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輝
高效課堂,即教師借助相應的教學方式及措施,促使教學的效果及質量都符合教學目標的一種課堂形式.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化,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逐步凸顯.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采取有效措施,構建高效課堂.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點體會.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行星的運動”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有關行星的圖片及視頻等,這些材料中應當包括行星如何運動、行星的外觀、種類及特點等.在觀看這些資料以后,學生對有關行星運動的知識產生興趣,并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更加期待.同時,學生積極探討及交談,活躍了課堂氣氛.這時,教師對行星相關的知識進行教授,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并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巧設教學問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把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進行融合,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借助課堂提問的方法引入將要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例如,在講“物體受力分析”時,教師可以從日常生活問題出發(fā)一步步走向物理問題.利用多媒體展示漫畫:(1)父在前面拉車,兒在后面推車.(2)地面不會說話!呈現(xiàn)愁眉的樣子.觀看多媒體的學生躍躍欲試、忍俊不禁.此時教師提出遞進性問題組:車受力嗎?受到哪些力?力是如何產生的?請根據(jù)力產生的條件來說明……小組內展開熱烈討論.教師組織小組成員匯報討論結果,并對結果進行總結點評.這樣,巧設教學問題,營造了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三、注重實驗教學,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對很多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物理存在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對于一些思維能力欠缺的學生來說,物理知識是單調且乏味的.要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就要調動學生本身的求知欲.物理課程的一大特點就是其實踐性較高,教師應牢牢把握住這個特點,注重物理實驗教學,借助實驗證實物理規(guī)律,探求物理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從而調動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講“力的分解”時,教師可以指派學生依據(jù)相應的知識點開展實驗.先指派兩個男生開展拔河比賽,然后指派一個女生同這兩個男生進行比賽.其余的學生對教師這樣的安排有所不解,調動了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此時,教師讓女生在處于垂直狀態(tài)下的繩子中部用力一拉,兩名男生就會被同時拉動.接著,教師借助學生產生的好奇心提出問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學生主動學習有關的知識.這樣,能把學生的注意力成功地轉移到課堂,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只有對某事物產生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地去探索、去實踐.
四、重視課堂練習,優(yōu)化課后作業(yè)
一節(jié)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練習.這就需要教師合理設計及使用課堂練習.合理選擇課堂練習,能夠提高學生課后作業(yè)的質量,降低學生由于作業(yè)繁多而對物理的厭倦,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教學內容,適時安排課堂練習.可以在對新知識進行復習鞏固時插入其中,也可以在教學活動結束以后進行習題訓練.
例如,在講“重力”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重力有關的課堂練習,并指導學生完成.如,有一質量均勻分布的圓形薄板,若將其中央挖掉一個小圓,則薄板的余下部分().A.重力減小,重心隨挖下的小圓板移走了 B.重力和重心都沒改變 C.重力減小,重心位置沒有改變 D.重力減小,重心不存在了 分析之后,可知本題答案為C.課堂練習的預先設計及合理使用,能夠鞏固教學成效.
教師要設計具有針對性、整體性、實踐性的作業(y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作業(yè)反饋,相應地調節(jié)教學進度,改善教學不足等.這對提高物理教學的效果及質量意義重大,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及水平的根本保證.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物理課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巧設教學問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注重實驗教學,調動學生的求知欲;重視課堂練習,優(yōu)化課后作業(yè).只有這樣,才能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幫助學生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物理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及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及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