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妙蘭
【摘要】教師在課前要制作適合教學的微課,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掌握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采用微課彌補課文內(nèi)容中形象性的不足,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zhì)量。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微課,拓寬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關鍵詞】微課 ; 語文教學 ;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34;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217-01
隨著微文化的到來,微課程已經(jīng)逐步走進了初中語文教學的課堂。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教師要努力研究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正確使用方法,讓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真正有效的發(fā)揮作用,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運用能力。
一、教師在課前要制作適合教學的微課,利用微課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采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讓學生在5到10分鐘之內(nèi)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理解。這種微課播放的形式不僅可以在課內(nèi)進行播放,也可以在課前或者課后進行播放。微課中所呈現(xiàn)的教學內(nèi)容不僅可以是某些知識點,也可以是對教材的解讀??键c的歸納還可以是方法的傳授教學經(jīng)驗等技能方面的知識和講解。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利用微課自主進行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研讀。這樣不僅讓學生充分利用課前、課后或課中的時間進行主題化學習,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培養(yǎng)起自己自學的習慣,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nèi)化,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濟南的冬天》的教學中,因為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于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作者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教師可以采用微課將本文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本文中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讓學生在課前或者在課中進行自學。這樣的教學教師通過微課引發(fā)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去理解本文的寫作方法,教師再結(jié)合微課的內(nèi)容課前讓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對課文主要內(nèi)容以及課文寫作方法更為深入地理解,可以更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教師利用微課讓學生掌握語文教學內(nèi)容中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
每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教學重點以及教學難點,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展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可以錄制相應的微課,讓學生根據(jù)微課提供的閱讀材料了解文章的背景或者作者主人公的資料信息,根據(jù)微課中提出的預習要求去初讀課文,獲知新詞語的意思,感知文章的重點難點。學生通過微課,更好地感知了文章的學習任務,主動獲取信息,提升了學生的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文章的重點和難點。當然,微課的使用,不能代表教學的全部,微課只是一種手段,教師通過微課展示課堂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有助于讓學生通過這樣精簡的內(nèi)容,主題突出的微課攻克學習的重點難點。
三、采用微課彌補課文內(nèi)容中形象性的不足,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zhì)量。
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教學文本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距較遠。在這種情況下,微課程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彌補了教學文本的不足,讓學生能夠通過形象生動的微課了解教材內(nèi)容,優(yōu)化了教學進程,使教學質(zhì)量進一步提升。如在《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中,因為這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性散文,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精神美,以及人類戰(zhàn)勝困難的意志美的感悟。文章中作者如果單憑文本的介紹可能對盛開的紫藤蘿花缺乏進一步的感悟,對花兒的生機勃勃感悟不深。如果教師通過微課程向?qū)W生展示形象性的文本,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微課中介紹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理解生命的頑強和美好。教師在微課中同步插入教師解說詞,解說詞運用文中的語句,溶畫文于一體。此時,學生一邊聽著緩慢的配樂解說,一邊欣賞紫藤蘿瀑布美景視頻,學生終于體會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微課的使用,讓學生將文本中的抽象文字變成了形象生動的音頻和視頻的組合,而且教師在微課中還能指導學生進行理解,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微視頻應用的深度和廣度。
四、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拓寬學生的學習深度和廣度。
微課程的運用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直觀的視頻以及音頻等特點,不僅比過去的PPT課件更勝一籌,而且微課把錄音機、電視機甚至錄像機等多種電教設備實行了不同形式的切換,微課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還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深度,讓學生充分利用各種時間,借助微課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如在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結(jié)束之后,教師可以將本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錄制成相關的微課,放到班級群或者班級郵箱以及班級網(wǎng)站中,讓學生在課下反復觀看。這樣不僅保證了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都會有所收獲,還能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進度決定觀看微課的時間以及深度。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把本單元的閱讀方法進行整理,供學生在課下進行閱讀觀看,還可以讓學生利用微課在課堂上進行知識能力的訓練。同時,針對本單元的作文,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向?qū)W傳授習作方法,供學生反復觀看。這樣的微課教學,不僅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個性化,而且也解決了學生吃不飽和不夠吃的學習狀態(tài),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通過微課,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上或者課下通過微課來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不但充分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性,也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要積極發(fā)掘微課的作用,而且要善于針對學生的情況制作不同的微課,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微課進行自學。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微課的作用,還要引導學生學會使用微課的方法,讓學生甚至學生家長懂得微課是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既可以課堂上使用,也可以課下在家中的網(wǎng)絡平臺進行使用。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有效運用微課進行語文教學,讓學生在課前或者課中以及課后通過微課進行個性化學習,不僅提升了每一個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而且強化了個性化的學習,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讓學生在課堂微課的使用上更好地掌握了教學的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提升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語文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郭麗娟.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0).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