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珊珊
摘要:在今天,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聽力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占重要地位,而且聽力學習并不是學習者被動地接受,而是需要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功能法是一種以真實交際或模擬真實交際工具為主要教學方式的教學法,正是適合運用于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方法。在聽力教學中運用功能法,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關鍵詞:功能法 交際能力 聽力教學 教學過程
中圖分類號:H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1-0154-02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的國際影響日益擴大,不僅是中國的經(jīng)濟,中華文化也開始走向全世界,最明顯的就是學習漢語的熱潮在全球范圍內(nèi)不斷高漲。中韓兩國的經(jīng)濟和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很多中外合作的企業(yè)都需要漢語人才,所以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語。
很多漢語教學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只是接受者,這一點在聽力教學中尤為嚴重。聽力課堂中教師只是播放錄音材料,而學生被動地聽和做題,這種做法導致了課堂沉悶、枯燥無味,學生對聽力學習失去了興趣。但是在日常交流中,“聽”占重要地位,只有聽懂了,才能完成交流。而且在聽說讀寫四大語言技能中,“聽”位于首位,聽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所以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是對外漢語教學中一個重大的任務。
功能法總結了直接法、聽說法、試聽法等教學法的優(yōu)點和不足,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改變了聽力教學中學生的被動局面。
一、功能法的概述
(一)功能法的概念
功能法產(chǎn)生于20世紀70年代的歐洲。它的創(chuàng)始人為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威爾金斯的《意念大綱》為功能法的問世奠定了基礎。功能法是以語言功能和意念項目為綱,培養(yǎng)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功能法以意念項目為主要線索組織教學,所以又稱為意念法。語言的基本功能是社會交際功能,外語教學的根本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交際能力,所以功能法也被稱為“交際法”。
(二)功能法的理論基礎
1.語言學理論基礎
功能法的語言學理論基礎是社會語言學。社會語言學20世紀60年代興起,70年代形成高潮,尤其是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的交際能力理論和功能注意語言學家韓禮德的功能語言理論和話語理論以及威多森的語言交際觀。功能法的語言觀認為“語言是表達意義的系統(tǒng),其基本功能是社會交際。因而語言的基本單位不僅是其語法結構的特征。也包括話語中的功能范疇和交際意義范疇,而語言的結構結構則反映其功能和交際用途”??梢姽δ芊ǖ哪康木褪菫榱颂岣邔W習者的交際能力。
2.心理學理論基礎
功能法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功能法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首先要分析學習者對第二語言的需要,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的確定都必須從學習者的需要出發(fā)。心理語言學的功能派如費力克斯和哈恩認為“外語學習過程,學習者并不是復述所聽到的語言。而是從接觸道德語言素材中選擇具體的語言結構。有規(guī)律地使用與本族說話者有顯著區(qū)別的語言”。學習者在語言中出現(xiàn)一些錯誤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學習者的交際不可能是完美的交際,而只能是有效的交際,因此對學習者不應苛求。
3.功能法的特點
功能法關注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關注培養(yǎng)學習者的語言交際能力,基于社會主義語言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功能法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教學過程交際化。對外漢語教學應該從學習者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創(chuàng)造接近真實的交際情境。
(2)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教學要為學生的交際需要服務。要求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以言語交際的主要形式——話語為基本教學單位。
(4)明確提出第二語言的目標是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
(5)以功能和單項技能訓練與綜合技能訓練相結合。
(6)教學手段多樣化。
(7)對學生言語交際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不可求,鼓勵學習者言語交際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功能法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可行性
(一)聽力的重要性
“聽力在語言學習中。特別是在語言技能訓練方面占相當?shù)谋戎?,這是跟聽力在交際中的重要性分不開的。語言是社會交際的工具。學習一種語言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運用所學的語言進行交際。聽、說是最基本的交際行為,因為在語言學習中培養(yǎng)聽的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甭犃υ趯υ捴锌梢杂绊憣υ掚p方的正常交流。與對方交流,首先必須聽懂對方的意思,交流才能繼續(xù)下去。如果聽力能力很差,聽不懂對方說的是什么,交際就無法進行下去。而且聽的能力還可能影響到交際雙方談話的質(zhì)量。如果聽力能力太差的話,會對所聽的內(nèi)容或意思的理解打折扣,嚴重的還可能產(chǎn)生誤解。
(二)影響聽力理解的因素
