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霞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視野下,加強和改進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緊迫任務。“文以載道”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點,發(fā)揮語文教學對小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獨特性和優(yōu)越性,這對于小學思想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思想教育;滲透
隨著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戰(zhàn)略任務的推進,對小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fā)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意識形態(tài)日益呈現多樣化態(tài)勢,對青少年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造成了嚴重沖擊。同時,國際國內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矛盾和斗爭也更加復雜,尤其是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青少年一代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了消極影響。因此,加強和改進小學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挖掘教學內容,有效貫穿思想教育
1.堅持正面教育,滲透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學要堅持正面教育,弘揚時代的主旋律,培養(yǎng)“四有”新人。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是涉及反面形象的,因而在教學中要堅持正面教育,要通過理解語言文字把握正面形象,注意滲透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不要把反面形象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去引導學生體會和揣摩。教材中有不少古詩,這些古詩表達了特定時代詩人特定的思想感情。有些感情比較復雜,如孤寂、憤世嫉俗、懷才不遇的詩,小學生不易理解,也不必過早地去理解,更不必引發(fā)共鳴。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盡可能地挖掘這些詩的積極的思想教育因素,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教材處理,把握好思想教育的重心
每篇課本,思想教育的側重點各有不同。教師應重視和研究教材中所蘊涵的、起主導作用的思想教育因素,進行和諧的、自然的思想教育。如在《狼和小羊》一課的教學中,僅取“狼的兇殘,羊的善良”這一點,還不能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有的教師讓學生敘述故事的結尾,結果學生想象出許多“狼被打死,小羊得救”的大團圓的結局。這不但違背了作者的原意,而且使兒童認為,只要善良就可解決一切問題。這樣的思想認識水平能適應紛繁復雜的社會嗎?
二、把握尺度,注重思想教育效果
1.把握好小學生認識發(fā)展的階段性尺度
由于年齡段的不同,學生的認識能力、接受能力必然存在差異。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如果在低年級搞得過深,或是在高年級搞得過淺,都達不到預期教育效果。《繁星》一文的思想教育內容可以有三種表述:①愛大自然;②愛千百萬普通民眾;③給人溫暖和光明的人(事)是可愛的。選擇①太單薄,因為學生早在《小小的船》中已經邀游太空,“愛大自然”的思想在四年級學生不教即可接受。選擇②太深奧,是課文深層的意蘊,要借助對作者寫作時思想的了解和懂得象征手法才能理解,這顯然超越了四年級學生的閱讀水平。而選擇③并經過老師的啟發(fā),學生“躍動”后可以接受。因此,③所表述的是適合四年級學生的接受水平的。
2.把握好滲透思想教育量的尺度
語文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運用祖國語文文字的能力。思想教育不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只是任務之一,不能因為強調思想教育而忽視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動輒與思想教育聯系起來,生拉硬扯,牽強附會,非但沒有效果,可能還會有負作用。因此,語文課中的思想教育要把握好“量”的“度”,不可本末倒置,喧賓奪主。
三、發(fā)揮學科特點,有效進行思想教育
語文課的思想教育內容是蘊涵在文章的字里行間的,是蘊涵在文學形象之中的。這就使語文課中的思想教育避免了簡單生硬,易于做到生動活潑、情真意切,為學生所喜聞樂見,在有聲有色中動之以情,潛移默化。再者,小學語文教材絕大部分是記敘文和詩歌,它們都屬于文學作品。文學藝術來源于生恬又高于生活。通過文學藝術作品去進行思想教育,能夠較好地利用人民群眾中蘊藏的豐富而實際的教育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學中要運用一切常規(guī)教學手段再現作品中的情境——或通過生動的、富有情感的語言描述,或通過各種電化教學手段,或通過教學圖示,乃至通過各種手段的綜合運用。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去發(fā)現作品集中反映出來的生活美、自然美,發(fā)現作品所表現出來的作家的心靈美以及作家創(chuàng)造美所運用的精湛的藝術技巧。如有可能,還要帶領學生去創(chuàng)造美,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去聯想、想象……
四、捕捉最佳時機,有效滲透思想教育
“滲透”思想教育應貫穿于教學全過程,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而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有最感人、最使學生動情、最能促進學生領悟教學內容的實質和使之內化為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的最佳時機。這個“時機”就是恰到火候,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過早“貼上標簽”或事后“穿靴戴帽”都會削弱寓德于教的效果。介紹時代背景、字詞教學、分析講解、評價人物、指導朗讀、直觀演示等環(huán)節(jié)都有可供選擇的“滲透良機”。
總之,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探討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對于小學思想政治工作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增強時代感,加強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無疑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必將對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切實開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