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媛
摘 要:音樂是一門藝術,音樂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情感會不知不覺得到升華。教師應該讓音樂走進學生的心靈,讓音樂帶給他們快樂,帶給他們享受。
關鍵詞:小學音樂;現(xiàn)狀;措施
愛音樂一直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沒有音樂,人們的生活就缺少了樂趣。自古以來,音樂就成為人們的情懷寄托:古人相見離別,以歌送行;詩人仗劍走天涯,時不時飲酒頌歌;將軍凱旋,宮廷響起歡奏之音……如今,雖沒有了把酒對月的生活,但是音樂依然在人們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音樂有時是激烈的,有時是輕柔的,時而像耳邊人的呢喃軟語,時而像青年的慷慨激昂,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音樂,都是人們的精神寄托。音樂代表了人的心境,在我們傷心的時候,聽一下勵志的音樂,便會覺得舒暢很多;在我們想念家鄉(xiāng)或者懷念某人的時候,音樂又能勾起我們的回憶。音樂世界五彩斑斕,我們用心感受,便能感受音樂的魅力。身為一名音樂教師,更愿意帶領學生走進這奇妙瑰麗的音樂世界。
一、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
音樂是“活”的課程,它應該像源源不斷的清水一樣,擁有韻動之美。然而如今,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過于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使音樂喪失了其魅力。教師在上課時,只是讓學生參照課本,就課本上的內容對學生教學,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并不能透徹了解歌里的情感,也無法感受到歌曲的魅力,無法知道學習這首歌的意義在哪里。這樣的小學音樂教學模式大大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
二、讓音樂走進心靈的措施
1.融情于景
音樂和生活息息相關。音樂中的旋律來源于生活中的點滴,生活是快樂的,旋律就是快樂的;生活是哀傷的,旋律就是哀傷的。很多時候我們能和音樂產(chǎn)生共鳴,恰恰是音樂使我們仿佛想到了自己所經(jīng)歷的往事,或者正在經(jīng)歷的事情,使我們能準確地體會到音樂中的情感。因此,想要音樂走進心靈,就要融情于景,找到共同之處,喚起內心深處的感情。在我小的時候,每每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就感觸頗多。這首歌使我想到媽媽的不易,歌曲很是讓人感動。因此,我認為,將自己的情感融進歌曲中,聯(lián)想到自己的生活,那么理解音樂就并不難了。如《爺爺故事多》這首歌,在學習的時候,我讓學生回憶有關爺爺?shù)狞c滴,想一些和爺爺在一起時快樂的事情。聽完之后我讓學生舉手發(fā)言在聽這首歌的時候想到了什么。有的學生淚光閃閃地說爺爺已經(jīng)去世了,很想再感受爺爺?shù)奶蹛?。有的學生說爺爺已經(jīng)年邁,手腳不方便,想讓時光倒流……學生各抒己見,聽得我很是動容。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也是感觸頗多。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將音樂與自己的生活相結合,能夠深入了解歌曲的本意,也能激發(fā)內心熱愛家人的情緒,因此,融情于景,是與音樂相融的有效方式。
2.學會聆聽
聆聽是學生融入音樂的重要途徑。聆聽是一種美,也是一種技巧,當我們拋開眼中所見,避免周圍的干擾的時候,我們的耳朵就會細細地聆聽我們身邊的音樂,清晰地傳輸進我們的大腦。因此,大多數(shù)音樂家在欣賞音樂的時候,一般都是通過聆聽的方式,這樣能更了解音樂中的內涵。如《牧笛聲聲》這首歌,我分別播放了簫、葫蘆絲、牧笛等的音樂,讓學生猜測哪個是牧笛。學生通過聆聽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音色。并且,我讓學生通過聆聽感受音樂帶給我們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學生有的說牧童吹著牧笛放著牛,有的說有人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吹著牧笛遙望遠方……學生在聆聽過程中,在腦海里構成了多種多樣的畫面,這使學生在聆聽時鍛煉了音樂思維,音樂能夠通過耳朵純粹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情懷。
3.創(chuàng)設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走進音樂情境中。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chǎn)生樂趣,音樂在學生的歡聲笑語中就會“動”起來,一改往日的死板。例如,在《采山謠》中,學生可以通過扮演采蘑菇、采紅棗的小伙伴,一起去山上采寶。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情境更加生動形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己做蘑菇道具、紅棗道具和小籃子,為了使更多學生參與,可以讓有些學生扮演樹木,有些學生扮演過路人等,這其中的臺詞可以讓學生圍繞歌詞自行補充。并且,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學生表演的時候播放潺潺的流水聲模擬山中溪水流動的情景。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能發(fā)散思維,還能通過表演使自己了解音樂中的情感,這樣,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能使學生感受音樂,讓音樂走進心靈。
音樂是美妙的。身為音樂教師,讓學生能通過音樂洗滌心靈是我們的職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對其進行引導,使音樂走進學生的內心,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思想感悟。
參考文獻:
[1]陳俊時.如何提高學生音樂欣賞的興趣[J].音樂天地,2006(9).
[2]伍聰.淺談“交響音樂”的欣賞[J].黃河之聲,2007(16).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