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鹍
摘要: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微課在教育領域也越來越得到廣泛的重視和認可,很多中小學教師開始嘗試制作和使用微課。本文從微課的基本特征出發(fā),結合自身實踐,詳細闡述微課的設計與制作過程,并給出制作微課視頻的常用方式。
關鍵詞:微課,制作,教學
【分類號】G4
當前,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和深入,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教育領域越發(fā)關注的焦點。微課的出現和應用,為課堂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形式,通過生動形象的視覺和聽覺多方位地傳遞教學內容,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
1 微課的基本特征
微課,顧名思義即為一種小型的課堂教學。主要特征為:(1)以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為中心,既關注教師的“教”,更突出對學生的“學”的設計;(2)以教學視頻為核心,可以是視頻+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微反思等各種表現形式,與具體教學環(huán)境相結合;(3)容量小、時間短(5-10分鐘),資源半結構化,可擴充開放、生成和修改完善,界而友好,交互性強;(4)具有廣泛的適用人群,如學生、教師、企業(yè)員工等,功能多樣,可應用于學校教學、自主學習、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等各領域;(5)學習方式多樣化,支持個性化、自主、協(xié)作、探究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
2 微課的設計與制作過程
微課設計的好壞是影響微課質量的重要因素,微課的設計過程如下:
(1)選題設計
微課所針對的是某一個知識點,因此,選題要遵循小而精的原則,知識點必須粒度小,5-10分鐘內能夠講解透徹。一節(jié)微課只講解一個特定的知識點,如果該知識點又關聯到另一個知識點,教師可以另設一節(jié)微課,這就要求教師在選題時,要對知識點進行重加工和再分解。此外,還要考慮所選的知識點使用多媒體技術展示是否效果更好。
(2)教學準備
確定選題之后,主要圍繞選題,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習者的特征撰寫教案,微課的使用對象是學生,因此,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層次來設計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教學活動和教學策略的設計。同時,準備教學過程中的需要使用的素材、測試練習題,制作好教學所用的課件。
(3)教學實施與視頻拍攝
這一階段是制作微課的關鍵,一方面確保攝像頭清潔,調整攝像頭的最佳距離,避免
強光刺激,適時打光以使得光線充足或者使用帶燈光的攝像頭;另一方面教師應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教學,教師講解時,適當看鏡頭,與攝像頭有眼神交流,充分利用鼠標或手寫板的拖、點配合解說,可適當使用畫筆功能,講解時聲音洪亮、抑揚頓挫,語言表達生動幽默、通俗易懂。
(4)微課視頻后期編輯
后期編輯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其中微課片頭應含有微課名稱、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微課適用對象及微課所屬學科、教材、單元、知識點等信息,以方便教師觀摩與學生學習。另外,需要調整視頻畫面的清晰度,確保聲音清楚無雜音,并且畫面與聲音能同步。此外,視頻時長、畫中畫、變焦效果等也是后期編輯要完善的工作。
3微課視頻的制作方式
目前,微課視頻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種方式:
(1) 拍攝式微課
通過DV、攝像機、智能手機、網絡攝像頭、數碼相機等一切具有攝影錄像功能的外部設備,對教師及講解內容、學習過程等全程記錄攝制下來的真實情景的教學視頻。
(2) 錄屏式微課
通過在教師電腦上安裝錄屏軟件(如Camtasia Studio錄屏軟件或金達jinda.tv在線錄制視頻軟件等),錄制屏幕、PPT課件或手寫板等上顯示的內容和講解操作、演示分析的過程而形成的視頻。教師也可通過交互電子白板、一體機等數字媒體自帶的屏幕錄制功能,在課堂講授時同步錄制自己的課程。在美國非常流行的“可汗學院”的視頻就是這種方式。
(3) 動畫式微課
運用圖像、動畫或視頻制作軟件(如FLASH、PREMIER、繪聲繪影、QQ影音、windows自帶的movie maker、GIFAnimator、電子相冊、美圖秀秀等動畫、影音軟件),通過腳本設計、技術合成后輸出的教學視頻短片。微軟最新推出的office2010版本中的Powerpoint,可以將設置好的PPT課件直接另存為通用的視頻格式,大大降低了教師開發(fā)視頻的技術難度。
(4) 混合式微課
將多種視頻制作途徑方式如拍攝、錄屏、軟件合成等,編輯合成的微課視頻。這種方式的微課視頻需要較高的技術支持和視頻編輯水平,花費的時間較多,但視頻的質量相對而言會更高。
4 結束語
微課的“短小精悍”的特點使其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作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微課的作用已日漸明顯。今后,微課的應用范圍將會不斷擴大和推進。因此,設計并制作好微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學英. 高中數學微課程的靈活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5).
[2]王繼英,韓銀萍. 微課助力教學改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9).
[3] 達江云.基于信息化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設計[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