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是師生溝通的主要場所,怎么樣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師生之間達成有效的溝通,長期以來都是教育學者和接觸學生最多的輔導員探討的主題。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是輔導員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因此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文化;溝通;語言;思想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236-1879(2017)05-0275-02
一 搭建溝通的文化平臺
大學溝通文化有著獨具匠心的組織文化特性,具有潛在的教育意義。溝通文化不僅能在校園里傳承學生的思想,也能賦予其他同學創(chuàng)造的靈感,同時也是構建和諧校園必不可少的部分。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觀念是:老師沉浸在獨自教學的場景,學生只顧埋頭苦學,這種單向的傳統(tǒng)傳授方式現在已不適用了。溝通文化是一個互動的文化,更是一個多元化的文化,校園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不僅給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臺,而且營造了校園和諧相處的文化溝通氛圍。
1、營造良好的校園溝通文化氛圍
豐富多彩的校園溝通文化是學校課堂教育外的延伸,為師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在課堂之外創(chuàng)造多種切實可行的交流平臺,如通過開展積極向上的學術、體育、藝術、義務勞動等活動可以廣泛充分地交換意見和想法,把德智體美勞教育融合一起,寓教育與溝通文化活動中。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在獲取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的社會知識,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2、正確對待“第三方語言”
所謂第三方語言,即小道消息。小道消息既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讓平時隱蔽的問題由第三方語言來轉達你,這未嘗不是一個能夠全方位讓輔導員了解學生,學生也能從側面知道老師的的一些想法的好途徑。當然小道消息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有時可能會扭曲事實而產生誤會,還可能出現無中生有,所以輔導員在運用這種方法時要學會甄別信息的真假,排除不良的干擾因素。
3、多組織有關溝通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以及課題的研究
經常邀請和參與同等性質高職院校的輔導員舉辦系列溝通知識技能講座、演講、座談會等,交流溝通經驗與體會。還可以走出去到有關本科院校參觀學習,吸取本科院校輔導員管理學生的方法和溝通的技巧,從而提高自身管理學生的能力。輔導員應該一邊工作一邊總結,用實踐經驗逐步的充實和完善與學生溝通的課題。
二 塑造良好的行為風格
1、以行動作為示范。如今,教師師德敗壞的案例經常出現,既讓人憤恨也讓人心痛。男性教師猥褻女學生;體罰批評不守規(guī)矩的學生;威脅索取學生禮物及錢財,無疑不給教師頭銜套上了“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的不良稱號。因此,作為學校一線教師——輔導員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帶頭執(zhí)行法律法規(guī),塑造良好的行為風格。在學生的眼里,學校的老師就是影子,是學生主要模仿和參考的對象。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輔導員的行為舉止能夠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影響學生的素質。要教育學生向好、向善,樂于助人,輔導員要“言傳”更要“身教”,給學生樹立一個標桿。
2、巧用藝術化語言。表揚和批評是一種溝通藝術,表揚和批評是鼓勵學生采取的一種最常見最直接的方法,也是一門需要探究的學科,需要講究策略。常言到:“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聲暑天寒”,無論是哪一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多鼓勵,少指責方能提高輔導員與師生溝通的效果。
其次,善用非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涉及人們面對面溝通的方方面面,它包括除語言之外的身體動作,個人身體特征,副語言,時間地點等。有關研究表明,非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量遠遠超過了語言所能提供的信息量。例如,面部的微笑,眼神姿態(tài)等傳遞恰好代表了一個人的本性,做到了無聲勝有聲的境界。
與學生溝通時,用自然的微笑可以調節(jié)談話中不自在的緊張情緒;用充滿愛的目光交流能贏得學生的信任;適當增加肢體語言和調整語音語調可以強化事情的重要性;抑揚頓挫的停頓和強調能調節(jié)溝通氣氛。非語言的表達方式也是輔導員人格魅力的自然流露,是最真實的行為舉止最能吸引學生。
3、選擇適合的溝通方法。首先,做到善于傾聽。輔導員與學生溝通過程中,輔導員要學會先做一個聽眾。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多用耳朵去仔細聆聽學生的想法、意見和建議。要用心去感受學生的心聲,說話的中途不要輕易插話,要尊重學生,特別是學生在說話中出現錯誤時也要鼓勵學生把話說完,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輔導員是我們學生可信賴的好朋友。同時輔導員也可從學生毫無心理壓力的語言中獲取有價值的管理方法,來彌補工作中的不足與失誤。
其次,主動與學生交流。輔導員應主動與學生拉近距離,多與學生溝通,要去關注每一位學生。
再次,尊重學生,學會對話。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在與學生進行談話時,特別是與犯了錯誤的學生談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文明言語,不要訓斥學生,不要說一些類似抨擊學生人格的話語。師生間的交談不是純粹簡單的“閑聊”,而應是一種“談”。與人交談,言盡其味,意思明了,沒有弦外傷人之音,就是交談的最高境界了。
三 拓展多元溝通渠道
1、積極開展溝通第二課堂
由輔導員擔任學生社團的指導者,讓輔導員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特點給學生教授選修課程,幫助學生策劃具有提高溝通能力的課外活動。各個學院的輔導員根據自己學院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內容開展針對性的活動??纱蟠蟠龠M學生的身心健康,增進了輔導員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友誼,也增強了輔導員自身工作的快樂感,從而也提高了師生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
2、提供面對面交流機會
面對面交流是最為傳統(tǒng)的交流方式,也是最為直接的溝通方式,更是最佳溝通途徑。輔導員定期開展思想交流演講會、人生目標主題班會、組織小型座談會,談人生經歷、談經驗教訓、走訪學生宿舍等,使輔導員與學生自然而然的縮短心理距離,增強情感交流,尋找自身缺點。
3、通過網絡架建溝通平臺
互聯網是現如今最為流行的新型的傳播渠道,相比傳統(tǒng)的口頭和書面溝通方式,它具有時尚性,時效性,可以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同時也使溝通交流的內容更加豐富,學生可通過網絡了解國內外各類大事以及感興趣的話題,也可以通過網絡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傳遞有關信息,訴說不愉快的心情。輔導員和學生都能真正體會到心里的訴求,及時解決有關問題,不在心里留下疙瘩。
建立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僅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還需要利用學生的心里和輔導員應有的技巧,配上大學輔導員個人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來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學生行為價值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樣都需要正確的方法和教育者自身品質潛移默化的影響,正所謂身教大于言教。
作者簡介:姓名:李靜安,
性別:女,
民族:漢,
出生年月:1986.6,
籍貫:湖北荊門,
工作單位:長江職業(yè)學院,
學歷:研究生,
專業(yè):工商管理,
職稱級別:講師,
郵編:430000,
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奧倫.新形勢下高校教師人格魅力的塑造研究[D]. 吉林農業(yè)大學,2012.
[2] 簡優(yōu).職業(yè)教育中師生有效溝通的語言藝術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 曲真.何淺析高校輔導員如何做好談心工作[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 (6).
[4] 蘇易.和諧師生--溝通的力量[M].萬卷出版公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