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錦秀
(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qū)民族幼兒園)
摘 要:幼兒安全教育不僅關系到每個幼兒的安全和健康,還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幼兒園作為教育機構(gòu),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保障幼兒安全就顯得至關重要。從加強幼兒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活動形成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實踐活動;強化教師安全意識,多途徑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與指導;家園共同致力于安全教育這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幼兒;安全教育;安全第一課
幼兒園安全教育面對的群體是3~5歲的學齡前幼兒,他們尚未形成完善的自我保護意識,缺乏安全知識經(jīng)驗和自我保護能力,但又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動一動,對接觸到的危險事物常常意識不到其危險性。幼兒園是集體教育機構(gòu),不像在家中可以一對一,甚至幾對一地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和保護,一個幼兒園教師要面對多名幼兒,幼兒園活動空間大,幼兒之間的交往多,這使幼兒身處更復雜、更多樣的環(huán)境。如果沒有人身安全的保障,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將成為一句空話。有的教師常常教育幼兒要聽話,不要跑,不要亂,不要打架等等,這樣的做法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但久而久之,我們則成為捆住孩子手腳的人。有句話說得好“千護萬護,不如讓孩子學會自護”,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只有讓幼兒學會自我保護,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由此可見對幼兒開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我作為一名一線幼教工作者,根據(jù)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我對開展安全教育的認識。
一、加強幼兒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實踐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對幼兒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讓小朋友被動地接受“你不能怎樣,你不該怎樣”;安全教育開展有效性不夠,往往對實踐層面的操作不夠重視,說教較多;幼兒學習興趣不高,一旦發(fā)生突發(fā)狀況,幼兒不知道如何應對,這就要求教師合理利用幼兒日?;顒舆M行安全教育。針對這幾種狀況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
首先,師幼共同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使幼兒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在幼兒園里,教師應與幼兒共同創(chuàng)設相應的物質(zhì)環(huán)境,并在這種環(huán)境下對幼兒進行生動、直觀、形象而又具有綜合性的安全教育,這樣可以得到令我們滿意的結(jié)果。我曾發(fā)現(xiàn)總有幼兒在衛(wèi)生間內(nèi)追逐打鬧,上下樓梯總有個別“搗蛋鬼”推打,戶外活動不遵守規(guī)則等。于是,我在班內(nèi)布置了一項任務“尋找你身邊的安全標志”,讓孩子們將發(fā)現(xiàn)的關于交通、食品、緊急電話、建筑、警示等安全標志布置成安全宣傳欄,讓幼兒知道什么樣的行為是正確的,什么樣的行為有危險,長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幼兒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也認識了紅綠燈、斑馬線,不能玩火、玩電,上下樓梯靠右走,120、119等安全常識,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班級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可貼上幼兒自己制作的安全標記——大眼睛,這樣可以提醒幼兒自身注意安全。
其次,在生活中,我們把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緊密結(jié)合起來,例如:飯前便后洗手能預防傳染?。怀燥垥r不說笑打鬧可以避免卡喉噴飯;端熱飯時小心翼翼可避免燙傷。只要平時我們抓住這些安全細節(jié),對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手讓他們自己做,我們決不包辦,就能讓孩子在生活實踐中學會自我保護。
二、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安全教育第一課這一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
(一)開展談話活動——“我身邊的危險”,教育幼兒避開危險的事物、不做危險的事。水、火、電這些對幼兒而言都十分危險,在節(jié)假日前開展安全課,告訴幼兒不能玩火,游玩時不離水邊太近,不能玩電插頭和插座,下雨時不要在大樹下避雨避免遭受雷擊,也不要在山坡上或空曠的高地上行走,不從高處往下跳,過期的食物、藥物不可食用,以免中毒等。
(二)每周一一日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穿插多方面的安全知識,讓幼兒了解更多的安全規(guī)則。語言活動區(qū)域中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熱水、藥、食品、玩具”等小圖片,請幼兒自己來區(qū)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離園前的小提示告訴幼兒不能自行離園,過馬路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注意紅綠燈;上下樓梯時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不推不擠,不從樓梯扶手往下滑;如廁推門時要推門框,不推玻璃,手不能放在門縫里;回家路上乘車時不在車上來回走動,手和頭不伸出窗外。還可以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認識更多的安全規(guī)則,如交通規(guī)則、游戲規(guī)則等,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危險的預見性。
(三)游戲是學前兒童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階段性開展多種主題安全游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區(qū)域游戲中,準備一些交警制服、安全帽等,在區(qū)域環(huán)境模擬布置紅綠燈、斑馬線、人行道等,讓孩子們進行情景表演,如扮演交警叔叔指揮交通,扮演醫(yī)生做緊急救護,遇到火災撥打救援電話等,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掌握安全知識。
三、強化教師安全意識,加強教師安全指導
