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紅+孫文振+趙曉東
摘 要:本文以高職《鋼筋算量》課程為例,提出了基于任務驅(qū)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與實踐,拓展了教學者的教學思維,并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關鍵詞:《鋼筋算量》;任務驅(qū)動;“教學做一體化”
1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尤其是大量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的涌現(xiàn),以及抗震標準的提高,鋼筋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在設計、監(jiān)理、施工整個建設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鋼筋工程在土建工程造價中的比例一般都占到35%~40%左右,甚至更高。行業(yè)的競爭加劇導致企業(yè)對成本控制的加強“含鋼量”一度成為衡量結構設計的優(yōu)劣標志,而在工程招投標及鋼筋施工過程中,都要求對鋼筋用量進行準確計算。
作為一種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的教學模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打破理論課、試驗課和實訓課的界限,將專業(yè)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chǎn)、技術服務融于一體。鑒于該課程的教學現(xiàn)狀及其在培養(yǎng)目標中的重要地位,對該課程進行了“教學做一體化”改革探索。
2《鋼筋算量》課程現(xiàn)狀及教學問題分析
《鋼筋算量》課程是工程造價專業(yè)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但是在現(xiàn)階段《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2.1 《鋼筋算量》課程很少,高職院校一般在《建筑結構》《施工技術》等課程里分散講解,沒有形成系統(tǒng),不具有針對性。
2.2《鋼筋算量》教學方法單一,常采用板書加掛圖,或PPT講解的方式進行。
2.3學生已有知識儲備不厚實,缺乏自主學習的動力和積極性;學生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普遍缺乏較高的興趣,尤其對鋼筋的認知缺乏直觀認識,空間想象力不豐富;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表現(xiàn)不積極,團隊合作意識不強。
針對《鋼筋算量》課程目前存在的以上問題,打破知識傳授為主要特征的傳統(tǒng)學科課程模式,構建《鋼筋算量》教學做一體化課程資料包,建立課程過程考核測評考試系統(tǒng),設計了“教、學、做”一體教學團建8步教學法。
3《鋼筋算量》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構建
3.1《鋼筋算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環(huán)境搭建
該模式中充分考慮了學生在課前預習階段與課后復習階段便捷性的問題,搭建QQ和微信交流群,以《鋼筋算量》課程技能要求為依據(jù),形成了5套典型案例項目圖紙和相應題庫,并給出階段性工程參考標準供學生自我練習。測評系統(tǒng)中的試題庫和圖紙庫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資源,也為學生相互交流提供了平臺。
3.2《鋼筋算量》“教學做”一體化實施
3.2.1課前
(1)公布教學任務。
(2)發(fā)布任務所需的線上資源。
(3)發(fā)布任務單主要問題。
3.2.2課堂
采用任務教學法,按照明確任務,識讀圖紙,任務分析,任務實施,知識拓展等過程讓學生掌握手工鋼筋算量知識原理的同時學習信息化鋼筋翻樣工具的應用。將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的團隊,即為團建,分階段完成八步教學,以“首層柱鋼筋算量”為例具體設計如下:
第一步 明確階段任務
(1)任務是什么:完成首層柱鋼筋算量。
(2)任務是在什么情境下:工程類別,抗震等級,柱的類型。
(3)任務計算范圍:哪些項目需要計算,哪些項目不需要計算。
(4)完成任務需要相關資料:圖集和規(guī)范中有關柱的構造要求和計算規(guī)則。
第二步 圖紙及業(yè)務分析
(1)明確完成任務圖紙位置:①分層-首層柱的標高設置;②分塊;③分構件-柱的類型(框架柱、非框架柱等);④分項-柱鋼筋計算。
(2)明確圖紙表達內(nèi)容是否齊全并對相關業(yè)務知識進行分析: ①任務的項目分別什么;②找出項目的計量規(guī)則和依據(jù)-柱中受力筋、箍筋長度、加密區(qū)、非加密;③明確項目計量參數(shù)名稱和影響參數(shù)-混凝土等級、鋼筋級別、層高;④組成項目的構件有哪些及構件的屬性。
第三步 軟件操作學習
(1)播放完成作務視頻——有時可暫停下來說明。
(2)教師演示一次給學生看——注意時間控制。
第四步 任務實戰(zhàn)
(1)限時:在指定時間內(nèi)完成相應任務。
(2)評分:提交個人成果,并對個人成果進行評分。
第五步 組內(nèi)對量
(1)小組內(nèi)使用對量軟件內(nèi)相互核對,并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書面化。
(2)修改一份小組相對完整任務成果。
(3)任務成果提交老師。
第六步 小組PK
(1)各小組提交修正后的代表成果資料 。
(2)標準答案下發(fā)。
第七步 二次對量
(1)任務結束,標準文件與小組成果進行對量分析 。
(2)組內(nèi)總結分析。
第八步 老師點評
(1)小組分享得失與經(jīng)驗。
(2)老師總結提高。
下一階段任務循環(huán) 。
為提升教學效率,在上一階段標準工程的基礎上完成下一階段的任務。
3.2.3課后拓展
將騰訊課堂和百度傳課平臺相關課程資源發(fā)布,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進行深入學習,考試測評系統(tǒng)中完成課后作業(yè)。教師定期在微信群或QQ群中與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及時點播和指導。
4結束語
在課前通過微信群的建立、騰訊課堂平臺現(xiàn)有資源、百度傳課平臺資源、自制視頻資源的提供、學習活動的設計,設計《鋼筋算量》課程“教、學、做”一體化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為同學們答疑解惑,拓寬課堂深度。在課后,設置開放性任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實踐證明,《鋼筋算量》“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方面提升有明顯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慶華.面向鋼筋翻樣崗位的“平法識圖與鋼筋算量”課程教學探索[J].職教通訊,2015:5-8.
[2]彭以舟.工程造價課程“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改革與實踐[J].浙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10):59-61.
[3]羅丹霞,丁巖.高職《鋼筋計算與翻樣》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改革[J].川建材,2014(40):286-287.
作者簡介:
田秋紅(1983—),女,山東菏澤人,學歷:研究生 職稱:講師 徐州開放大學,研究方向:工程造價專業(yè)教學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