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榮
摘 要:小學階段是語覺的生長發(fā)育關(guān)鍵期內(nèi),此時學英語應重點強調(diào)“聽、說”能力;英語課堂教學應圍繞以語言交際為中心,創(chuàng)設適當?shù)恼Z境,構(gòu)建恰當?shù)慕虒W策略,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語言運用;小學英語;教學新模式
語覺是人類獨有的第六種感知覺,是對語音的感知與辨析以及對語義的分析與識別的一種天生的感知能力。兒童語言獲得的最佳敏感期是在8歲以前,從9歲以后開始下降,到12歲下降到1/2左右,到14歲則下降到15—20%。由于認知的誤區(qū),小學英語教學出現(xiàn)一些偏差。
一、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1.在培養(yǎng)目標上,忽視語覺生長發(fā)育存在關(guān)鍵期,對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并列地提出“聽、說、讀、寫”的要求。
無論在教學方式上還是在評價要求上往往都強調(diào)“聽、說、讀、寫”并重,而沒有在小學階段即在語覺的生長發(fā)育關(guān)鍵期內(nèi)(10歲以前)重點強調(diào)“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的測驗、考試都是以單詞識別、詞語解析及句子理解為主,這類測驗和考試的客觀效果實際上是強調(diào)“讀、寫”而不重視“聽、說”。
2.在教學方式上以語言知識教學為中心,忽視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在教學方式上,以教材為綱,圍著教材轉(zhuǎn),課堂上的基本教學模式一般遵循以下程式:復習舊知——講授新知——反復操練鞏固(有些可能還有拓展)。這種做法實質(zhì)是學生學到的是教材上規(guī)定的語言知識,而不是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3.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過份強調(diào)“以活動為中心”。
表面看很熱鬧,實際上對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幫助不大。過份強調(diào)“以活動為中心”,盲目地搞各種活動,則不僅達不到預期效果,甚至會嚴重干擾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
二、構(gòu)建以語言運用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增加課內(nèi)外的閱讀量,增加運用語言的時空,改變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創(chuàng)建新的教學模式。我們按照說、聽、背、唱、演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構(gòu)建了“三說、兩聽、三示范”課堂教學模式。三說即是復習說、新授說、綜合說;兩聽即是新授聽、綜合聽;三示范,即在三說前面必須是師生的示范說;
課堂教學遵循:“課前的free talk——復習說——新授——新授說——自主聽——情景遷移——自主聽——綜合說”的課堂流程。在教學中,我們還引入了情境法、情感法、激勵法等激勵策略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三、課內(nèi)、課外相結(jié)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拓展聽說的語境
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交際中不斷強化,需要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我們積極開展全英語教學、教室情景布置和課內(nèi)外學習相結(jié)合活動。
1.利用全英語教學拓展聽說語境。
英語學習是一個反復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沉浸”在英語環(huán)境中。因而,我們的英語教學一直堅持全英語授課,這使得學生逐漸適應英語聽說氛圍,引導了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自然習得語言知識和言語能力。
2.利用教室拓展英語的聽說環(huán)境。
教室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活動空間,我們充分利用教室精心布置英語環(huán)境,如利用早晨小課時間經(jīng)常播放英語歌曲、歌謠及一些英語故事;在墻上開辟“英語園地”,張貼一些學生的英語手工畫、英語小故事;黑板上每日一句英語名言警句等,這樣就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英語,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提高聽說能力。
3.利用課內(nèi)外的多種活動拓展英語的聽說語境。
(1)開展了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如:演唱英語歌曲,分角色表演英語對話,英語口語比賽,進行快速反應競賽等。
(2)課外的手工畫和課堂的練說活動有機結(jié)合。我們在每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依據(jù)單元主題畫一幅手工畫,并配以簡要的英語說明。在課堂上讓學生圍繞手工畫內(nèi)容進行倆倆言語交際,對畫得好的學生讓其向全班show and tell。
(3)每天的校園廣播中播放英語故事和英語歌曲欣賞。這樣讓學生天天能聽到英語,既拓展了學生的學用空間,而且使校園充滿英語氣息。
四是請家長配合為孩子創(chuàng)設自主聽說的語境。讓家長督促學生每天聽15分鐘英語磁帶,培養(yǎng)學生在家聽、說英語的習慣;動員家長為學生買一些英語故事、歌曲光盤,讓學生去閱讀故事、背誦一些名言警句、唱背英語歌曲等。
四、“擴展聽讀”有效增強學生學習語言的厚度
“擴展聽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輸入量,還可以發(fā)揮其多維帶動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厚實寬泛,扎實有效。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聽與說、做、讀、寫活動相結(jié)合,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如聽歌曲、歌謠時,與說、做相結(jié)合;聽故事時,與說讀寫相結(jié)合等。這樣使語言的輸入與輸出有機結(jié)合,能夠促進學生語言的內(nèi)化。
2.通過跟讀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
擴展聽讀資源為學生提供了真實、自然的語言使用規(guī)范。標準地道的英語,是學生學習的樣本,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和語感,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模仿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可以在不知不覺地模仿中提高英語語感。為此,對于每篇聽讀材料,我們都按照“提出問題,整體感知——集體跟讀,正音正調(diào)——自主閱讀,培養(yǎng)語感”三個層次進行教學。這樣使學生不僅有了量的積累,更有了質(zhì)的提高。
3.通過故事性擴展聽讀激發(fā)學生課下自主閱讀的興趣。
如在教“Animals”時,讓學生閱讀《坐井觀天》、《狼和小羊》、《龜兔賽跑》的故事;在教“Whats your favorite food”時,讓學生閱讀《烏鴉與狐貍》的故事;在教“Clothes”時,閱讀《皇帝的新裝》的故事等。通過這些童話故事的閱讀,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而且在閱讀中擴展了大量的語言知識,使課外成為英語學習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