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言語行為理論為基礎,展開對間接言語行為中的情態(tài)動詞話語的研究。包含情態(tài)動詞的言語被稱為情態(tài)動詞話語。將情態(tài)動詞話語分為斷言式、指令式、承諾式及表情式四種,分析比較這四類情態(tài)話語間的差異。
【關鍵詞】情態(tài)動詞 言語行為理論 差異
一、引言
所謂情態(tài),是語句或說話人所表達的命題或事件是否成真所涉及的態(tài)度或觀點。從古至今,關于情態(tài)動詞的研究著述大多從語法角度出發(fā),研究其所具有的形式邏輯意義。然而,情態(tài)動詞的語境作用往往被忽視。本文嘗試運用言語行為理論對英語情態(tài)動詞進行分析,將情態(tài)動詞話語分為四類:斷言式、指令性、承諾式及表情式,探討這四種類型話語之間的差異。
二、情態(tài)動詞與言語行為理論
情態(tài)動詞是助動詞的一個類別,在日常使用中常與其他動詞原形連用,沒有人稱與數的變化。
英國哲學家奧斯汀提出了著名的言語行為三分說:言內行為,表示以言指事;言外行為,表示以言行事;言后行為。在奧斯汀之后,他的學生塞爾首先進行了以言行事的分類,確立了施事行為分類的4條標準:話語目的(基本條件)、表現的心理狀態(tài)(真誠條件)、話語和世界的關系,即適應方向(先決條件)和命題內容(命題條件)。并根據這些標準將以言行事行為分為五類:斷言式,指令式,承諾式,表情式及宣告式。
三、情態(tài)動詞話語實例分析
包含情態(tài)動詞的話語稱為情態(tài)動詞話語。情態(tài)動詞本身具的多義性,決定了情態(tài)動詞話語所具有的言外之力。本文主要采用包含CAN,SHALL,MAY,WILL,MUST的情態(tài)動詞話語作為研究實例,根據塞爾提出的分類標準,將情態(tài)動詞話語劃分為四種類型。下文是各主要情態(tài)動詞的例句。
1.CAN:①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② How can this be true?
2. SHALL:③ You shall obey my rules.
④ He shall have the book when I finish it.
3.WILL:⑤ Will you pass me the ball,please?
⑥ I will never do that again.
⑦ It would be ten oclock when she left home.
4.MAY:⑧ May I smoke in this room?
⑨ He may have missed his train.
5.MUST:⑩ You must come in time.
? Your mother must be waiting for you now.
根據塞爾的劃分條件,句⑦、⑨、?均表示斷言行為, 包含情態(tài)動詞WOULD/MAY/MUST,由說話者保證命題的真實性,先決條件是調適詞去適應現實世界。這些斷言行為表明說話者認為這些命題內容為真。不同的情態(tài)動詞在斷言式話語中體現的程度也有所不同,MAY斷言的程度最輕,其次是WOULD,MUST表示確信的程度最大。
句①、③、⑤、⑧、⑩均屬于指令行為,說話者試圖讓聽話者做某事,這種試圖根據情態(tài)動詞的語氣程度不同,表示不同意義。句⑧表示非常委婉的請求,試圖讓聽話者同意說話者在房間里吸煙,而句⑤和句①表示一般程度的請求,讓聽話者把球/鹽傳給說話者。相較而言,句③和句⑩則命令聽話者按說話者的要求做。在說話者發(fā)出某個指令行為后,就產生了讓聽話者做事的期望。但顯然實現話語③和⑩所需的力度大于①和⑤,因為命令的力度大于請求。盡管MUST/SHALL和MAY/WILL都用作指令行為,表示相同的心理狀態(tài)及話語目的,但實現方式卻有所不同。這是因為情態(tài)動詞之間存在的差異,MUST和SHALL作為指令行為時必須借助說話人的權威地位,而MAY/WILL則不要求說話者與聽話者之間具備身份差距。
句④、⑥均屬于承諾行為,包含情態(tài)動詞SHALL/WILL,說話者有責任在某種程度上做未來的事。句④表示說話者承諾,當他看完這本書時,聽話者會得到這本書,句⑥表示說話者承諾不會再做這樣的事情。真誠條件是說話者打算采取行動,先決條件是說話者盡力使世界與詞相符。這種承諾行為是由情態(tài)動詞本身具有的含義表示的,由上文例句也可以看出屬于承諾行為的情態(tài)動詞話語所占比例較少。
句②表示表情行為,表現出說話者對于命題內容展示的心理狀態(tài),例句中表示說話者對于所描述事情的不敢置信,在表情式行為中,不存在適應方向,命題內容是把某種特性歸于說者和聽者。
四、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塞爾對以言行事行為的分類方法,將情態(tài)動詞話語分為四類:斷言行為、指令行為、承諾行為、表情行為。其中指令行為在四種情態(tài)動詞話語中所占比重最大,表情行為最少,且不同情態(tài)動詞在話語類型中的分布也有所不同?!癕UST”和“MAY”在指令行為和斷言行為中都占有較大的比重,“SHALL”和“WILL”多分布于承諾行為和指令行為,而“CAN”則是表情行為的唯一的情態(tài)動詞。
參考文獻:
[1]Palmer F R.Modality and the English modals[M].Longman,1979.
[2]艾軍,韓海艷.從間接言語行為理論看隱喻的“言外之意”[J].外語學刊,2011(3):85-87.
[3]邱述德.情態(tài)動詞的語用分析[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5(4):50-55.
[4]施兵.英語情態(tài)動詞的語用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10):37-41.
作者簡介:于雪(1996-),女,安徽阜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