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球
(江蘇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級中學,江蘇 靖江 214513)
摘 要:要加強幸福教育,讓教師擁有幸福生活并具備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讓學生具有幸福的學習生活,幸福的人際關系。文章從明確幸福教育的內涵、建構教師的幸福教學、創(chuàng)設學生的幸福學習等方面,研究幸福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關鍵詞:幸福教育;人文教育;學校管理;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40-012;G6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9-0026-01
幸福教育與傳統(tǒng)教育不同,傳統(tǒng)教育是教師教授學生知識,而幸福教育則是教師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幸福,并培養(yǎng)學生感悟幸福、享受幸福以及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的能力,這關系到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影響學生的未來走向以及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本文研究幸福教育的內涵與實施策略。
一、明確幸福教育的內涵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個體的人性得到肯定之后,產生的一種美妙的主觀感覺。幸福的范圍很大,人的一生遇到的所有困惑和不解,都可以歸到幸福問題中來。人活著便有欲望和追求,友情、愛情、健康、錢財、名譽都是人們追求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包含著一個本質性的因素,那便是幸福。人生活的緣由便是教育的緣由,教育是為人早日實現(xiàn)其活著的緣由而存在的。人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當學習離開自己的情感需求時,便產生矛盾。部分學校錯把達到教育目的的方法當成教育目的,例如將分數(shù)、作業(yè)當成教育目的而盲目追求,甚至導致學生這個主體單純地為分數(shù)服務,致使學生被壓抑、被操控,失去享受幸福教育的機會。
學校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更是學生的精神家園。因此,學校需要重視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也是對積極的事物追求的過程。幸福教育包含兩大內容:一是教師擁有幸福生活并具備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才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二是學生具有幸福的學習生活,幸福的人際關系,讓幸福飄滿校園。在進行幸福教育的過程中,要提高學生對幸福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利于學校的健康發(fā)展,利于教師的幸福教學,利于學生的幸福成長。
二、建構教師的幸福教學
幸福教育不僅面向學生,還與教師有關,幸福教育貫穿師生雙方共同的學習生活。正因為教師幸福地教學,學生才能幸福地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幸福,才能向學生傳遞幸福,教師的人生才能幸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獲得幸福呢?首先,教師要把單調枯燥的教材豐盈起來,使教材內容更豐富,使知識點以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其次,幸福教學是教師把自己的目的與學生的目的相統(tǒng)一,這樣師生關系變得更和諧,學生更易接受新知識。再者,教師建構幸福教學,需要處理好自身個性與角色的關系,創(chuàng)設幸福的體驗。教師的自身個性應該保持,但不能因此排斥角色自我,好的教師在角色自我的基礎上展現(xiàn)自身個性,這樣的幸福教育更受學生歡迎。幸福教育是師生共同創(chuàng)設的一種情感體驗,它是每位學生內心深處獨自品味的感覺,同時又通過學生的表情和動作傳達出來。教師充滿幸福地進行教學時,學生通過教師的表情體會到幸福的感覺,學生感悟到這種感覺之后,又會通過自己的表情傳達給教師,師生在幸福的體驗中反復強化幸福的感覺。這時,師生可以摒除雜念,忘記一切干擾,沉浸在知識的樂園。
教師也是普通人,教師幸福教學的前提是感受到幸福。為增強教師的幸福感,學校還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的基本物質生活得到滿足,教師沒有了物質生活方面的顧慮和擔憂,才會專心致志、快樂幸福地進行教學。其次,注重豐富教師的精神生活,使教師的精神得到幸福。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豐富教師的精神世界。要讓教師的心靈得到幸福,只有心靈幸福的教師,才擁有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
三、創(chuàng)設學生的幸福學習
學校應是帶給學生快樂幸福的地方,如果一所學校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感覺,那么這所學校的教育肯定是失敗的。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為目的的教育,它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幸福的學習環(huán)境。首先,要讓學生喜歡學校??梢栽诮淌一驅W校走廊掛上與幸福教育相關的壁畫,或者關于文明禮儀、感恩、寬容等主題的圖畫和文字,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重新設計教室布局,讓學生在充滿愉悅的課堂中幸福地學習。其次,改善學生的生活質量,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把學生變成只知學習的工具,使得學生失去創(chuàng)新能力、失去感知幸福的能力。幸福教育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尊重學生,發(fā)掘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讓學校成為學生幸福的樂園。
為了促進學生幸福地學習,學校要組織和開展有意義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感知幸福的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學生的自尊心比較強,教師在檢查學生作業(yè)時看到錯誤如果畫“×”,學生就會比較失落,而以“?”代替,則能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感到輕松,這也是在踐行幸福教學。
四、結束語
國家重視教育,對課程標準和教學方法一直著力探索和改革。學校的硬件設備越來越齊全,校園變得越來越漂亮,但如果缺少了幸福教育,這些反而成為學生和教師的負擔。幸福教育既關注學生未來幸福,又關心師生當下幸福,其核心目的是為了人的和諧發(fā)展與終身幸福。當前要加強幸福教育,讓教師擁有幸福生活并具備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讓學生幸福學習、幸福成長,讓師生共同成為教育的主人。
參考文獻:
[1]張崇.論幸福教育及其隱憂[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03).
[2]張朝全.成為有風格的教師[J].教學與管理,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