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崇斌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的態(tài)度,建立其自信心,培養(yǎng)其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基礎,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基礎。文章就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學習興趣;英語;氛圍;趣味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此更能體現興趣的培養(yǎng)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但隨著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英語已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的重要工具。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學習英語至關重要,我們應從小學習,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興趣。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是指師生之間的情感聯系,愛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愛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各方面給予關注,對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尤為如此。愛是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愛使教師與學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歡樂,分擔挫折的煩惱。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小學生年齡小,心理幼稚,對教師的印象直接影響著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課堂上我總是不時掃視全班,使學生感到不存在“被遺忘的角落”。教師的顏面是感情的“晴雨表”,具有豐富的內涵。心理學家認為:感情表達=百分之七言詞+百分之三十八聲音+百分之五十五面部表情。另外,當教師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學生,平時我注意多與這些學生接觸,主動與學生談心、交朋友,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我相信,教師良好的品質和個性能促進交際教學中的默契配合。
二、充分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內容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考慮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狀態(tài),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于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下載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采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通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yōu)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教“Do you like dumplings?”這一內容時,筆者就運用實物展示、課件輔助教學的辦法,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操練,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三、以生為本加強學生主體地位
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fā)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fā)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fā)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 “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造這些條件” 。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例如,用口訣教學幫助學生記憶,特別是使用了節(jié)奏性很強的說唱形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讓學生制作教具或自制表演的道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參與量;讓學生自編短劇,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學習和課下交流中開展競賽,激發(fā)了競爭意識,調動了學習的樂趣。
五、合理利用電教媒體教學
學習語言最怕缺乏語言環(huán)境,課上沒有英語氣氛,會使具有好動、情感易變特性的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運用多媒體,精心設計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語言、單調的詞匯、語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就會深刻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起學習情趣,迅速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提高學英語的能動力。例如,在教學生認識動詞以動作表現,名詞以實物或靜物畫面表現,其它難以單獨表示的就配以恰當的語言環(huán)境,或老師用手勢、表情來輔助表現,這樣就會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化,即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能全面調動學生看、聽、說、想等多方面的積極性。
六、廣泛開展課外活動
開展形式多樣、內容廣泛的英語課外活動,保持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興趣的源泉在于運用?!睘榱嗽鰪妼W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進而長久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通過踴躍組織和參與各項課外活動,增強了自信心。教師可以經常性地編輯英語學習園地或辦英語壁報,解決疑難問題、分析常見錯誤、辨析詞語用法、英美風情知識講座等,還可適當刊登一些游戲方法、英語小詩歌、謎語、典故、趣聞、學生日記等;可以成立英語課外活動小組,開展學習課外材料、演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會話或短劇等小組活動;結合實際地組織英語競賽,如:英文書寫競賽、朗誦比賽、單詞聽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智力比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水平,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們應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生動的、適合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要求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唱中學,在情景中說,在說中熟,在游戲中運用掌握,寓教于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并為他們的終身學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偉鋒. 探討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 才智,2010,15:123-124.
[2] 儲巧菊. 淺談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 學周刊,2016,0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