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時代在進步,群眾文化活動也在經歷著改革與創(chuàng)新,不只是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還包括活動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傳統(tǒng)和陳舊的群眾文化活動變得越來越新穎。即便是一些保留的傳統(tǒng)和原生態(tài)的文化形式,也會增添一些時尚的創(chuàng)新的內容,廣場舞蹈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本文從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藝術生活中的作用出發(fā),分析了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藝術生活中的發(fā)展趨勢,希望能對廣場舞蹈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群眾舞蹈 群眾生活 特征 作用
在當今社會,無論在中國城鎮(zhèn)的哪個地方,都能出現(xiàn)廣場舞的身影,尤其是最近幾年,舉辦廣場舞蹈比賽的頻率越來越高。廣場舞主要以集體活動為表現(xiàn)形式,以熱情歡快的表演風格來娛樂民眾的身心,以鍛煉身體為目的,以中老年婦女為主要活動群體。人們在開展廣場舞活動的過程中,不僅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與此同時還娛樂了自己的身心。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中具有廣泛的社會作用。
一、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藝術生活中的作用
(一)廣場舞蹈具有滿足群眾自娛自樂的作用
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也在悄無聲息地發(fā)生改變,人們對群眾文化藝術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在生活中,人們在廣場舞蹈中常常通過身體的舞動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精神生活的發(fā)展,人們已經不再愿意從電視、電腦上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了。所以人們現(xiàn)在更喜歡參與到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中去。而廣場舞自娛自樂的特性和人民群眾的需求一拍即合。在這種情況下,大眾會更樂于參加到廣場舞中,不但從中獲得了強身健體的效用,與此同時還陶冶了情操,消除了一天的勞累。他們通過舞蹈來表現(xiàn)自己本身獨特的個性并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可以說群眾的生活和廣場舞蹈已經緊緊相連,密不可分了。
(二)廣場舞蹈具有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作用
隨著城市的建設和發(fā)展,人均居住面積的提高帶來的是人們互相接觸機會的減少。雖然居住的距離很近,但是每天各自上班或者做其他事的時間都不相同,說不定遇著了只是覺得眼熟,卻不知道竟然是鄰居。還有現(xiàn)在城市里的人太忙碌,沒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周圍的人。而廣場舞蹈活動卻為人們的接觸與交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別具特色的廣場舞每天都吸引著成百上千的人,他們在工作之余或者茶余飯后看到廣場舞的表演,就會參與進去放松一下,不僅豐富了人們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還促進居民之間互相交流。在舞蹈相互配合的同時增進了感情,在追求美德同時促進了鄰里鄉(xiāng)親的和諧。
(三)廣場舞蹈具有強身健體美化心靈的作用
社會的發(fā)展帶來的是快節(jié)奏的生活,人們會發(fā)現(xiàn)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身心越來越疲憊,現(xiàn)代社會人們的身體大部分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而廣場舞不僅可以消除身體的多余脂肪改善人體健康,對于老年人的延緩衰老也有著極大的作用。人們伴隨著音樂舞動著自己的身體,在音樂中享受著生命的快樂,通過舞蹈表達自己的情意。但是廣場舞并沒有固定的表演音樂,音樂是由編舞者決定的,而每個人對音樂的欣賞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不同地方的廣場舞播放的是不同領域的音樂,在這么多不同音樂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人們會在跳舞的同時凈化并且美化自己的心靈。
(四)廣場舞蹈具有廣泛傳播舞蹈文化的作用
廣場舞不但能夠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還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傳播。廣場舞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廣場文明,由人民大眾自己創(chuàng)作、參加、傳承。假定沒有廣場舞,那么人們接觸舞蹈就只能通過各地的歌舞劇院、舞蹈教練、高校舞蹈老師與舞蹈學生等。但這些方法均離廣大人民群眾很遠。正是有了廣場舞,才拉近了舞蹈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距離,把高雅的舞蹈藝術和文明變得雅俗共賞,讓人民群眾能夠真正接觸到舞蹈文化,并親身體會到舞蹈文化的魅力。
二、廣場舞蹈在群眾文化生活中的發(fā)展趨勢
(一)廣場舞蹈發(fā)展更為多樣化
從現(xiàn)實生活客觀角度看,廣場舞蹈的群眾文化活動將會更加的多層次化以及多樣化,群眾文化的公共性決定廣場舞蹈走平民化路線,群眾文化的兼容性決定廣場舞走大眾化路線,無論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如何,無論你是年長的還是年少的,無論你是男是女,更不用管你的學歷如何,都可以參與進來。廣場舞蹈是社會群眾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社會性決定了廣場舞的表演者為社會成員,沒有學歷和行業(yè)的要求;并且廣場舞蹈面向的是整個社會階層,在社會各大廣場進行活動。因為廣場舞參與者社會化,促使廣場舞的發(fā)展更為多樣化。
(二)廣場舞蹈發(fā)展的不斷創(chuàng)新性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的東西;群眾文化在促進文化力量的和諧中起到最為基礎的作用。廣場舞因為其特殊性、集體性、自發(fā)性、隨意性,將人們的情感和生活通過身體的舞動展現(xiàn)出來。廣場舞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使廣場舞成為了藝術的載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其社會政治、經濟及群眾文化藝術發(fā)展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時代感均對精神文化有更高的需求。這一切的一切都決定了廣場舞蹈只有和時代同步發(fā)展,經過不斷地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不會導致廣場舞被時代所淘汰。與此同時,廣場舞必須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地創(chuàng)新,通過廣場舞釋放人民群眾的潛能,激發(fā)人民群眾的生產力,活躍人民群眾的思想。
現(xiàn)實告訴我們,廣場舞蹈已經和人名大眾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廣場舞蹈活動在當今社會上蓬勃發(fā)展,是人類文化的濃縮和人類文化的結晶。因此為了更好的發(fā)展廣場舞,我認為文化職能部門應該加強舞蹈專業(yè)干部的群眾文化意識教育,協(xié)助他們認識到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深入到基層群眾生活中去,積極參與廣場舞蹈的排練與創(chuàng)作,挖掘文化內涵,為創(chuàng)作出更好地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琳.淺談群眾舞蹈在廣場文化中的作用[J].劇作家,2009,(04).
[2]趙燕燕.淺談論廣場文化的特征與發(fā)展前景[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09).
[3]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王敏.江西采茶歌舞戲藝術[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