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顯慧
【摘要】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不以甄別和選拔為目的,為改善教學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一種評價模式。分析形成性評價,本文將通過學生之間互動中“回應模式”,從效果中得到啟發(fā),并且對這種模式的形成性評價進行反思。
【關鍵詞】形成性評價;模式;初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背景和意義
追溯新時期語文教育的軌跡,一直以來作文評價是一個難點,傳統(tǒng)的作文評價往往存在兩方面的弊端。一是老師的評語工作重復而繁重,二是學生對于老師認真批改的評語往往視而不見。為了使作文評價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一次初二的名為《勇氣》的作文形成性評價中,我采用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的“回應模式”,從效果而言,可以在以后的作文評價中嘗試應用。
二、“回應模式”的具體操作
(一)信息征集
這是一個準備工作,我把它放在這次作文評價的開始階段即讓學生在文末附上自己希望達到的寫作目標,如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寫道:“我希望通過這次的作文學習,使我的語句變得優(yōu)美而精煉,并且少寫錯別字?!倍硪晃煌瑢W則寫道:“我希望經(jīng)過這次的學習,讓我的文章的立意變得深刻起來?!边@樣做的目的在于將學生希望能夠達到的寫作目標與自己預定的教學目標進行比較,對我本人的教學目標作進一步調(diào)整。同時,讓學生自己制定寫作目標,是為了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機,達到評價的真正目的。
(二)學生初評
可以將學生分為4人一組,每一組中必須包含了寫作能力強、中、弱的學生各一名。讓每一小組中寫作能力突出的同學擔任評分小組長,他批改寫作一般的同學的作文,而寫作能力一般的那位同學則批改寫得較差的那位同學的作文,至于這位寫作能力較弱的同學,則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和小組長一起批改同一篇作文。這種需要由學生充當評價員的評分方式,就可以從真正意義上來衡量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一舉兩得。學生初評開始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非常認真地在批改和評閱其他同學的作文,這種認真度是平時單純地由老師寫評語時的作文評價所不曾看見的。許多同學都逐字逐句地閱讀其他同學的作文,我認為學生對于詞語的理解通過這樣的評價已把握得非常精確。
(三)老師復評
在學生進行互評之后,再由我開始寫評語。此時已由學生之間的回應轉為師生之間的回應。在我寫完評語之后,我要求學生本人對同學和老師的評語再寫出感受,以此作為對老師評價的回應。讓學生對于教師的評語談體會的好處在于,可以切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很好地促進了學生思維力的發(fā)展。如我布置的這篇以“勇氣”為話題的作文,我們班的一位同學寫了件跳長繩的事情,她在文章的結尾寫道:“望著跳過了的長繩,我笑了。”我給她加了一句,“那個笑,深深地刻在了水里。”她在我的評語后寫道:“老師的這句話,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可見,讓學生在你的評語后再寫感想,可以讓學生認真觀看老師的評語并促使他們思考。
三、啟示
(一)實用性
可以在單元性和學初的作文評價中,使學生認真閱讀、思考教師的評語,并且要求學生針對教師寫的批語作出評價,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我們以往都有這樣的經(jīng)驗,作文本發(fā)下來后,學生看完批語后就放在一邊,而采用了這種回應性的方式,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教師的評語,同時也可以對自己的習作作出反省。而這個過程,就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過程。為了使自己的作文水平更快地提高,我評改都逐字逐句地評,哪兒好,哪兒不好,都認真標出,因為這樣做,一是對同學負責,二是對自己有所啟發(fā),作文本發(fā)回來,我總是很仔細地看同學給我的作文的分數(shù)和評語,并且自己找作文的缺點。這也可以促使我改掉閱讀文章看熱鬧的壞習慣,真正去向別人學習。
(二)延伸性
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在回應模式中,學生對教師的評語寫出一些自己的感想,那么他必須對教師的評語作出分析和思考。這樣久而久之就會積累一些好的寫作方法。同時,讓學生互評作文,這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而且,這樣的一種評價方式也可以達到學生自我修改文章的能力。其實我們作文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教是為了不教,也是讓學生最終學會自我修改。因此,這種評價方式對于學生自我修改的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好處的。
四、反思
作為一種初步嘗試的作文評價方式,在值得肯定的同時,還存在著以下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作文評價不同于作文寫作,我認為《勇氣》為話題,不一定要非得有積極向上的主題,文章還是應該以真實為前提,這篇文章的結尾就很真實地反映出那個孩子猶豫彷徨的心理,應該值得肯定。我認為在學生互評前,可以給幾個小組長開如何評價作文的講座,在小組中倡導正確而且多樣化的寫作風格。評價結束后,可以讓每一組選出一篇或選材新穎,或文筆優(yōu)美或立意深刻的文章來讓學生點評為什么好、好在哪里。也可以選出立意上需要挖深的、語言需要修飾的文章,讓全班同學一起來改,這樣能加深學生的印象,強化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
本次作文評價的真正價值是為了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我認為這樣的評價“三部曲”可以使我們的作文評價切實地為學生的寫作能力服務。當然,在以后的運用中,還可以逐步加強和改進。
參考文獻
[1]于潔,底會娟.形成性評價的理論基礎及實施策略[J].黨史博采(理論),2015(1).
[2]丁念亮,田霞.形成性評價在中國教育情境中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7(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