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12日文章,原題:非洲人渴望在中國獲得成功
近年來中國加大與非洲的接觸,在這塊資源豐富的大陸上獲得了資源并建立新的貿易往來。同時,中國也日益成為吸引非洲人前來經商的目的地。
最近幾年,中國繁榮的經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非洲人,他們大多希望從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口商品到他們自己的大陸去。“我發(fā)現(xiàn)這里遍地都是商機”,尼日利亞商人卡杰坦說。兩年前他以學生身份來到廣州,隨即決定留下,靠賣服裝闖蕩中國。
卡杰坦只是工作和生活在廣州的成千上萬非洲人之一。這個龐大的群體建立在持續(xù)增長的中非雙邊貿易往來基礎之上。盡管已是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但中國與前者的經濟合作仍在急速加強。中國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中非雙向貿易額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148億美元。
這其中,有不少非洲公司正試圖在中國市場尋求立足之地,以期搭上中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南非某啤酒公司已與中國本土品牌合作多年,生產中國暢銷啤酒。中外商橋咨詢師古柏說,等它們站穩(wěn)腳跟,會有更多的非洲企業(yè)實現(xiàn)這樣的成功,“在生意上,中國對我們很開放”,“面對新興的非洲,中國正慎重地自我調整,我們在這里受到很好的接待,甚至不用帶行李”。
盡管機遇無限,但不少在華非洲人仍覺得雙邊關系離完全對等還有距離。在中國工作6年的范斯圖·姆比西奧古表示,由于難以拿到批文,家人仍舊不能前來團聚,“賺錢容易,但家人怎么辦?”位于北京的一家南非工廠的經理格萊姆·休斯則擔憂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如果有人要在中國加工他們的產品,要保證技術機密很難。”
在商業(yè)領域之外,北京還資助一些大學項目以鼓勵非洲年輕人來華留學。來自烏干達的蘇珊娜·納母巴迪亞在北京攻讀碩士,她的研究方向是經濟模式,她希望這能幫助自己的國家實現(xiàn)經濟變革。“我反復問自己,中國能做到的,為什么烏干達不能呢?”而廣州的卡杰坦與北京的學生一樣,希望借鑒中國的經驗,未來回國幫助自己的國家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ㄗ髡哂饶崴?middot;尹、泰奧·科爾莫里奧迪斯,東方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