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教師發(fā)展中心幼兒園)
摘 要:童年時期,民間體育游戲給人帶來了諸多歡樂,那時既沒有電動玩具,更沒有網(wǎng)絡游戲,可一堆石子、一把蠶豆、一條手絹足以讓人歡樂開懷。在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屋前屋后玩跳格子、老鷹捉小雞、捉迷藏……小伙伴們一個個被曬得滿臉通紅,卻非??鞓?。隨著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電子技術、媒體技術已介入幼兒生活,孩子們沉迷于電子游戲、手機游戲。雖然在電子游戲的世界里,幼兒能獲得大量的信息,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伴間的交往、戶外體育鍛煉都受到了限制,而原汁原味、原生態(tài)的民間游戲,符合幼兒好游戲、好模仿、好動的年齡特征。而且民間游戲開展起來更隨機,不受人數(shù)、年齡、場地、教具和時間的局限,不論何時何地,都可以信手拈來、自由玩耍!若再伴上朗朗上口的童謠,更能滿足幼兒好游戲的心理特點,也適應了幼兒的天性。反之,單純的體育游戲在組織形式、場地、教具上都有局限。游戲不僅有助于幼兒身體的鍛煉和發(fā)展,還可以促進幼兒的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那么,如何將民間游戲和幼兒體育活動有效結合,既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展體育活動,又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的發(fā)展呢?
關鍵詞:民間游戲;幼兒;興趣;發(fā)展
一、創(chuàng)造民間體育游戲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對民間體育游戲的興趣
環(huán)境是幼兒教育的重要資源,因為它能給幼兒提供便利的活動條件。我園戶外場地寬闊,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我們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在平整場地上,畫上富有情趣的“房子”“飛機”等五顏六色的“圓圈”“方格”,讓孩子們在入園、離園時不由自主地“跳圈”“跳格子”。同時,教師為了滿足幼兒不同發(fā)展的需要,還精心設計、制作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如沙包、紙棒、繩圈、跳繩、毽子、陀螺等小型器械,并投放輪胎、鐵環(huán)、梯子、高低凳等大型器械,這些器械幼兒取放方便,可以隨時練習。我們還發(fā)動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廢舊物品,進行親子制作活動。此外,為激發(fā)孩子參與的興趣,我們還為游戲編配了朗朗上口的兒歌,如《陀螺謠》:小陀螺,懶寶寶;我不抽,它不動。慢慢抽,站不??;快快抽,轉得歡。每天,幼兒會按照自己的個性、愛好、能力自由選擇活動器械,自由玩耍。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得到了發(fā)展,體能得到了鍛煉,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對民間體育游戲的興趣??傊?,豐富的游戲環(huán)境為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
二、科學地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有效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
1.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有效促進幼兒體能發(fā)展
傳統(tǒng)民間游戲種類繁多,形式簡單,便于操作,又富有趣味性,深受幼兒的喜愛。同時,科學地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既能增強幼兒體能,開發(fā)幼兒智力,增進友誼,豐富幼兒生活,還能培養(yǎng)幼兒機智、勇敢、堅韌、頑強的個性。比如:跳繩能鍛煉幼兒的全身運動,有雙腳跳、單腳跳、跑跳、蹲跳等;“老鷹捉小雞”游戲能訓練幼兒的躲閃能力和合作能力;“丟手絹”游戲能訓練幼兒的奔跑能力以及動作發(fā)展的協(xié)調(diào)性;“小猴子練雜技”游戲能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培養(yǎng)幼兒勇敢、堅持不懈的精神等。這些民間體育游戲不僅促進了幼兒骨骼肌肉的發(fā)育,而且也鍛煉了他們的運動技巧。
2.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有力地促進幼兒良好品格的形成
現(xiàn)在,我們面對的大都是條件優(yōu)越的幼兒,他們個性迥異,有的表現(xiàn)出任性、霸道,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就要霸為己有,不肯與同伴分享;有的幼兒喜歡扮演自己認為“厲害”的角色,不想充當“弱小”的角色,例如“老鷹捉小雞”游戲,幼兒都喜歡扮演“老鷹”,不愿意扮演“小雞”;有的幼兒膽小,不敢做動作,如“小猴練雜技”游戲,有的幼兒連平衡木都不敢上,更談不上做動作;還有的不愿意和大家一起游戲,總愿意一個人玩。這時,老師必須適時引導,讓幼兒自由分配角色,相互商量,團結合作。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必須有意識地選擇一些通過合作才能玩的游戲,如“找朋友”“炒豆子”“過城門”等游戲,都要通過密切合作才能完成。我們發(fā)現(xiàn),通過民間體育游戲的開展,原來霸道、自我的小朋友也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喜歡扮“厲害”角色的小朋友也能與同伴互換角色,膽小的幼兒也勇敢了,這樣,幼兒的良好品格得到了有力的促進。
3.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有益于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
民間體育游戲活潑,簡單有趣,易受幼兒喜愛,它還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隨地可玩??墒?,由于幼兒園晨間游戲時間較短,游戲人數(shù)相對分散,我們主要選擇了小型分散游戲,例如“石頭、剪刀、布”“切西瓜”“捕魚”等游戲。另外,我們還利用每天下午家長接孩子之前的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幼兒相對來講情緒特別高漲,為穩(wěn)定幼兒情緒,我們會安排一些比較安靜的民間體育游戲,例如“我們都是木頭人”“老狼老狼幾點了”等游戲。這樣,當幼兒陸續(xù)被接走以后,因家長有事未被接走的幾個幼兒,還會自發(fā)地玩民間體育游戲,當遲來的家長看到幼兒快樂地游戲時,心里感到很欣慰,這樣幼兒的身心既能健康地發(fā)展,也讓教師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4.開展民間體育游戲,是架起家園溝通的橋梁,促進了家園共育
