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秀瓊
摘 要:思想政治建設是高校重要的教育實踐工作之一,創(chuàng)新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策略有助于教育質量的提升和人才的培養(yǎng)?,F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需要堅持典型示范教育和以人為本的原則,對思想政治建設內容、形式和方法進行轉變。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高校在思想政治建設方面的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發(fā)展,國際政治格局呈多極化發(fā)展趨勢,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思潮在交流中不斷碰撞,我國在新舊思想交替的過程中,需要保持正確的思想政治方向?,F代高校教育需要將文化教育、素質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以促進高校教育工作的完善,同時在思想政治建設中需要創(chuàng)新管理策略[1]。
一、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策略創(chuàng)新的原因
1.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現代經濟發(fā)展和信息科技進步促進了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全球文化和經濟不斷發(fā)展與融合。受國際形勢影響,一些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和文化經濟問題也會產生,這些均會對高校學生產生一些精神和情感上的影響。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產生背景和形成過程均不同,因而其主要內容和意義也不同。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化在歷史發(fā)展中不斷融合,高校學生在學習和理解過程中會產生價值觀和信仰上的困惑。我國在了解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同時,要有正確的政治信仰、價值取向和理想信念。高校學生作為我國主要的社會儲備人才,要避免產生錯誤、模糊的認識?,F代科技的發(fā)展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和互換,高校學生在認識和借鑒西方文化、文明時,要辨證地取舍,要樹立正確的民族價值觀。針對這些,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設中做好教育管理和教育創(chuàng)新。
2.完善教育成果
高校學生的文化教育水平較高,學校在進行專業(yè)課程教育時,需要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學生進入高校后,接受了更專業(yè)的教學,加深了對專業(yè)理論的理解,提高了學術能力,這為學生就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文化教育的同時,要能夠從學生長遠發(fā)展角度考慮,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學生以開放的心態(tài)看待生活中的人與事。高校進行思想政治建設管理創(chuàng)新能夠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方向性的指導,鞏固教育成果。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學校和教師的教育形式過于刻板和被動,往往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學生實際的心理訴求,導致最終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進行思想政治建設管理創(chuàng)新,能夠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約束和規(guī)范[2]。
3.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并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進的基礎上取得了重要成果。高校思想政治建設對學生精神文明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是學校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素質培養(yǎng)的關鍵。我國高校教育旨在通過文化、思想教育結合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性的社會人才,因而大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期間,需要有目的、有意識地接受先進的思想文化政治教育?,F代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較快,人們在面對更多的選擇機會的同時,也容易產生較大的心理矛盾。學生在接觸現代文化和外來文化時,容易受不良信息誤導,影響身心發(fā)展。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方向進行明確,要求學生正視自己,理性看待身邊發(fā)生的矛盾和沖突,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維護國家、民族和集體利益,這是大學生自我成長的要求,也是國家人才培養(yǎng)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策略創(chuàng)新策略
1.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是主要的引導者和帶領者,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建設中主要采用理論教育的形式,在執(zhí)行和組織教育活動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思想政治理論概念性問題進行分析,深入淺出地幫助學生理解其真實含義。提高教師綜合教育水平,同時需要加強理論培訓和技能培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模式,將學生納入課堂主體中來。例如,對思想政治建設中的文化、政治建設,教師可以結合國際形勢,讓學生課下完成資料搜集,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論據;同時在教學完成后,讓學生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內容闡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可以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表現,使學生的理論學習深入思想層分析面。學校在提升教師思想政治建設管理素質的同時,可以以座談會、交流會等形式鼓勵教師積極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和社會主義科學理論分析時事[3]。
2.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的管理創(chuàng)新可以將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在拓寬教育渠道的基礎上,實現學校與社會共同運作的思想教育模式。在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主要采用的是課堂理論式教學,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廣度和深度,學生的理解難度大,因而學習效果不明顯。針對這一點,高校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管理中,需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化和多元化。例如,高校之間可以形成聯(lián)合教育機制,安排學生參加思想政治學習活動,開展形式可以是論文比賽、演講競答等,促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展現學校思想政治建設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中,學生需要重點學習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等內容,針對這些,學??梢园才艑W生積極參加集體勞動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己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深化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內容的理解。
3.完善教育評價體系
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中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教育評價體系,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評價。高校大學生作為我國的高素質人才,在參與社會就業(yè)過程中需要有較高的心理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要以客觀公正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工作中的問題,要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自己的政治立場。在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中,學??梢越⒕C合評價體系,對教師實行教學測評,測評方式包括公開課評選和理論考察等。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評價需要多方面、多層次考慮,包括對學生的理論考試和行為評價[4]。
三、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是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成果進行考量和評價,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關鍵性內容之一,因而在建設管理實踐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鼓勵學生在學習實踐和社會實踐中增強自己的政治學習意識。針對高校思想政治建設管理策略的創(chuàng)新,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拓展學習方法,完善評價體系[5]。
參考文獻:
[1]李永安.新形勢下我國高校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6(12):76.
[2]錢江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向遷移[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6(8):42-44.
[3]秦 晶.當代人學視域下高校思政人才隊伍建設與路徑創(chuàng)新[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12):280.
[4]朱 歡.試論“三風”建設視野下高校隱性思政教育路徑創(chuàng)新[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5):58-59.
[5]李 梅.當代人學視域下高校思政人才隊伍建設與路徑創(chuàng)新[J].理論觀察,2013(7):128-1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