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英 宋得福
摘要: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學生班主任模式是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新生入學教育效果,有利于輔導員工作的精細化發(fā)展。目前,學生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完善學生班主任的選拔、培訓、考核和激勵機制,是提高工作質(zhì)量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獨立學院 學生班主任 管理模式
【分類號】G647
高等教育大眾化發(fā)展以來,高校招生規(guī)模迅速擴大,師生比壓力增大,對輔導員工作精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班主任工作制度的建立是促進輔導員工作精細化發(fā)展的方式之一。
學生班主任是學校聘任思想政治素質(zhì)好、學習成績優(yōu)異,有較強工作能力的高年級學生協(xié)助輔導員對低年級學生在思想、學習、行為、生活等方面進行引導幫助和組織管理。旨在通過建立“以高帶低,以老帶新”的工作機制,在師生之間發(fā)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幫助大一新生盡快完成從高中到大學的轉變,迅速地適應大學生活。
一、 學生班主任的特點
學生班主任剛剛經(jīng)歷了大學的適應和發(fā)展階段,使他們更加能夠理解師弟師妹內(nèi)心的感受,更容易獲得新生的信任,有效地解決了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代溝問題;學生班主任選配的一般以同專業(yè)為基本原則,他們經(jīng)歷了從茫然到適應的過程,對大學的學習方式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可以提供一些經(jīng)驗給新生,幫助新生盡快突破中學模式的束縛,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學生班主任是優(yōu)秀學生的代表,他們品學兼優(yōu),能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幫助新生樹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 [1] [2]
二、 學生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nèi)容
1.思想引領和日常管理
學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深入班級,及時把握所帶班級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協(xié)助輔導員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
協(xié)助輔導員開展班級的日常教育及管理工作。經(jīng)常深入學生宿舍和課堂了解學生的學習、家庭和身心健康情況,并及時向學院和輔導員反饋。
2.配合學校工作,加強學風建設
學生班主任要積極配合學院加強學風建設,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促進班集體的學風建設。積極宣傳學校和學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協(xié)助輔導員開展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
3.協(xié)助做好班集體建設
學生班主任要協(xié)助做好班干部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黨員工作,加強與班團干部的聯(lián)系,積極指導班干部開展工作。加強班級凝聚力建設,讓新生班集體形成積極健康向上和諧的班級文化。
4.發(fā)揮好學院和學生之前的橋梁紐帶作用
學生班主任要加強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溝通,引導學生理解和支持學校的工作,并及時向學校反映新生的意見建議,積極配合輔導員完成學校布置的其他各項教育管理工作。
三、 學生班主任工作存在的問題
學生班主任制度是落實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理念的有益探索,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1.學生班主任自身知識儲備不足,大局觀不夠,易造成工作的片面性
學生班主任第一身份是學生,他們本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在形成期,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也有限,易造成他們在工作中更注重工作的形式,內(nèi)涵不足。在對新生的教育過程中,容易流于形式,難以說理透徹清晰,降低教育效果。獨立學院學生固有的特點,也往往影響學生班主任工作的深度。
2.學生的身份易造成學生班主任工作的主觀性
學生班主任作為學生的身份,使得他們在遇到學生的問題時,更容易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無法完全做到客觀應對。如果他們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或者聽過相似情況,容易同情或者忽視新生所犯的錯誤,造成放縱學生錯誤的行為的不良后果。獨立學院的學生更容易受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從而導致個人主觀意見的錯誤傾向,給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3.學生班主任工作效果難以完全保證
學生班主任的選拔雖然歷經(jīng)重重考驗,但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等大相徑庭,學生班主任工作效果難以完全保證。比如學生班主任的氣質(zhì)類型和性格特點會影響班級的整體風格,熱情陽光型可能帶出來的班級整體比較活躍,而內(nèi)斂型帶出來的班級,可能整體趨向低沉;有時候,學生班主任由于經(jīng)驗和知識的缺乏,會過分自信自己的能力,可能會把事情復雜化,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四、 對策與建議
學生班主任工作質(zhì)量的好壞,影響學生四年的發(fā)展,因此學生班主任的選拔、培訓、考核等工作至關重要。
1.完善選拔制度
根據(jù)實際情況,筆者建議在每年的第一學期末或者第二學期初即開始選拔。對象以在讀的大二學生為主,有志于從事學生班主任工作的大一新生,能力確實很強者可以考慮備選。選拔方式可以是自薦、輔導員推薦和同學推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過程中注重對候選人的思想政治水平、組織紀律、學習態(tài)度和成績、心理品質(zhì)、責任意識、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執(zhí)行力等方面的考察,注重考察群眾基礎;建議進行符合考核需求的心理素質(zhì)測試,因為學生班主任工作壓力大,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責任、意志、陽光心態(tài)等具有較高的要求;采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加入無領導小組討論等形式,綜合考察學生的能力。
2.完善學生班主任的培訓體系
學生班主任的培訓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加強思想政治素質(zhì)的培訓,提高學生班主任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第二,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相關知識,加強學生班主任專業(yè)學習指導、談心談話、危機識別的能力。第三,系統(tǒng)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班級建設指導培訓。第四,與上屆班主任建立一對一聯(lián)系,協(xié)助上一屆班主任開展工作,盡早投入工作實際,充分積累實際工作經(jīng)驗,學習人際溝通和交往技巧,做好工作準備。
3.完善學生班主任監(jiān)督和激勵機制
學生班主任工作的考核方法應多樣化,強化班主任工作的過程指導,注重工作實績,建立起新生向輔導員反饋學生班主任工作情況的渠道,及時督促學生班主任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問題,完善淘汰機制;學生班主任工作的激勵機制尤為重要,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為學生班主任設計不同的成長軌,讓學生班主任認識到自己的努力目標,每達成一個目標要有及時的鼓勵,讓學生班主任保持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綜上,作為學生和輔導員以及學院的聯(lián)系紐帶,其價值不可忽視,完善學生班主任的選拔、任用、培訓和考核激勵機制,有利于獨立學院學生班主任工作的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翟曉飛.大眾化教育時期高校學生班主任工作初探[J].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第2輯,李克敏主編,2008
[2]李邵明,胡亮.大眾化教育下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