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震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籃球運動逐漸發(fā)展,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我國籃球運動呈現(xiàn)良好發(fā)展趨勢。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籃球重要作用、重要地位日益突出。在籃球活動中,校園籃球是重要組織形式。本文立足新課改角度,分析小學籃球運動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探討優(yōu)化解決問題的對策,促進小學籃球教學的科學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籃球;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隨著籃球運動不斷發(fā)展,促進了我國體育事業(yè)長遠性、持續(xù)性發(fā)展。目前,我國體育正由體育大國逐漸邁向體育強國,正處于重要歷史轉折時期,面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fā)展重大機遇,面臨體制改革和社會轉型的重大挑戰(zhàn)??梢哉f,籃球運動呈現(xiàn)新機遇、新問題特點。在這種狀況下,對籃球教學要求也隨之提高。針對小學籃球教學,尚處于一個啟蒙發(fā)展的時期,在小學籃球運動教學中,對籃球文化學習和籃球技術學習,具有關鍵性、基礎性作用,可提升籃球運動認識度,具有啟蒙性作用,對籃球運動后背人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培養(yǎng)要求隨之提高,欲加注重小學籃球課堂教學。
一.新課改小學籃球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首先,教師現(xiàn)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質量高低,對學習成績優(yōu)劣具有直接影響,教師承擔課堂引領、引導角色。利用調查發(fā)現(xiàn),教師在課堂教學前,基本都會認真?zhèn)湔n,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結合教學教材備課,合理分析學生實際狀況,科學選擇教學方式與組織形式。許多教師可完成課前、課上、課后的教學工作。隨著調查不斷深入,各班級容量逐漸擴大,體育課程出現(xiàn)教師少、學生多現(xiàn)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難以估計每一個學生訓練效果,進而影響小學籃球教學效果,不利于提升教學質量,在某種程度上,對籃球運動的校園推廣,存在一定抑制影響。
其次,學生現(xiàn)狀。近些年來,我國學生入學年齡不斷提前,許多小學生年齡范圍為6歲~12歲。處于該年齡段,學生正處于一個快速發(fā)育期,神經過程抑制是一個不平衡狀態(tài),興奮因素較多,且極易擴散。同時,分化抑制能力不高,骨質快速增長,硬度較小和彈性較大,按照小學生心理狀況,和年齡段學生存在明顯差異。在此階段,學生的感知能力較強,注意水平較低,主要采取形象化、具體性的機械記憶。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喜歡團隊學習,許多學生表現(xiàn)欲極強,喜歡表現(xiàn)自己。在該階段,許多學生體育課熱情度較高,非常樂于參加課外、課內體育活動。
第三,場地現(xiàn)狀。對于小學學校而言,籃球場地財政經費、占地面積影響,各學校場地質量、場地數(shù)量存在較大差異。某些小學球場數(shù)量較多,而有些學校場地數(shù)量較少。大多數(shù)學校至少有兩塊籃球場地,少數(shù)學校僅一塊籃球場地。近些年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大多數(shù)學校開始鋪設塑膠場地,為籃球教學提供良好物質條件。按照相關調查顯示,小學課堂教學所使用籃球為成人籃球,籃筐為3.05m標準高度,由于這些因素,因學生學習條件不變,且在這種條件下長期學習,使學生技術成功率下降,影響了學生自信心,不利于養(yǎng)成正確技術定型。
二.新課改下小學籃球課堂教學優(yōu)化對策
首先,有效整合教師資源,緩解教師少、學生多問題?,F(xiàn)階段,我國教育資源十分有限,大多數(shù)小學班容量相對較大。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體育課堂教學,一個教師帶教四五十學生,降低了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可能顧及每一位學生。根據(jù)這種狀況,學校應盡量整合教師資源,把一個班級劃分為適當數(shù)量小組,一個教師負責一個小組教學,采取同伴分組授課方式,可提升教學質量,促使教師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籃球學習狀況,可提升學生籃球技能掌握率,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目前,大多數(shù)師范類院校,每年都會組織學生進入到中小學實習,小學可加強與高校聯(lián)系,為在校師范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也可擴充教師數(shù)量,使現(xiàn)有教師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其次,選擇合理教學方法。目前,小學生正處于一個特殊年齡時期,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有自身獨特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特點,合理選擇教學方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仔細觀察學生的興趣點,小學生喜歡情節(jié)游戲、形象實物,不喜歡抽象理論。針對6歲至9歲年齡段學生,在課堂教學時,可選擇游戲教學法,可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使學生得到全面鍛煉。針對9歲以上學生,可注重技術訓練,重視規(guī)范化訓練,組織長期性、經常性比賽,鍛煉學生的籃球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籃球團隊意識。同時,結合小學生生理特點,在上課前,尤其注重準備活動。在下課前,注重整理活動,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科學安排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使學生能力訓練處于接受范圍內,防止出現(xiàn)大強度訓練。按照因材施教原則,結合學生個性特點,注重全體學生教育,又注重個別學生特點。因此,在籃球課堂教學中,必須合理選擇教學方法。
第三,合理設置籃球場地,科學選擇籃球器械。近些年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籃球場地質量得到極大提升。在籃球課堂教學,大多數(shù)學生運用成年籃球,采取標準高度。按照研究發(fā)現(xiàn),成人籃球和小學生生理和心理及智力發(fā)展不適應,使得小學生無法正確掌握運球技術,不能運用正確投籃姿勢投籃,多次投籃不進,長期以往,必然會影響學生籃球興趣。按照小學生生理發(fā)育狀況,在籃球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選擇兒童籃球,即3號籃球,適度降低籃筐高度,減小籃球場地面積,縮短場地端線和罰球線距離,以便于學生籃球學習訓練,與小學生籃球訓練相適應,不斷提升小學生的籃球技能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21世紀,籃球是一種社會性、全球性文化,在世界上發(fā)展新、普及性逐漸提高。現(xiàn)階段,我國籃球運動國際影響力不高,為提升我國籃球運動水平,必須從小學生抓起,注重籃球運動的健身教育和宣傳教育,各類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必須高度注重籃球運動的教學效果,積極開展籃球運動活動,創(chuàng)建體育文化校園,使校園文化生活得以豐富,逐漸提升師生體質,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處于新形勢下,要求學校開展特殊教育,不斷提升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解決課堂教學的實際問題,提升小學生籃球學習能力,促進籃球運動的長遠性、持續(xù)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興梅,劉誠香,劉林等.小學體育籃球課教學模式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10):150-152.
[2] 王煒.試論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青春歲月,2011,(16):257.
[3] 王洪.關于在小學開設籃球課的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3,(10):62-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