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嬌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育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薄伴喿x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薄罢b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diào)、韻律、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
關鍵詞:“八字訣”;古詩詞;小學語文
在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不斷摸索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方法,力爭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效率,達到熟讀速記、深刻理解的學習效果,同時也要體會詩人立意之新奇、構思之巧妙、想象之豐富、意境之深遠、用字之精湛,讓傳統(tǒng)文化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烙下深深的烙印。近年來,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讀、譯、畫、背、品、悟、吟、拓”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讓學生增加積累,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以《清平樂·村居》的教學為例,談談我的古詩詞教學“八字訣”。
一曰“讀”。我首先范讀這首詞,提示學生注意斷句和重音。然后出示朗讀提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弊寣W生試讀。讀完后和古詩《村居》作比較,通過比較詩和詞的不同,告訴學生詞的基本特點,以此來增加學生對文學常識的了解,也培養(yǎng)了學生對學習詞的興趣。
二曰“譯”。讀完課文,就要翻譯課文了,首先我讓學生小組內(nèi)根據(jù)注釋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小組匯報學習成果,逐句說出詞的意思。然后再重點指導理解“醉、相媚好、翁媼、喜”等詞語的意思,讓學生對詞句所表達的意思有一個較為準確的理解。這樣做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借助注釋學習課文、理解課文的習慣,也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
三曰“畫”。翻譯課文后,我設計了一個“畫《村居》”的活動,首先讓學生明確這首詞給我們展現(xiàn)了幾幅畫面,然后分配任務:每個小組選擇其中的一幅,用簡筆畫表達出來。完成后要求學生將本小組完成的畫用磁鐵展示在黑板上。
四曰“背”。在讓學生背誦這首詞的時候,我不是讓他們盯著文本死記硬背,而是讓他們對照前面完成的繪畫作品,看畫面,想詞句。學生對照著一幅幅圖畫,很快便背出了整首詞。這樣用直觀畫面與抽象文字相結合的方式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提高了記憶效率。
五曰“品”。接下來是品味重點字詞,我首先讓學生找出最能表達出感情的詞語,說出運用這些詞語的好處在哪里,說出自己的解讀。用這種方式來體驗作者的用詞之精巧,水平之精湛。然后出示問題:
“剛才同學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這首詞,讓我們來看看——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我們仿佛聽到了__________的溪流聲,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一對老夫妻坐在自家的茅屋前,親熱地說起話來,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大兒鋤豆溪東,可以看得出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你們想用哪個詞來夸夸他呢?
中兒正織雞籠,你眼里,二兒子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我們從中看到了小孩子的什么呢?無賴,是古人對頑皮小孩的喜愛,你從哪個詞可以看得到小孩的頑皮可愛呢?
他一會兒趴著,一會兒又躺下了,可以從哪個詞看得出他的心情呢?”
這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說出自己的理解、感受和想象出的景象,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盡快進入詩詞的意境中去。同時也讓學生深入理解重點字詞的含義,體驗作者遣詞造句的深厚功底,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六曰“悟”。我讓學生自己閱讀作者簡介和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探究、揣摩作者的創(chuàng)作心理和感情。設計了兩個問題。
1.大家讀過了這首詞,也畫出了這首詞,那么你能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你看到的情景嗎?
是啊,面對這樣的情景,老夫妻怎會不醉呢?
他們看到溪流青草,看到映日荷花,怎能不醉?他們會因“景”而醉;他們看到孩子們勤勞、懂事、頑皮,怎能不醉?他們會因“人”而醉;他們看到一家人和和美美、幸幸福福,怎能不醉?他們會因“情”而醉。
2.出示作者簡介,學生自讀。結合作者的背景,想想寫作這首詞的時候他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
這樣設計,不但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學習課文時要將文章與時代緊密結合,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表達的思想情感,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
七曰“吟”。讓學生想想作者因何而醉?然后帶著這樣的心情來吟誦這首詞。播放出古箏曲《平湖秋月》,學生在音樂聲中想象到一幅幅恬靜、悠然、趣味橫生的畫面,一邊吟誦著經(jīng)典的《清平樂·村居》,聲、畫、樂融合在一起,美不勝收!
八曰“拓”。我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yè)有兩個內(nèi)容,一是把這首詞改寫成一篇記敘文,字數(shù)可多可少(給出小提示:想想是怎樣的小溪?小溪旁的青草是什么樣子的?白發(fā)翁媼互相會說些什么呢?干活的兒子分別會有什么樣的動作?玩耍的孩子會想些什么呢?……把這些寫下來,你就創(chuàng)作出了一幅現(xiàn)代版的村居圖了哦?。┒怯信d趣的話,搜集一些辛棄疾的其他詞或者田園詩歌來讀一讀。這樣的作業(yè)設計既體現(xiàn)拓展性,對課文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挖掘,也體現(xiàn)一定的彈性,不傷害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和壓力,倡導學生開展合作,培養(yǎng)團隊意識,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薇.淺談如何學好小學古詩詞[N].巴音郭楞日報,2008.
[2]向志紅.學好古詩詞,寫作有文采[N].中國教師報,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