幼兒園個別教師為了避免承擔更多的安全責任而一味地限制幼兒的活動,而不是把安全教育深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缺乏積極主動的措施。常有這種現(xiàn)象,一旦幼兒園某個班出事,如流血縫針或是扭傷骨折,園內(nèi)老師便長時間不敢?guī)Ш⒆油獬龌顒?,殊不知這種做法是“堵”而不是“疏”。我們不可能因為怕孩子受傷就取消幼兒的正常戶外活動,降低基本的教育要求和標準。教師也不可心存“少活動、少出事”的思想,禁止幼兒進行所謂“危險”的戶外體育活動,如跑、跳、攀登、滑滑梯、蕩秋千等。在美工、計算等操作活動中,教師包辦代勞讓幼兒只貼不剪……這樣做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幼兒的安全問題,而且還剝奪了幼兒通過實踐操作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的機會。所以,我們不能為了安全而“因噎廢食”,而應辯證地處理好安全與活動的關系,加強教師在各項活動的安全提醒、指導和幫助,從消極防范轉(zhuǎn)為積極防范。
(一)教師一定要樹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幼兒意外事故大多發(fā)生在教師大意、缺乏一定安全知識的情況下。因此,我們在工作中,不能心存僥幸心理,掉以輕心,認為“意外防不勝防,不可避免”,而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終緊繃安全這根弦,時刻提高警惕,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
(二)幫助孩子形成“生命誠可貴”的認識,知道任何一個小的不當行為都可能傷害到自己的生命。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幼兒學習有關生命的知識,知道珍惜生命;知道人的生命是寶貴的,生命對一個人來講只有一次,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里存在各種各樣威脅生命安全的因素,對于這些不利于生命和健康的因素,應學會辨別它、躲避它、應付它,防止受傷害。比如,讓幼兒明白在馬路上是不可以玩耍的,來往的車輛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懂得外出時要緊跟成人,萬一迷路不能跟陌生人走,而要向穿制服的叔叔、便利店收銀員阿姨、門衛(wèi)叔叔、帶小孩的阿姨求助;知道要保護動物,不過分玩逗小動物等,在活動時要加強對幼兒的監(jiān)管。
(三)班級教師通力配合,明確分工,確保孩子一日活動中的安全。比如,對于幼兒在洗手、如廁等易發(fā)生安全事故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監(jiān)管職責,盡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集體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中,主班教師組織教學活動,承擔幼兒的主要安全職責,配班教師緊密配合,特別要注意個別孩子中途離開后的動向;在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要盡可能地站在視野比較開闊的地方,將所有幼兒納入視野范圍之內(nèi),這樣可以有效預防一些傷害事故的發(fā)生;離園時,主班教師在門口收集接送卡,與家長進行簡短交流,配班教師要密切關注班內(nèi)孩子,對于個別需較長時間溝通的幼兒家長,可避開人多時段再進行交流。
(四)班級教師要形成“日日回顧、周周反思、月月總結(jié)”的工作模式。班主任定期組織班務會,交流、分析班級安全案例,自查安全隱患,尋找預防事故發(fā)生的安全有效方法,努力構(gòu)建班級安全體系。
四、家園共育,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有的家庭對幼兒的安全沒有加以足夠重視,家長對孩子的好奇心和冒險心理未能有效防范,非常容易導致意外的發(fā)生。例如,家中物品隨便擺放,讓幼兒能夠觸摸到并隨便拿去玩耍;把打火機放在茶幾上,孩子拿去玩易引起家庭火災;熱水杯隨手放在桌邊;有的家里藥品、殺蟲劑等物品隨意擺放,幼兒經(jīng)常發(fā)生誤飲、誤食的現(xiàn)象。因此,在家庭中開展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提升家長的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取得家長的支持,幼兒園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向家長詳細介紹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意義、目標、計劃及需要家長配合的事項。同時還可以向家長發(fā)放“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問卷表,請家長如實填寫幼兒在家的自我保護情況,從家長反饋的信息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幼兒園定期在家園聯(lián)系欄上張貼有關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小常識,向家長宣傳一些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方法。有了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安全教育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勵家長加強幼兒安全實踐,強化幼兒安全意識,逐步形成習慣。例如在“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安全教學活動后,可以利用“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家長傳遞這一安全信息。同時,也期望家長以身作則多吃綠色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對幼兒的好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
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可以引導幼兒觀察安全標志,如,紅色的標志是禁止,黃色的標志是警告,標志上的圖案是什么意思,禁止警告人們什么。同時,家長可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的危險物品,如家庭中常用的消毒液、潔廁靈等危險物品,家長要讓孩子認識到它的危害性。不是飲料的液體千萬不要放在飲料瓶子里,以免被孩子誤食。
我班每年定期組織家長開展安全親子互動、家長會、講座等活動,并建立班級微信公眾平臺,參與互動的家長人數(shù)比例達97%以上。將節(jié)假日安全注意事項,班級開展安全主題活動微視頻、照片在群中展示,讓家長了解活動的意義,并邀請不同職業(yè)的家長來園給小朋友做講座,這一形式獲得了小朋友的喜愛、家長的積極支持和園領導的肯定,在全園掀起了安全教育的熱潮。
總之,幼兒的安全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需要教師具有高度的責任心,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與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需要調(diào)動社區(qū)、家長參與幼兒安全教育,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幼兒園文化與安全教育環(huán)境,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中小學安全教育指導叢書[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0:92-93.
[2]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29.
[3]張燕,刑利婭.幼兒園組織與管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87-191.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