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高中政治教學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比較強,學生在課堂上感覺十分枯燥,學習興趣不高,極大的影響到高中政治教學效率。在這種情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手段顯得十分重要。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將生活與教學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教學手段,在高中政治課堂上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
在高中教學活動中,政治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行為習慣、正確人身價值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在新課程標準下,越來越多的新教學觀念被教育工作者接受,并應用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其中生活化教學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反思,并利用學到的政治知識進行生活實踐,促進了學生健康政治思維、政治學習觀的形成。
1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全面加深學生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對于高中政治,其抽象性、理論性比較強,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教學,教師過于看重理論講解,忽視了學生的感受,導致學生無法積極主動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將高中政治知識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能在生活實踐中理解知識,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其次,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措施,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傳統(tǒng)的高中政治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對高中政治課堂進行多樣化處理,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活躍課堂氛圍,同時在教學中,引入生活現(xiàn)象,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學會從生活的角度看待政治知識,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2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途徑
2.1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建立在和諧師生關系基礎上,所以,在實際中,為了確保生活教學的有序開展,教師首先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從而全面調動課堂氛圍。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主體,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引導者、組織者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指引,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高中政治知識。而學生則需要充分尊重教師,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只有保證師生關系的良好,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對此,在實踐中,教師可以根據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需求等,通過幽默的語言感染、引導學生,構建高效的生活化課堂。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企業(yè)方面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在課堂上,對企業(yè)經營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并鼓勵學生大膽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想法,并與其他同學分享自己期望的企業(yè)類型。這樣的溝通交流,與學生生活有極大關聯(lián),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
2.2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從而滿足學生對信息的需求。對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水平等,將一些生活情境引入課堂上,引導學生進入生活情境中,對高中政治知識進行理解、內化,同時也引導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進行深入反思。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經濟全球化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近幾年社會變化動態(tài)的展示出來,讓學生感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社會變化,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一下自己小時候的生活和現(xiàn)在的生活有什么區(qū)別,讓學生從自身生活改變中感受經濟全球化的氛圍,如外來物品、圣誕節(jié)等外來文化的出現(xiàn),這些都是學生生活接觸的,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學習的價值。
2.3整合生活化教學素材
在我國,生活化教學的踐行起步比較晚,很多高中政治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認識不足,在實踐中更是缺乏良好指引,對生活化教學內容的收集、整理不積極,從而導致高中政治教學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從本質上看,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學觀念與課堂教學效果有十分緊密的關聯(lián),因此,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樹立良好的生活化教學觀念,將生活化教學變成一種習慣,以此促進生活化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注重挖掘生活教材,并對生活化教學內容進行整理,一方面能減少對教材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還能加強現(xiàn)實生活和政治知識的聯(lián)系。對此,在教學活動中,高中政治教師要注重收集學生生活中的現(xiàn)象、事件,對其進行良好整合,當做生活化教學素材,讓學生全面感受到生活中的政治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相關知識時,為了全面加強學生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態(tài)度,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廣泛收集一些與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生活材料,如中秋節(jié)的賞月、吃月餅;端午節(jié)的賽龍舟、吃粽子等,這些現(xiàn)象都是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通過這些素材的收集,不僅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還加深了學生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讓學生明白這些傳統(tǒng)文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發(fā)展的智慧結晶。
3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手段,不僅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重要途徑,同樣也是對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可以全面豐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內容,同時還能指引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對政治知識進行分析,從政治的角度對生活行為進行檢驗,能保證學生知行合一,有利于健康行為觀念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史璟.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1):150-152.
[2]牛苗苗.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理性思考與分析[J].文教資料,2016(19):183-184.
[3]黃銀清.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5(25):140-141.
[4]許冰.關于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的研究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2014,198(4):100.
作者簡介:
朱濤(1979~ ),男,安徽亳州利辛,學歷:研究生,西方哲學,安徽省利辛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