1.聽力材料
一般聽力材料都有固定的教材。所選取的教材如果能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也就是具有針對性。并且教材中選取貼近生活的內(nèi)容,這樣的教材會更受師生喜歡,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性。
2.詞匯量
在第二語言學習中。學習者的詞匯量會直接影響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在聽力教學中,掌握詞匯量多的學習者會比掌握詞匯量小的學習者對語料的理解和把握更深刻。所以在漢語學習過程中,詞匯是非常重要的。
3.聽力的聲音條件
聽力的聲音條件是指話語的語調(diào)、重音、停頓、節(jié)奏、說話者的語速、吐音清晰度,這些條件都會影響聽話者的聽力理解。如果語速慢,停頓多,重音清晰,節(jié)奏勻稱,說話者的語速慢的語言材料就更有易于聽力者的理解。
4.主觀因素
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態(tài)度、情緒狀態(tài)、性格、興趣等情感因素會影響其對聽力的理解。尤為重要的是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態(tài)度、興趣等。如果學習者對聽力內(nèi)容感興趣,并且有一定的目標和動機,那對聽力理解的會更加準確。endprint
(三)功能法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可行性
就理論方面而言,功能法并不是現(xiàn)階段才產(chǎn)生的。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產(chǎn)生至今。它在對外漢語教學發(fā)展過程中,在不同的課型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運用。自誕生以來,功能法并沒有被否定,而且一直在發(fā)展,這就從另一方面肯定了它的意義,肯定了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在日常交際中。我們通常是有目的地聽別人講話。完成交際目的,在聽的過程中,我們會隨時作出反應,包括語言與非語言的反應。而在課堂上聽的活動和在真實生活中的聽是不一樣的。在課堂上我們聽到的語料是純語言性的,學習者不是為了某一交際目的去聽,而是為了提高聽力技能。在傳統(tǒng)的聽力教學中,一般情況下,就是“聽錄音,對答案,再聽,教師講解”。一方面學生聽得非常乏味,漸漸失去了對聽力的熱情;另一方面,聽不懂的地方還是聽不懂,核對了答案,但是還是聽不懂,逐漸對聽力課失去了興趣。
而功能法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分析學習者對第二語言的需要。而且功能法強調(diào)教學過程交際化,在聽力教學中根據(jù)聽力材料創(chuàng)造接近真實交際的情景并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通過大量的言語交際活動培養(yǎng)語言交際的能力,并把課堂交際與課外活動中的交際結合起來。由此看來,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運用功能法進行教學有很大的可行性。
四、功能法在對外漢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
(一)功能法教學的一般過程
1.展示
通過對話、圖片、實物等展示語言材料,這些語言材料一般都是都比較真實、自然??梢宰鬟m當講解,幫助學生理解。
2.語言要點練習
從上述語言材料中抽出關鍵性語法點或句型。利用各種方法進行練習,目的為了熟悉這些語言形式。
3.語境練習
把上述語言要點放在可控制的語境里練習。
4.實際運用
教師提供交際情景,讓學生重新組織所學過的語言語言材料,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一步的活動是模擬性的交際活動,如談論自己,扮演角色,即席講話等。
(二)功能法在對外漢語聽力課中的教學過程——以《發(fā)展?jié)h語·初級聽力(Ⅰ)》第十二課課文二為例
1.復習舊課
復習第十一課《你在這買什么》中的重點內(nèi)容。
2.導入新課
“你會怎樣向你的新朋友或新同學介紹你自己?”讓學生用學過的句型介紹自己。然后告訴學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介紹自己或介紹他人以及選擇疑問句的用法”。
3.學習新課
(1)學習生詞。
方法:學習生詞時給出學生例句,然后讓學生用生詞造句,鞏固記憶,加深理解。
介紹:我來介紹一下我自己/我的同學/我的朋友……
自己:我來介紹一下我自己。/你可以介紹一下自己嗎?
大學、年級:我是大學……年級的學生。
準備:你畢業(yè)以后準備干什么?
需要:我想當老師,所以我需要再學習。
愛好:我的愛好特別多,喜歡……/我的愛好是……。
旅游:我的愛好是旅游。/我喜歡去……旅游。
最:你最喜歡什么?我最喜歡……
先:我畢業(yè)以后先去旅游,然后再去工作。
(2)聽第十二課課文二
(3)讓學生聽一遍完整的錄音,完成練習。
(4)讓學生復述課文,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講解一下為什么選這個選項。展示聽力原文。
4.抽出關鍵性語法點或句型
例如:
我介紹一下我自己。
我叫……,我是……國人。
我是……年級的學生。
我的愛好特別多。我喜歡……我最喜歡……
我想……,可是……
A還是B的句型(用于對話。例如:你喜歡A還是B……)。
我的爸爸/媽媽做什么工作?
明年/以后你/你們準備干什么?
×××,你呢?
你/們明天和我/我們一起去……吧。
用以上這些句子,讓學生分別介紹自己和介紹自己的同桌或者父母。分別找不同的同學來說。然后分組練習,兩三個學生甚至更多的學生一組仿照課文內(nèi)容進行交際對話,要用到剛學過和以前學過的單詞和句型。
5.教師給出特定的情景
例如在學校、在公司、在朋友家等,分別應該怎樣進行交際對話。
(5)鞏固新課
復習本課所學習的單詞以及交際對話內(nèi)容。
(6)布置作業(yè)
①復習本課詞語和熟讀課文
②向你的朋友介紹自己或向別人介紹你的朋友或同學
五、結語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聽力教學,意義十分深遠。聽力能力不是一種被動或消極的能力。而是語言學習者運用語言的基礎。只有聽懂語言,才能獲得語言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語言交際才能真正展開。功能法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為核心,在功能法指導下的聽力教學,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教學的開展。本文就功能法以及對外漢語聽力教學進行了研究,并把功能法運用到對外漢語聽力教學過程中,讓聽力教學不再是單方面的教學,而是師生互動,以學生為主的,并且能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的教學。希望本文對對外漢語聽力教學方面的研究有所貢獻。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