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要】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出發(fā),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讓作文課堂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能夠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寫出具有靈性的文章。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作文;有效
生活是學生寫作永不枯竭的源泉,作文能夠記錄生活,反映生活,推動生活向前發(fā)展,所以生活與作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然而根據(jù)我們的教學來看,許多學生一遇見作文就會感到頭疼,覺得無從下手,在寫作時無話可說,甚至是生搬硬套,致使文章內容缺乏真情實感,又由于老師在作文課上講解的內容與生活實際脫軌,也導致學生寫不出充滿靈性的作文。針對這一現(xiàn)象,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善于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出發(fā),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讓作文課堂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能夠在文章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學生寫出具有靈性的文章。
一、豐富學生生活,培養(yǎng)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
語文教學課堂要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課堂上,我們要教之有法,教之有物,使小學作文課堂更貼近于學生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這樣就會使課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軌。為了進一步引導學生提高對生活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認識生活的能力,我們要為學生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使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中積累素材,在寫作時能夠將這些積累到的素材運用到作文中,使學生寫出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比如,在冰雪開始融化,萬物即將復蘇時,為了能夠讓學生走出課堂,貼近大自然,展示一個全新的視野,我?guī)ьI大家進行春游,讓學生在春游的過程中收集昆蟲植物標本,仔細觀察某種植物,認真體會春天來臨時生機盎然的大自然。
我還會充分利用節(jié)日,讓大家在感受節(jié)日氣氛,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話題,請學生通過網(wǎng)上查閱或向家長詢問等方式收集資料,積累素材,然后通過對素材的積累來完成寫作,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使得學生在無形之中拓寬了視野,學生為此也會對傳統(tǒng)節(jié)日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
二、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好習慣,為作文提供好材料
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善于觀察,這時候作為老師的我們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引導學生善于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來看待事物,使學生能夠在觀察的過程中體驗生活的美好,并且引導學生能夠將這些觀察到的東西運用到寫作當中,力求當學生寫作時腦海中就會呈現(xiàn)出自己親眼觀察到的畫面,并將這些畫面通過文字敘述的方式寫在紙上,這樣就會使作文不再空洞乏味,而是充滿靈性。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好習慣,我為學生在教室的一個角落專門開設了“觀察角”,讓學生在“觀察角”內種植自己喜歡的植物,并且定期組織學生親自種植蔬菜、鮮花等,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的觀察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對特定的事物進行長期而反復的觀察,而且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種植蔬菜和鮮花的完整過程,利用“觀察角”得到深刻的感受。由于季節(jié)的不同變化,植物也會產生不同的變化,通過學生的仔細觀察和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能夠使學生逐步了解到植物的生長習性,當蔬菜成熟時,我組織大家一同來品嘗自己種植的蔬菜,體驗收獲的快樂,學生通過“觀察角”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通過設置“觀察角”使學生能夠親自體驗生活,在親自實踐中學會反復觀察和在不斷體驗中加深印象,為寫作提供真實而具體的素材,同時設置觀察角也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寓教于樂”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口語交際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作文教學課堂上我們要引導學生能夠清楚流利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能夠用自己的話來描述所見所聞,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上,我們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來為學生口語交際提供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在情境學習中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
比如,在一次以“記一次有趣的班級活動”為主題的作文課上,為了能夠引導學生到實際生活中捕捉靈感,我為大家創(chuàng)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在班集體生活中大家一同學習,一同生活,一同體驗成長帶來的快樂,同樣,在班集體中我們會舉辦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在上個星期我們剛剛舉辦了知識競賽,大家在知識競賽活動中各顯其能,表現(xiàn)得都很優(yōu)秀。”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大家回憶自己在班集體生活中所參加的活動,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還能夠使學生將這些有趣的班級活動整理為寫作素材,為作文習題課鋪墊基礎。為大家創(chuàng)設完教學情境后,我并沒有讓大家急于動筆寫作,而是讓大家通過口語交際的形式先來描繪一下自己認為的有趣的班級活動,并請學生為大家詳細介紹活動的過程以及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大家都積極踴躍地發(fā)言,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這樣活潑的學習氛圍也帶動了那些平時上課不愛發(fā)言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利用口語交際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
總而言之,小學作文課堂教學要源于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能夠將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記錄在筆下,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夠引導學生寫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同時,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還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成為課堂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