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社會發(fā)展中,教育部門和政府都對教育工作有著更大的關注,所以,良好的推進各階段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而就現階段我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來看,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使得高校教學管理和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存在不符合的情況。對此,應當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為背景,積極強化高校教學管理,從而促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管理工作中。那么,怎樣才能在高校教學中有效強化教學管理,對學生的參與意識進行強化?本文將對此問題展開分析與探討,希望能對高校教育教學工作提供幫助,為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幫助。
【關鍵詞】高校教學管理 學生 參與模式 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8-0031-01
教學管理作為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將其科學合理的應用于高校教育管理之中是非常有意義的。教學管理是以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而實施的管理活動,其重點對教學活動、教學流程、教學方法進行預測、組織、計劃、控制等,從而將高校教育教學活動貼合學生實際情況,為學生參與其中奠定基礎,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相對自由的空間,使學生展現自我,從而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的發(fā)展[1]。由此看來,教學管理與素質教育觀念相符,滿足教育要求,將其科學、合理的應用于高校教學管理之中很是必要。
一、在教學中對素質教育進行正確認識
在我國經濟和社會深化體制改革的大環(huán)境之下,國家對于綜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為了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更需要在高校教育階段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引起關注。為此,在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來強化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將高校教育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融合,廣泛調查研究素質教育的因素,從而以培養(yǎng)符合時代特點的優(yōu)秀學生為準,合理的設置素質教育管理標準、素質交管理體系、素質教育管理工作等,如此不僅保證素質教育緊跟時代步伐,還能保證教學管理符合學生特點,可以有效的實施,優(yōu)化調整高校教育,為學生參與模式的構建奠定基礎。
二、對多樣化的教育激勵機制進行建立和完善
在當前社會體制的作用下,怎樣對高校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進行激發(fā),重新燃起教師的教學熱情,也應該是高校教學進行管理工作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更應該在發(fā)展過程中注重對教師教學工作關注。同時在日常對教師的管理工作中,也應該出充分發(fā)揮學校對就教師的關懷,讓教師認識到,雖然素質教育下,教學工作的主體是學生,但是如果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教師這個客體作為支持,那么主體也將無法得到良好發(fā)展,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工作中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也將得到十分明顯的提升[2]。因此,教師作為廣大學生生活學習的計劃者和引導者,為了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提升,教學管理應以教師為核心,積極強化教師的管理意識、綜合素質及專業(yè)知識水平等方面,提高教師的整體水平,使教師在組織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有層次的滲透教學知識、有目的的培養(yǎng)學生素質、有計劃的強化學生能力,使學生得以全面發(fā)展,并且間接提高高校整體教育水平。
三、更新教育理念,強化教學管理效果,引導學生參與其中
教育不僅是教書,更是育人。好的教育能夠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不迷茫,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為了使當代的學生能夠有勇氣、有信心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優(yōu)化調整高校教育,讓學生有效參與其中很是必要。而借助教學管理的力量來改變高校教育,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為教學管理指明方向,使教學管理正確、合理、有效的實施。對于正確的教育理念的樹立,應以國家大形勢、大環(huán)境為背景,研究教育現狀、教育目的、教育發(fā)展趨勢等,從而樹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之下,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顯然是不恰當的[3]。因此,強化教學管理之際還要做好教育模式的改革,即建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機制,再結合現階段高校教育特點,按照素質教育要求,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將學生參與機制的開展得到充分落實,進一步對高校教育現狀進行改進。
經過上文研究,可以確定當前我國高校學生在實際過程中效果并不理想,特別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參與意識比較薄弱,這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將起到十分不利的影響。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高校教育不僅教師要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同時學生也應該參與其中,從而為實現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奠定良好基礎,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鑫.學生參與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及實施的保障性措施[J].商,2012,35(19):192.
[2]苗沂.促進大學生參與高校教學管理的幾點建議[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4,61(7):155.
[3]易帆.學生參與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研究文獻綜述——以生為本理念下[J].學理論,2014,28(11):243-244.
作者簡介:
吳莎(1983.5-),女,湖南長沙人,法學學士,法學講師,主要從事高校管理、學生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