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斌+謝榮富
【摘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體作用表面上有所減弱,實際卻對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高效地運用這一教學模式,高校教師需要注重理論儲備、練就實踐技能,掌握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目標,革新教學理念、樹立整體課堂觀以及提升教育教學素養(yǎng)等。因此,終身學習、全面學習、理念革新、實踐反思等是新時期教師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方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高校教師 綜合素質
【基金項目】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Hnjy2016ZD-1;海南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hdjy1608。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5-0216-01
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中,學生在課前完成對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的觀看和學習,師生在課堂上一起答疑、協(xié)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1]。近年來,翻轉課堂因其獨特的教學理念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在國內被越來越多的學校所接受并被引入到實際課堂中,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給老師帶來新挑戰(zhàn),提出新要求。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及存在的困惑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特點。它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教學流程、師生角色,改變了學生學習驅動力。在翻轉課堂模式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同樣也給老師帶來了諸如怎樣制作高質量的教學視頻,如何處理視頻教學與課堂教學的關系,如何評估教學質量等困惑。普通高校工程專業(y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素質提出新要求
(一)注重理論儲備,練就實踐技能
目前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理論和實踐結合不足,實踐過程缺乏理論支撐的問題。這要求授課教師不僅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儲備,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然而目前不少普通高校理論課教師,高校畢業(yè)就直接走上教學崗位,缺乏在企業(yè)、生產(chǎn)一線的實踐經(jīng)歷。使得他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與實踐相結合。而有些承擔實踐教學的老師則恰好相反,他們具有豐富的實踐背景和經(jīng)驗,卻缺少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這就需要工程專業(yè)老師全面武裝自己,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踐動手能力。
此外,翻轉課堂上,由于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比較充裕,思維比較開闊,在對基礎知識有基本認知的基礎上,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時刻都考驗著教師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寬度[2]。
(二)掌握信息技術,融入教學目標
雖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和開展與視頻技術、網(wǎng)絡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息息相關,但僅只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而忽略課程目標,翻轉課堂就失去了前行的方向。因此,高校教師應當注重信息技術與教學目標充分融合。
其一,從科學性、興趣性、層次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角度去精心設計標準的教學視頻[3],確保視頻內容準確、知識體系清晰、材料選擇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
其二,重視翻轉課堂的網(wǎng)絡交流平臺運用。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翻轉課堂交流平臺的作用,實現(xiàn)教師、學生的雙向交流、互動和答疑。教師在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中要引導學生積極的交流,及時為學生進行答疑。通過基于問題、目標的探究式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探究性。此外,運用線上學習評價的軟件,通過檢測學習效果、監(jiān)測學習進度、監(jiān)控網(wǎng)絡數(shù)據(jù)等,完善信息化的過程評價要求。
(三)革新教學理念,樹立整體課堂觀
翻轉課堂教學分為線上與線下,課前、課中和課后兩種特有的教學形式,從教學形態(tài)上看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分隔。因此,教師應革新教學理念,樹立整體課堂觀,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4]。
教學內容方面,工程專業(yè)的翻轉課堂必須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條主線,使課堂不因“翻轉”的形式而使課程本質變味。教學過程方面,教師要增強課堂的整體控制力。課前階段,重視啟發(fā)引導,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目標;課堂階段,主導好課堂翻轉過程,對知識點進行深入挖掘,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和在實踐中運用相關理論;課后階段,重視學生對知識點的整理和鞏固,幫助學生實現(xiàn)理論的內化和實踐的外化。
(四)提升教育教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做好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發(fā)展,這是一項復雜、具有挑戰(zhàn)的任務。與此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需兼顧發(fā)展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以期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翻轉課堂教學上,做好對學生的引導、激發(fā)、解疑,是翻轉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這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知曉,對學目標的把握,并能基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找到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策略和方式。這要求教師不僅要非常熟悉學科知識,而且在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時,教師的關注點不能僅停留在學科知識體系上,而應是學生對知識實際接受狀況上。
三、教師綜合素質提升的策略和方式
(一)樹立終身學習、全面學習的理念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年代,教師更應樹立終身學習、全面學習的理念。除了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本功外,還應時刻關注學科的前沿動態(tài),不斷更新專業(yè)知識。同時,在學生對知識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這要求教師博學多才,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應有所涉獵。此外,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豐富的學習資源和路徑,也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學習和交流的平臺。
(二)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相結合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 是符合人類認知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但每個國家、地區(qū)、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實際情況有所不同,致使翻轉課堂不能完全照搬成功案例。高校教師要根據(jù)本地區(qū)、本學校、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及時總結和反思實施的成效,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完善,發(fā)揮最大作用。
(三)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學習交流
當前,國內外不乏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觀摩研討會、報告會、交流會,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外出觀摩交流學習,開闊視野,深入反思。除了面對面交流之外,也可以采用線上交流學習的形式,如網(wǎng)上論壇、社區(qū)或者公開課等,通過這些途徑和來自世界各地的教師交流實踐心得,總結經(jīng)驗,這無疑是教師學習和發(fā)展的重要路徑。
參考文獻:
[1]陳慧.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田愛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角色與綜合素養(yǎng)提升[J].教師教育研究,2015(9).
[3]張紹軍,李映紅.教師角色及其實踐圖譜:翻轉課堂的視角[J].高教探索,2015,(11):110-114.
[4]朱益飛.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概論”課教師的角色定位[J].揚州大學學報,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