我園在收集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與家長不斷地交流溝通,從而架起了家園交流的橋梁。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向家長開放展示活動;有宣傳戧板(孩子活動的照片,教師的活動設計、觀察記錄等),有集體游戲、分組游戲、家長與孩子的親子游戲等,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師幼、家長好像一個大家庭融為一體,其樂無窮。家長告訴我們,原來孩子們回家后不是看電視,就是玩玩具、打游戲,很少進行體能鍛煉,自從我們開展民間體育游戲以來,幼兒還把民間體育游戲帶回家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玩,有的甚至與鄰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幼兒有了玩伴,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充分發(fā)揮了民間體育游戲的作用。
三、民間游戲有效融入幼兒體育活動中
1.民間游戲融入晨間體育活動
為了滿足幼兒的發(fā)展需要,我們精心設計籌劃,積極豐富晨間體育游戲材料,如在“投擲區(qū)”為幼兒投放了飛鏢、降落傘、沙包、保齡球、紙團、套圈、木塊等器械;在“跳躍區(qū)”為幼兒投放了皮筋、跳繩、毽子、紙棒等器械;在“平衡區(qū)”投放了高蹺、平衡木、獨木橋等器械。而在幼兒園其他區(qū)域適時投放了輪胎、梯子、木凳、桌子等大型器械,供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游戲。
2.民間游戲融入幼兒的早操
我園將民間游戲“抖空竹”和民族音樂相結合,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民間游戲的趣味性,特別是大班的幼兒在早操中把“抖空竹”玩出了花樣、玩出了智慧、玩出了快樂。
3.民間游戲融入體育教學活動
民間游戲內(nèi)容豐富而廣泛,其中有許多游戲能發(fā)展跑、跳、鉆、平衡等身體動作。所以,我們在制訂教學計劃的時候,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各班的實際情況,選用了適宜的民間游戲。如:為了發(fā)展大班幼兒四散追逐跑的能力,我們選用了民間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小班則選用了游戲“丟手絹”等,分別制訂在年級組教學計劃中,最后落實于日常教學活動中。而各年級組、各班又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相應的游戲,靈活多變,隨時隨地都可以玩。
4.園內(nèi)開展系列民間游戲特色活動
(1)以大帶小活動中進行民間游戲
以大帶小活動是幼兒之間進行民間游戲交流的絕好機會。我們利用這個平臺,在自主的晨間游戲活動中,讓大班的幼兒帶著弟弟妹妹一起玩,甚至大班幼兒還教小班幼兒玩自己會玩的民間游戲。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也提高了同伴之間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這也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2)每周的“民間游戲日”開展民間游戲
每周五下午,我園確定為民間游戲日,我們根據(jù)各班孩子的年齡特征、能力、興趣選擇民間游戲內(nèi)容進行集體活動,而此時的時間很充裕,各班都會針對一個新的民間游戲進行學習和研討。
(3)別具特色的親子體育節(jié)
我園還制訂了“快樂運動,七彩童年”體育節(jié),在每一個運動項目的設計上,特別加入了民間游戲元素,比如:滾鐵環(huán)、轉陀螺、抖空竹、跳花桿等民間運動項目,家長積極參與,也讓幼兒在運動中體驗了快樂、在競爭中學會了合作、在勝利中增強了自信、在關愛中體味了親情,既彰顯了班級的運動特色,又鍛煉了幼兒的體能,還強化了親情。
(4)美輪美奐的風箏節(jié)
在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我們會邀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制作風箏、放飛風箏,感受“放飛快樂,全家齊動員——快樂風箏節(jié)”的樂趣,享受春天,享受大自然。
(5)五彩格子跳起來
“跳格子”其實就是民間游戲“跳房子”,是幼兒在室外以跳躍運動為主的游戲活動,也是幼兒特別喜歡玩的一種游戲。在體育活動課上,我們既保留了跳格子游戲的基本風格,又對跳格子的道具及玩法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比如:我們將畫著格子圖的場地設計成一個簡易版的“地圖”,再在“地圖”上選取國內(nèi)比較有特色的城市,組成旅游路線,最后將這些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如北京的“天安門”、哈爾濱的“索菲亞大教堂”、上海的“東方明珠”等,按照其在地圖上的大體方位,讓幼兒玩跳游戲。這項活動不僅鍛煉了幼兒的跳躍能力,還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發(fā)展想象力,做到足不出戶便可游覽祖國大好山河之美。
眾所周知,現(xiàn)代生活忙碌的節(jié)奏、科技的進步、經(jīng)濟條件的優(yōu)越,給人們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使幼兒的自發(fā)游戲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然而,我們通過開展幼兒民間體育游戲的活動,讓民間體育游戲重新走進幼兒的生活,增強幼兒體質(zhì),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為實施健康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約翰遜.游戲與兒童早期發(fā)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錢慶紅.鄉(xiāng)土資源:農(nóng)村孩子自主游戲的瑰寶[J].學前教育,2009(1).
[3]劉婧.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1.
[4]鞏玉娜.傳統(tǒng)民間游戲與幼兒園課程構建[D].山東師范大學,2012.
[5]宋亞玲.土家族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