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麗
摘要 英語是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幫助人們了解世界,與外界交流;近年來,自主性學習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自主性學習是語言教學和學習的理想教學目標,指的是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本文從三個部分探討自主性學習,即什么是學習自主性,英語語言學習中自主性學習的培養(yǎng)以及在漢語語境中培養(yǎng)英語語言學習的自主性。
關鍵詞 英語語言學習 自主性學習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引言
自主性學習是語言教學和學習的理想教學目標,指的是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近年來,自主性學習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顯。英語是一門世界性的語言,幫助人們了解世界,與外界交流。自主性學習的功效以及英語的重要性促使越來越多的學者致力于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自主性學習的研究。
1. 什么是學習自主性
1.1 定義 由于角度不同,學者們對于自主性學習的定義也不同。Little認為“自主性學習”是“學習者的心理狀態(tài),與學習過程和學習內容有關”(1991). Ryan(1991)認為這是一個過程,部分學者試圖通過區(qū)分“主動學習”( proactive learning) 和“反應性學習”( reactive learning) 來進一步研究“自主性學習” (Little, 1996),現(xiàn)在被引用最多的是Henri Holec (1981)的定義“掌控自身學習的能力……”即“學習者有責任做有關學習方面的所有決定”, Trebbi (2006)認為Holec的定義是描述學習前提條件的“贅述”,因為“學習過程必須要有學習者的參與”。對于定義,眾說紛紜,但學者們對于學習自主性的基本原則的看法是一致的“學習者決定自己學什么即怎樣學,他們明白自己的需求,客觀地反思學習過程,并盡可能在課堂內外練習英語(Benson, 2001; Dickinson, 1987; Holec, 1981; Little, 1991).
1.2 獨立學習( independent learning) 和 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這二者在概念上是相互聯(lián)系的。獨立學習特點是優(yōu)化和擴大學習者的選擇,關注個體學習者而不是教師或教育機構(Najeeb, 2014),它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習者的決定權,鼓勵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獨立學習期望學習者參與并利用非教師創(chuàng)造的學習環(huán)境。因此,獨立學習意味著通常情況下,學習者在語言學習語境或環(huán)境中獨立培養(yǎng)目標語言能力(Najeeb, 2012)??偠灾?,獨立學習的特點是沒有教師參與的學習。獨立學習和自主學習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自主學習強調“相互依賴” (Little, 1991),并不需要排除教師的干涉,它關注的是學習者掌控自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期待學習者有技巧的運用語言,在真實的,無法預知的情境下交流個人意圖。學習者需有通過知識反思的能力并愿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就語境本質來說,自主學習認為學習是一個本質上獨立的過程,而獨立學習則更強調在不受教師控制時,學習者組織學習的方式。
1.3 主動學習(proactive learning) 和 反應式學習(reactive learning). 在自主學習的大概念下,Litterwood對主動學習和反應式學習進行了區(qū)分。他認為,主動學習指學習者掌控自己的學習,決定自身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評估已學知識。通過這些方式,學習者自己制定“學習日程” (Little, 1995),這肯定了學習者的個體性及其單方面制定的學習方向。Litterwood將反應式學習定義為“學習者不自己制定學習方向的自主性,然而一旦方向被指明了,學習者就能主動組織學習資源來達到目標” (1999). 這種自主性并不意味者挑戰(zhàn)傳統(tǒng)知識結構和權威。學習者獨立完成任務,但學習日程、相關知識以及評估標準還是由教師決定(Sanprasert, 2010).
