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麗
摘 要:新課程改革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社會的教育體制也在日趨完善著。因此,義務教育的基礎階段——小學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和高度重視。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小學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盡完美的地方。本篇論文就針對這些不盡完美的地方,給出自己的創(chuàng)新性思路和對策,為更好的完成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增磚添瓦。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問題 創(chuàng)新 思路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9-0145-01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它為教育教學的進步提供強勁動力,注入持久活力?;A教育中小學教育占有很大比重,小學語文更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我們就要對小學語文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創(chuàng)新有更深入的認識,全面落實立德育人,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1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相對落后的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應該注重教學過程中的交互性和趣味性,這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語文課堂的要求。通過富有活力和更加開放的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語文知識的掌握,還可以從更深遠的角度上提高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做到各方面能力全面發(fā)展??墒?,目前大多數(shù)的小學語文教學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依照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按部就班的講課,而且講課的過程依舊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而不是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以及興趣愛好等特點設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2 缺乏創(chuàng)新的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單一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另個問題,語文的教學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聽說讀寫練這些基本功都是在實際的訓練中得到提升的,有的老師不注重學術能力的培養(yǎng),而是用大量的習題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由于訓練方法缺少必要的創(chuàng)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能力的發(fā)展得不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有些教師的教案今年抄了明年抄,明年抄了后年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學固然重要,但是教師的教也不容忽視。
1.3 不均衡的學生情況
學生語文水平的良莠不齊是語文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大難題,學生學業(yè)水平不一致,智力發(fā)展情況不均衡,家庭環(huán)境有差異等,所以學生在接受學習的過程中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但是,一些學校在開展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就忽視了學生發(fā)展的不均衡性,一些老師和家長對小學語文的教育內容也存在著偏見,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怎么可能學不好語文,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語文的學習熱情就會被降低了。
2 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教學的措施
2.1 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多媒體和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使得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抽象、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手段刻板是傳統(tǒ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特點,知識乏味,沒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然而,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引進就為課堂增添了色彩。例如,在講解《桂林山水》的內容時,我先通過一組幻燈片中的圖片和視頻對桂林山水向學生做了展示,引導學生觀看、欣賞,這樣,即使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桂林,卻也能夠對桂林山水有更豐富的認識和體驗。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愛祖國、愛生活的熱情。
2.2 巧用課本中的情景交際
教師備課的過程中要鉆研教材,充分理解教材中的主要內容,并且做到融會貫通,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才可以如魚得水,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景交際的部分,這些部分的編入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對學生日常學習的一個初步檢驗,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妙的設計情景交際,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語言發(fā)展,還能夠讓他們明白什么時間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為今后的人際交往奠定基礎。
2.3 加大學生參與課程的程度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明確新課標中“教師的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句話,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問題,教師應該發(fā)揮小學生天生好動和愛思考的本性特點,在教學的設計中盡量考慮教學形式和內容的趣味性,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對以后的學習充滿信心;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選定一個習題,讓學生通過這個習題找出不同的解題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而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和同學進行交流和探究,提高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暫時有困難的學生,使得班級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
2.4 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要改變已有教學觀念,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找出現(xiàn)有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小學語文教學的現(xiàn)有狀況是,陳舊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下教學發(fā)展的需要,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推進,所以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勢在必行。作為學校要定期組織研討會和培訓會,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作為教師也應該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在能運用、用的熟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3 結語
總之,基礎教育階段中小學語文占據(jù)著主要地位,不僅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是學生由具體形象思維向邏輯抽象思維轉變的跳板,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要想取得實效,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是一條重要出路,針對目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一些不盡完美的地方,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大膽探索實踐,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新波.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4,29:126.
[2] 李敏,丁軍.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149.
[3] 李秀俠.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實現(xiàn)教學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4,
52:77-78.
[4] 蔣麗娟.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J].華章,2012(17).
[5] 石明芬.如何在小學語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考試周刊,2011(56).
[6] 梁倩瑜.論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J].中國教師,2011(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