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董娜
摘要:在如今的幼兒教育之中,由于兒童的年齡較小,自控力不強,難以在課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加上教師教學方式比較單一,教學內容十分枯燥,根本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效果堪憂。本文從幼兒教育這一方面入手,簡述趣味性教學法在教育中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對應的優(yōu)化方案。
關鍵詞:趣味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改革
引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幽默風趣,教學方式合理好玩,這樣能夠最大程度上使幼兒對教學的內容產生興趣,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做到主動學習,加深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的效果。這就是趣味性教學法在當代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并促使對我國的教育理念不斷革新。
一、趣味性教學法存在的必要性
(一)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就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痹S多的兒童不愿意學習,而愿意一直玩耍,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一直是教師在照本宣科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從不考慮這種教育是否適合每一個學生。因此,作為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學會趣味教學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增強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能夠一直保持樂學、學而不厭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必須用靈活多樣的趣味教學法,通過趣味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變興趣為動力,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期間接觸的東西會直接影響到他的一生。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教學過程中,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并且為其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快樂的課堂氛圍,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教師要善于發(fā)掘學生的積極因素,促使學生對學習本身的渴望和要求,營造出學習的濃厚氛圍,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1]。
(三)增添課堂互動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那些知識淵博,素質好的教師,受學生的歡迎,學生信任他們、認可他們,樂于接受他們的教育。良好的課堂互動,是一堂課成敗的關鍵之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個課程在十分鐘之內仍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就算不上一個成功的教學。只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跟著自己的節(jié)奏出發(fā),這樣才是合格的課堂互動。
二、趣味性教學法在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一)合理使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教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新的教學設備不斷涌現,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許多的問題。在教育過程中,由于兒童好動的天性,無法靜下心,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所以,新的課堂教學應該借助于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活動,采用圖文并茂,播放視頻、音頻等方式,豐富教學形式,改良教學內容,盡力保持學生課堂教學的新鮮感。有能力的教師甚至可以將教學內容制作成為動畫視頻播放,在娛樂中慢慢教育兒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教育過程中,學會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其轉化成為圖文并茂的形式,在電腦上將各種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使教育變的更加方便、快捷。例如在進行動物的辨別和學習的過程中,利用電腦投影儀,教師可以將各種動物的圖片和名稱直觀地展現出來,教師在一旁加以引導,讓幼兒通過觀察辨認,加深理解,用文字和圖片對某個物體進行記憶,從而更加快捷地學習。
(二)利用游戲和故事來吸引學生注意力
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只要是一聽到做游戲,就會非常的高興。而且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們的注意力都會保持高度的集中,一點也不會感覺枯燥和疲憊。這其實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在游戲的過程中玩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玩耍中學到知識。同時幼兒的年紀較小,對于各種各樣的故事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故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思考問題,學習知識。在這其中,知識不僅僅是書本上的,還有關于各種做人做事的,讓學生從小在各方面得以發(fā)展。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著思考,從而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幼兒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甚至將其編排成小型的話劇節(jié)目,讓每一位小朋友參與其中。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也要不斷地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為什么我們要學習孔融讓梨的這種行為呢?你們覺得他的這種行為好在哪里呢?通過這樣的教育,慢慢地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吸引學生注意力專注在學習上,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2]。
(三)學會利用好奇心來吸引學生主動學習
人是與生俱來就有好奇心理的,這種好奇心不會伴隨著人的成長而消退,但是在年齡越小的人身上就表現得更加強烈。作為年輕人,他們愿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愿意去體驗下沒有經歷的過程,這對于他們有著難以抵抗的吸引力。在課堂上,學生們希望去參加各種活動,獲得各種獎勵,完成各項任務來滿足自己的心里愿望。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不斷地利用各種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去參加各種活動。學生有了興趣,老師自然順理成章地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得到最后的求證。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好奇心理得到了滿足,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合理引入競賽機制,滿足兒童的好勝心
在幼兒教學階段,兒童的好勝心普遍較強,所以引入班級競賽管理機制,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針對出現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措施,制定適合每個學生發(fā)展的、更加完善的教學發(fā)展計劃,提升集體的教學質量。通過競賽的方式,學生的學習熱情有了很大的提高,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積極配合教師的各項教學活動,也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
結語: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兒雖然年紀較小,但是都擁有自己的思想和個性。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采用多種方案,增加教學的趣味性,讓他們在學習中取得進步,獲得快樂,提高自學能力。同時廣大教師也要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理念,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海根. 淺談游戲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導學,2016,(10):16.
[2]黃美玲. 快樂教學法在幼兒教育當中的設計[J]. 家教世界,20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