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麗
摘要:語文,其實就是一門言語藝術(shù)。從我們喃喃學語開始,就已經(jīng)在接觸語文這門課程了。一些學生學了十幾年的語文,只覺得語文特難學,根本體會不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在他們的印象中只有一些枯燥的拼音字形,繁瑣的內(nèi)容解析,乏味的古文背誦。語文的世界,應該是一個快樂的世界。在這里,我們收獲知識;在這里,我們汲取力量;在這里,我們懂得做人的道理。
關鍵詞:高中語文;引導;學習
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快速適應高中語文教學并學出樂趣,學出成效呢?
一、掌握教材,靈活使用,賦予教材生動性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都是教師一成不變的使用教材,不管教材內(nèi)容是否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心理,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成為教材內(nèi)容的忠實的闡述者和傳遞者,而現(xiàn)在我領會了新課改理念后,才用了新的做法,首先要吃透教材,深刻領會教材編寫的意圖,然后賦予教材生動性和新穎性,讓學生有想要去學的沖動。首先要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找例子,靈活的處理教材,展開課堂教學。通過一段時間的實驗,老師能把學生的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感到生活離不開學生,學習也離不開生活。這種方法更容易達到增強學生興趣、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目的。此外還要賦予教材靈活性,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解說教材,向?qū)W生傳達語文知識,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學生一種輕松的感覺,在樂中學習,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夠用心去學習,不會感覺學習是那么無聊枯燥的事。一個人語言的魅力不僅要取決于知識文化水平,還要取決于個人素養(yǎng)。我們要掌握運用語言的技巧.這樣才能更好的運用語言去征服學生,才能展現(xiàn)語言的豐富多彩,語文的魅力!
二、教師注課上的語言魅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都說語文教師“嘴皮子功夫了得”,所以語文課堂就成了語文教師盡情施展才能和智慧的舞臺。他們利用自己豐富的語言積累,高超的語言技巧,使語文課堂生動有趣。雷曼麥說過:“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能為人接受?!庇薪?jīng)驗的教師,會用幽默的語言啟迪學生的智慧,實現(xiàn)“寓教于樂”。一位受廣大學生歡迎的優(yōu)秀教師,上講臺后,用不了多少語言,就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中來,其奧妙就是教師講課語言的生動幽默性和趣味性。 由于高中生已經(jīng)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語言詞匯量,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更多地利用精彩的話語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了解和模仿教師靈活的語言技巧,從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作為高中的語文老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性格特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不同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啟發(fā)引導,在表達中滲透情感,充分調(diào)動課堂氣氛,創(chuàng)設教學內(nèi)容相關意境。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地去說,去想,去表達真情實感,以情感人,這樣他們會覺得無拘無束,激起學習語文的興趣,在輕松愉悅中完成學習。比如結(jié)合學生生活實際,選取相關實例,聲情并茂地講解以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或者引導學生講述自己的有關經(jīng)歷,談談自己的感受,由“情”入“境”,從而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意境。
三、抓住學生的心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
每個學生都是帶著既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入語文學習的,在學習過程中又都會形成并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特點和方式,而且學生對新知識、新能力的獲得又無不建立在既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因此可以說,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選擇、自我建構(gòu)的過程。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學習的前提是“自主”,即“主動,能主動地在語文實踐中豐富人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能力”。要讓學生自主地學習,除了激發(fā)他們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外,更重要的是給學生比較多的選擇余地,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思考并解決問題。在確定學習方向后,活動內(nèi)容和方式通??梢杂蓪W生自主選擇確定。這樣做,既尊重了學生學習的自主選擇,也照顧到了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特長和知識水平。同時,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的學習受興趣愛好的影響更大,如何在學習中呈現(xiàn)自己的才華將影響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度。學生自主學習中,遇見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組織學生集中在一個小組中嘗試解決。引導學生提出最重要、最困難的問題,不重復、不提與主題無關的問題。同時,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綜合大家的提問,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即可。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結(jié)語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要站在時代的高度,結(jié)合改革開放形勢下高中學生的實際,施以適當?shù)姆绞椒椒?,從認識心理的規(guī)律出發(fā),激發(fā)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每個學生都是帶著既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進入語文學習的,在學習過程中又都會形成并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特點和方式,確立和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開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潛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總之,學生能否學好語文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我們只有認真鉆研,大膽改革,勇于實踐才能找到較好的方法。,才能引導學生快速走進語文中,感受語文的魅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