2. 英語語言學習中自主性學習的培養(yǎng)
2.1 英語語言學習中自主性學習的培養(yǎng)。根據(jù)Holec的觀點,英語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學習分為兩個過程:學習英語和學習如何學英語。前者指學習語言學習的具體過程,這意味著自主學習者要能在即時語境外準確恰當?shù)膽糜⒄Z知識和技巧,這代表學習者要在實踐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Najeeb, 2012)。后者指學習者安排自身英語學習的能力并明確地接受自己學習英語的責任。這種情況下,學習者要做到:1. 確立英語學習的目標---學習者要充分了解英語和自己;2. 了解自身學習風格和策略從而達到學習目標---學習者要決定對自己有幫助的英語學習方法和技巧;3. 主動計劃并執(zhí)行學習任務---學習者要自己制定學習內容和進度;4. 有冒險精神---學習者要敢于冒險,不惜一切代價用目標語交流;5. 定期自我審核和評估---學習者要監(jiān)督自身英語學習并評估已學知識。值得一提的是,自我評估對語言學習尤為重要,元認知自我評估已成為自主性學習的重要特點之一(Rivers, 2001)。
2.2 怎樣培養(yǎng)英語語言學習中的自主性。培養(yǎng)英語學習自主性有兩個關注點:1. 教師在培養(yǎng)自主性學習中的作用;2. 是否需要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徹底分離。雖然不少學者認為自主性無法教授或學習,筆者堅決反對這種觀點,也就是說學習者并不天生就能自主學習,但可以經過后天培養(yǎng)。學習者并不會自動接受學習的責任,也并不是人人都能輕易對學習過程進行批判性評估(Sanprasert, 2010),因此他們需要教師的指導,并通過持續(xù)的課堂教學來提升學習的自主性。筆者的上述觀點僅為證明雖然自主性學習強調學習者的主導地位,免除了教師的決定權,但并不意味著教師是多余的。相反,學習者需要與教師共同承擔責任,通過教師幫助自己找到學習的意義從而通過協(xié)作的方式實現(xiàn)學習目標。學習者會對教師的教學更為關注,因為他們有權利和責任決定、評估教師準備的材料并給予反饋。就此來看,獨立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的差別顯而易見?;谧灾餍詫W習能被固化的觀點,可以說教師在學習者自主性學習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endprint
3. 在漢語語境中培養(yǎng)英語語言學習的自主性
3.1 漢語語境的特點。文化影響和常規(guī)教學方式是培養(yǎng)英語自主性學習的阻礙之一。中國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以教師和課本為中心,強調語法翻譯法和死記硬背。教師是權威,對信息和知識的教授占據(jù)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習者要順從不批判,理所當然的被動學習,不加反思的接受所有知識,從來不向教師提問或質疑教師教授的內容。這樣學習英語的結果就是,在真實的英語情境中無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交流。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由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等級”造成的(Ho and Crookall, 1995),教師和學習者在課堂中是一種社會等級的關系,學生的社會地位比教師低,自然也就尊重教師的權威,這樣的傳統(tǒng)型英語教學對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培養(yǎng)學習自主性顯然是不利的。
3.2 怎樣在漢語語境下培養(yǎng)英語語言學習的自主性。首先,要正確看待教師的作用。由于漢語語境的特殊性,中國學生多年來都在依賴教師被動學習,教師義不容辭的成了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性學習能力的一部分,向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這意味著不管是否改變或保留傳統(tǒng)教學,教師都是整個培養(yǎng)過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習慣了被動學習,單靠學習者自己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可能會陷入混亂。其次,由于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傾向于被動和獨立學習,培養(yǎng)元認知技巧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元認知指學習者對于自身如何學習語言的認識,它是一個將語言學習和學習者關聯(lián)在一起的過程。有了元認知技巧,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就能自己計劃、調節(jié)、管理、監(jiān)督和評估自己的英語學習。再次,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應當互換。教師應當首當其沖地改變自己的角色,從課堂的掌控者和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榇龠M者和咨詢人。教師要放棄決定權,作為學習伙伴與學習者一起分擔責任,結合材料和方法與學生一起協(xié)作學習;對于學習者,要從接受者、追隨者變?yōu)橹笓]者和決定人。這個過程依然需要教師的幫助。起初,教師應當給學習者提供有激勵性和真實性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從而讓學習者參與其中。學習者的參與是促進自主性學習的三大基本教學原則之一,它意味著讓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承擔責任(Najeeb, 2012)。中國的英語學習者通常比較害羞、不自信,因此需要激勵其參與課堂。另外,只有在真實的英語環(huán)境中,學習者才能認清和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實需求和不足。IDEALS項目是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環(huán)境的成功案例,項目證明了其在漢語語境下固化學習者學習自主性的高效性(Ho and Crookall, 1995)。項目給學習者提供了“正確工具”從而提高其在未來學習中的效率和獨立性(Lazar, 2012)。學習者的反思是眾多工具中最重要的,它幫助學習者在計劃、監(jiān)督和評估自己的學習時能批判性思考。
4. 小結
自主性學習是教師和學生的理想目標。由于英語的流行性和重要性,越來越多的學者對英語語言學習中的自主性展開研究?;谇叭说难芯浚⒄Z語言學習中的自主性分為兩個過程:學習英語和學習如何學英語,這包括制定英語學習目標的能力、對自身學習風格和策略的洞察力、計劃和執(zhí)行計劃的主動性、冒險精神和常規(guī)審核和評估能力。了解如何培養(yǎng)學習者自主性學習能力十分重要,其關注點有二,即:教師的特定教學設計能否固化學習自主性以及是否需要與傳統(tǒng)教學法徹底分離。在漢語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英語學習者的自主性,要肯定教師的作用,嚴肅對待元認知技巧以及互換教師和學習者的角色。
參考文獻
Figura and Jarvis. “Computer-based materials: A study of learner autonomy and strategies” System: 35 (2007) 448–468.
Ho and Crookall. “Breaking with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earner Autonomy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Pergamo: 23 (1995) 235-243.
Learner Autonomy among ESL Learner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66 ( 2012 ) 472 – 480.
Najeeb, Sabitha. “Learne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70 ( 2013 ): 1238 – 12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