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鵬
【摘要】中國經濟文化的持續(xù)變革是我國的高等教育處于巨大的改革之中,作為高職院校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學也在逐步完善成形,它對當代高職院校廣大學生群體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排球,一項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集體性體育運動,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排球教學現(xiàn)況展開探討,為其提供相關建議,提高排球教學質量,增加學生學習排球的積極性。
【關鍵詞】高職院校 排球教學 教學改革
1、高職院校排球教學改革的必然性
1.1、對學生來說的必然性
近年來,學生的身體素質逐年下降,大都是因為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學時以升學為主要任務,追求文化課的高分,使學生不注重體育運動,運動量減少所致。而就讀于高職院校的學生需要在這三年期間,把身體各項指標調整好,已做好應對日后就業(yè)社會的需求,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高職院校的排球教學改革工作迫在眉睫。
1.2、對學校來說的必然性
對于學校來說,衡量一個學校的綜合水平,最直接的展示方法就是學生本身,步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德智體美勞需要全面發(fā)展,以適應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所以,由于之前學生們并未注意過體育方面的鍛煉,就需要校方著重考慮,如何改進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熱愛上排球這項運動,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
2、高職院校排球教學現(xiàn)況
2.1、教學方法陳舊,不知創(chuàng)新
高職院校的排球教學受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教育理念過于陳舊,難以讓新一代的學生們接受,為此給高職院校的排球教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排球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學生跟隨著教師的示范做,這種教學方法主要依靠學生的的記憶力和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缺乏主動學習的興趣,無法發(fā)揮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其次,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多是發(fā)球、傳球、顛球等單一動作,缺乏動作的聯(lián)動性。所以學生能夠掌握的技術非常有限,并沒有達到排球教學的最終效果,同時對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也產生了影響。
2.2、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交流
由于我國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就是“言傳身教”,而教師在講解時也是按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學生就只是單純地反復進行模仿,并沒有把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這種缺乏教師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教學方式難免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這種教學非但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反而使得學生對于排球運動產生了抗拒心理,沒有達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3、高職院校排球教學改革方法
3.1、明確教學目標,改變教學觀念
要明確一點,就是教學活動到最后都需要設立一個目標,這同時也是為了使排球教學達到預期定好的目標的方法。排球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又在一定程度上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教學設計主要是參考二者進行的。具體的教學目標,可以讓教師更加深入詳細的了解教材,幫助學生就增加對排球的學習興趣。在高職類院校中開展排球教學活動,其目的之一是為了幫助學生加強體育鍛煉,而不是為國家培養(yǎng)排球運動員,所以對學生的體能要求不需要太大,要讓學生自愿去學習排球,掌握這項團體運動的技巧,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愛上排球,并將排球作為一項終身學習的體育項目。
3.2、完善運動環(huán)境,避免人身傷害
眾所周知,在進行體育運動時很容易遭到意外,對人身產生傷害,后果不堪設想。在排球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運動范圍大,運動強度大,所以對于運動環(huán)境的要求就要高一些,質量優(yōu)良的設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人身安全起到保護作用。但是不盡如人意的事,高職院校的排球設施普遍存在著設備陳舊,場地數(shù)量質量有限等直接會影響到排球教學的因素。校方和體育課程的相關負責人都要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在人力物力上對其提供支持,撥出專項款,以配備足夠數(shù)量的排球教學設備,完善排球訓練環(huán)境。教師也需要根據具體的環(huán)境特點,指出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計劃,在一定程度上推進排球教學的改革發(fā)展,可組織一些排球比賽,帶動學生參與排球運動的積極性。
3.3、理論結合實際,不做表面文章
理論學習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在了解這項運動的敲門磚,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shù)母淖円恍┑胤?,不一定要與理論完全一致。例如在學習墊球時,學生們都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而且不能正確的使用力,在最初階段都會產生疼痛感,從而對這項運動產生恐懼和排斥感,對于這種現(xiàn)象,教師就可以安靜傳統(tǒng)的硬質排球改為沖擊力小的軟質排球,待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排球技巧后,再換成硬質排球,這樣就可以即消除了學生的恐懼心理,又幫助學生掌握排球運動技巧。同理,在練習發(fā)球時,對發(fā)球地點及攔網的高度可以適當降低要求,讓學生產生信心,帶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4、改變評價方式,提升學習樂趣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里,對待課程的最終評價往往是根據學生在最后考核中的表現(xiàn)給予其分數(shù),具有局限性,所以應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繼而對評價部分做出調整。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不能只局限于在最后的表現(xiàn),要重視其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態(tài)度,不能只做單純的評價。在評價里,練習的時間和聯(lián)系的結果不能作為評價的唯一根據,教師應當結合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表現(xiàn)出的積極態(tài)度及平時上課的出勤率等方向對學生進行綜合的考評。
4、結束語
綜上對高職院校排球教學改革策略的分析,可以得出學習排球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其身體素質,提升其團體協(xié)作能力。同時通過對高職院?,F(xiàn)有的排球教學模式可以得知,排球教學中仍有許多問題等待解決,有關部門應該重視起對教師的培訓和選拔工作,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和溝通,對排球教學內容進行改進,以提高學生對于排球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李潔.我國高職院校排球選項課教學改革的路徑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01.
[2]韋小兵.高職院校排球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文匯(上旬 刊),2014,07.
[3]胡靜.鹽城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D].蘇州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