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意滲透“中國夢”,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意識,傳遞正能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榜樣引領(lǐng)學生的夢想,要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引導學生暢談夢想,在嘗試實踐中引導學生追尋夢想。
關(guān)鍵詞:中國夢;小學語文;滲透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央領(lǐng)導集體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深情提出了“中國夢”,號召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中國夢”努力。“中國夢”的提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注入了強心劑,使廣大青少年也有了更宏偉而長遠的目標。在教育上,則使理想教育有了新的內(nèi)容。小學語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jié)合的學科,從人文性角度看,非常應該關(guān)注學生的理想教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中國夢”顯得非常有必要和有意義。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對學生滲透“中國夢”的教育呢?筆者認為可著力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以榜樣引領(lǐng)學生的夢想
在少年兒童夢想的形成過程中,榜樣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運用榜樣來教育學生,引導他們敢于夢想,是滲透“中國夢”教育的一個好方法。比如,教學《夢圓飛天》一課,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播放《超越夢想》歌曲:“超越夢想,一起飛,讓生命回味這一刻,讓歲月銘記這一回?!痹谛蹨喖ぐ旱囊魳仿曋凶寣W生知道航天英雄楊利偉將肩負著我們中華民族的重任,去實現(xiàn)我們千年的飛天夢。在齊讀課題時,可采取這樣一種方式,老師領(lǐng)讀:讓我們激動地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人將(生齊讀題:夢圓飛天);讓我們自豪地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人能(生齊讀題:夢圓飛天);讓我們揚眉吐氣地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人一定能(生齊讀題:夢圓飛天)。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油然產(chǎn)生一種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可以這樣設計:
師:從楊利偉平靜、堅定的話語里,你聽到了什么?
生:楊利偉很自信,很有信心。
師:楊利偉為什么這么有自信,看一段有關(guān)資料(出示楊利偉刻苦訓練的資料。)
學生閱讀交流感受。
生:楊利偉訓練非??炭?,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航天訓練上。
生:楊利偉為了訓練很努力,為“飛天”付出了很多心血,作了充分的準備。
師:你們說得真好,正是楊利偉平時扎實的訓練和我國航天技術(shù)的成熟讓楊利偉充滿自信!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楊利偉這一不平凡的“平靜”。
通過這樣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楊利偉為了圓夢所付出的努力,同時也會在心里暗暗下決心要和楊利偉一樣承載著祖國新的夢想,揚帆起航。
二、在口語交際中引導學生暢談夢想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實踐的一個重要平臺,在一次次情境練習中培養(yǎng)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小學生確立積極的奮斗目標、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為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發(fā)奮學習。
在進行《我的理想》口語交際教學時,可以這樣設計:
導入教學時,課件出示周恩來、錢學森等偉人的畫像,讓學生講述他們早立志、早成材的事例。并齊讀周恩來的名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學生知道只有把個人的前途同國家的前途聯(lián)系在一起的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只有為祖國的建設出力,為人民造福的理想才是真正的理想;只有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獻出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才是崇高的理想。
然后再次用課件出示邊疆戰(zhàn)士戍邊的畫面,工人做工的場景,教師在課堂上的風姿……讓學生說說看到這種種場面,想到了什么?讓學生自選話題,分組交流暢談自己的理想。相同理想的同學可以自由組合,交流、表達。
最后通過“小記者”專題采訪,學生自由表達,抒發(fā)激情。由班級學生扮演學校文學社的小記者,采編校報的“夢想篇”,讓學生暢談自己的夢想。因為有了周恩來、錢學森的榜樣引領(lǐng),以及充分的準備時間,學生們演講真情流露,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適當,態(tài)度自然大方。
通過這樣的口語交際,既能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愿望,培養(yǎng)當眾即席演講的能力,又能引導學生樹立起為實現(xiàn)四化、振興中華而學習的遠大人生目標,做有理想的一代新人。
三、在嘗試實踐中引導學生追尋夢想
夢想是關(guān)于人生未來設想的美好藍圖。理想源于現(xiàn)實,高于現(xiàn)實,而理想的實現(xiàn)必須歷經(jīng)艱苦的奮斗,這已為古今中外眾多名人的成功經(jīng)歷所證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活動來了解如何追尋夢想??勺寣W生向家長、老師、朋友詢問,也可通過報紙、電臺、網(wǎng)絡等搜集了解家鄉(xiāng)在過去和現(xiàn)在涌現(xiàn)出的名人以及他們的光輝事跡。然后確定尋訪對象,通過查閱有關(guān)資料、直接走訪或電話采訪等方式了解他們在追尋、實現(xiàn)夢想的過程中的獨特感悟或體驗。可組織學生到人才交流市場或職業(yè)介紹所收集招工招聘信息,也可與外出工作(打工)人員聯(lián)系,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通過調(diào)查和分析,讓學生知道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社會需求的多樣化決定了職業(yè)選擇的多樣化,職業(yè)選擇多樣化導致就業(yè)競爭的激烈化,競爭的激烈化要求學習的終身化。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把握追尋夢想的要素。小學生的夢想是一艘剛剛啟航的小船,它將滿載著孩子們對人生的希望,作為教師就是要給這艘小船引航和動力,讓他們從小確立夢想,并為夢想的實現(xiàn)而不懈奮斗。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意滲透“中國夢”,培養(yǎng)學生的理想意識,傳遞正能量。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以榜樣引領(lǐng)學生的夢想,要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引導學生暢談夢想,在嘗試實踐中引導學生追尋夢想。
(作者單位:河南省駐馬店市第二十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