受幸福、表達自我、溝通學生與世界交流的過程,讓學生在感受、體驗、交流中,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構建和提升。閱讀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支柱,只有加強閱讀,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