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萍
摘 要:詩歌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是先輩們留給我們的無價寶庫。品詩語、悟詩意、感詩情是學生鑒賞詩歌的基本素養(yǎng)。我國古典詩歌歷史悠久,內涵深刻,它凝聚了中華文字最美妙的精粹。本文首先介紹了小學語文詩歌鑒賞的重要性,并結合了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小學語文詩歌鑒賞的有效方法。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采用各種適合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興趣,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詩歌;鑒賞
詩歌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是詩人感悟生活并以語言將具體的意象表達出來的文學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詩歌鑒賞是比較重要的內容之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小學語文詩歌教學新的目標和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提高對詩歌鑒賞的重視程度,引導學生吸收傳統(tǒng)文化智慧,提高詩歌的鑒賞能力,努力使詩歌鑒賞逐漸成為學生掌握的藝術技巧,解讀詩歌的含蓄之美,能夠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韻律的要求,用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意象來表現(xiàn)人類精神世界。
一、小學語文詩歌鑒賞的重要性
1.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有利于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汲取古代思想精髓。詩歌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xiàn)了古人對人生哲理、社會事物的深刻認識,通過詩歌鑒賞能夠讓學生更加珍惜生活,教會學生闡明事理,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之情。小學生通過詩歌的熏陶,潛移默化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掌握為人處世之道。
2.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生的特點是年齡比較小,沒有形成完整的審美體系,心理、身體發(fā)展都不成熟。對于美丑、善惡、好壞不能從根本上分析內在,而只是從外部表象去感知。詩歌鑒賞具有其特殊的審美功能,詩歌融合音韻、意境、哲理等各種美為一體,學生在詩歌鑒賞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美,并潛移默化地受其熏陶,擴展學生的審美視野,得到正確的審美標準。
3.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有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詩歌雖然篇幅短小,但是卻有著意蘊豐富的特點。學生在古詩鑒賞中,能夠對詩中描繪的各種意境進行想象,在大腦中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畫面。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加強小學語文詩歌鑒賞的有效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感悟詩歌意境。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詩歌是文學作品中語言最精練、感情表達最豐富的。欣賞詩歌是欣賞文學作品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正確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可以在誦讀中感悟詩歌情境、在繪畫中想象詩歌情境、在表演中再現(xiàn)詩歌情境。大部分的詩歌的節(jié)奏比較鮮明、韻律和諧、朗朗上口,特別適合小學生誦讀。在誦讀中體驗詩詞的美,感受詩歌的意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詩句所描述的景象,可以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通過繪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嘗試詩歌描述的意境,在表演中讓學生深入體驗作者的情感,同時也能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鼓勵學生運用詩歌來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語言的積累主要目的是為了運用,逐漸培養(yǎng)讀寫技能。因此,教師可以在詩歌教學后,給學生提供運用的機會,根據(jù)詩歌的具體內容鼓勵學生進行改寫、擴寫、創(chuàng)作等。在運用過程中學生能夠理解優(yōu)秀詩歌的意境,充分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詩歌意味深長,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應鼓勵學生了解寫作背景,深入詩歌挖掘其深層思想,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熟讀并理解詩歌,把自己的理解用筆寫下來,對詩歌進行擴寫,能加深對詩歌的印象。教師要及時地給予正確的指導和點撥,鼓勵學生敢于創(chuàng)造,超越自我。
3.巧妙設疑,引導小學生在詩歌鑒賞中探究。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中,倡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習慣,提高探索的能力。詩歌具有講究意境、字詞凝練的特點,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最適合的載體,因此教師應該提高重視程度,抓住機會。在詩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作者寫詩的背景,給學生提出適當?shù)膯栴},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4.巧妙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在小學詩歌的鑒賞過程中,教師的分析非常重要。在課前教師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深入了解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生活經(jīng)驗,分析詩歌的內容并教授給學生。借助歷史,教師對詩意有全面、正確地領悟,才能使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詩意。這要求教師能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知識和閱歷。
綜上所述,古典詩歌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腹有詩書的人情趣高雅、心胸開闊。因此,要培養(yǎng)傳承中國文化的下一代,一定要從基礎教育抓起。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對詩歌鑒賞的重視程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正確把握作品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熱愛古詩詞,從小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靈動、豐富、細致的詩歌,深入兒童詩歌中精心挑選,充分體現(xiàn)對小學生當下生長狀態(tài)、心靈世界的關懷。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它的美,享受美感的體驗,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紅梅.小學語文詩詞鑒賞情感化作業(yè)設計淺析[J].教育,2016(10).
[2]張亞麗.淺談小學語文詩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都市家教月刊,20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