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楊
摘要:深度學習是未來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經之路,教師要采取各種教學策略,促使學生進入深度學習中。找對切入點能深度牽引學生,促使其進入思考狀態(tài);鼓勵學生進行比較鑒賞能深度引導學生嘗試傾聽他人觀點;讓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簡約能令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入到深度探究中。
關鍵詞:深度學習;教學策略;高中語文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42-01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教師注意到要避免學生的淺層學習,要讓其避免被動接受知識,進行簡單復制記憶,而應該促使學生進入深度學習中。深度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記憶知識點,而且還要學生理解并應用,能促使學生更積極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教師要讓學生不斷地令思考穿行于課文中,對文本進行由淺入深的深入探究。
1.巧妙切入,深度牽引
巧妙切入指的是教師要精心選擇一個切入點,作為整堂課的邏輯起點,促使學生圍繞這一點進行深入探究。這樣能讓教學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簡約,這樣學生便有更多的時間從一點深入下去,對文本進行深度感悟。教師可以將文章的標題、關鍵句作為切入點,也可以將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學習。
在學習《祝?!窌r,有學生在初讀課文后提出問題:"文章講述的是悲傷的故事,為何題目要叫《祝?!纺?,作者想要祝福誰呢?"學生有此問題是因為對課文的理解不夠深入,同時,這個問題也正好和課文的標題有關,于是教師便索性將其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這篇文章的內涵,嘗試說出作者為何要以此為題。學生再讀文章后才了解原來祝福其實是文章中貫穿全文的一個祭祀儀式。然而此時學生還是不理解作者為何將其為題,教師讓學生將文章中各種與之有關的信息找出來加以深入分析。例如當祥林嫂想要幫助四嬸安放用于祭祀的器物時,四嬸卻屢次阻止。學生開始嘗試探究為何四嬸會阻止,當時的祥林嫂和先前的祥林嫂有何不同。在教師的牽引下,學生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思路有了深入的理解。
學者黃厚江提出深度學習要促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展開批判性學習,將新的知識融入已有認知結構。故此教師在找切入點時不能選擇學生完全不明白的地方,而應該盡可能尋找最靠近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問題。
2.比較鑒別,深度傾聽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促使學生進入多元交流,不僅要學會表達,還要學會傾聽。在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時,教師也要注意這一點,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在討論中進行比較鑒賞,學生不僅要學會表達觀點,更要學會傾聽別人的觀點。
例如可以讓學生嘗試將《雨巷》和《再別康橋》進行對比,探討這兩首詩歌的異同點。教師引導學生不僅要積極思考并說出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要傾聽他人的觀點,看看能對自己有何啟迪。如有學生提出《雨巷》和《再別康橋》都用了象征手法,但是此時有學生提出不同意見,認為《再別康橋》主要運用的是寫實手法,而《雨巷》運用的主要是象征手法。教師讓兩個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建議,最終兩人得到了一致的觀點,認為《再別康橋》主要運用的是寫實手法。在這樣的交流中,學生還發(fā)現(xiàn)了兩者的不少異同點。如《再別康橋》的主題相對來說比較明確,直接表達的是離愁別緒;而《雨巷》的主題和意象都比較朦朧,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學生從詩歌的主題、表現(xiàn)手法、句法、格律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比較。
學者佐藤學提出,善于學習的學生都是善于傾聽的學生。因此教師要注意的是,不僅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鑒賞比較觀點,更要促使學生學會聽懂別人的觀點。這樣才能達成真正意義的合作學習。
3.環(huán)節(jié)簡約,深度探究
著名教師黃厚江提出簡單就是有效,教學內容就要簡單扼要,教學過程就應該清晰明了。由此可見,要促使學生進入深度學習,還要讓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簡約,令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入深度思考。
在指導學生學習《囚綠記》一文時,原本教師設計了不少和理解課文有關的環(huán)節(jié),如讓學生分析"綠友"的狀態(tài)變化,分析作者的內心情感和態(tài)度變化,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賦予了怎樣的象征手法等。除了理解文章的內容外,教師還安排了理解課文生字生詞、復述課文、讀寫結合等環(huán)節(jié),令學生應接不暇。而且這些內容過于雜亂,學生很難把握住文章的關鍵點。在簡化環(huán)節(jié)后,教師讓學生抓住作者對綠友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讓學生在一以貫之的思考中將其他相關問題牽引出來。同時教師將理解課文生字生詞、復述課文等環(huán)節(jié)放在了讓學生自學、互學中,將讀寫結合的環(huán)節(jié)放到了課后提高練習中,令課堂環(huán)節(jié)變得更加簡練。這樣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思考文章的內容,學習《囚綠記》一文的效果自然更好。
學者龔建新在研究深度學習時提出,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做到三個簡約,也就是這教學目標、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手段上都比較簡約。正如布魯姆掌握學習理論所說的那樣,如果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那么大多數學生都能達到一定的要求。讓教學環(huán)節(jié)簡約正能促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思考。
在引導學生進入深度學習時,教師要把握住深度學習的內涵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深度學習的要點是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識,若能圍繞這一點設計相關教學策略,則能促使學生穿行文本中,縱橫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