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治利
【摘 要】一年級小朋友“群文閱讀”讀什么?一年級小朋友“群文閱讀”怎么讀?讀課本。讀配套的書刊。讀圖書室圖書。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選好文章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好相應的教學活動,提出有效的問題,用游戲比賽做載體,通過具體的閱讀活動,引導孩子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孩子的潛能是無比巨大的,引導得法,給他們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空間,他們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索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倡學生廣泛閱讀,如在“教學建議”部分,提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guān)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教師要把相似的文章或片段放到一起進行比較學習,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要關(guān)注其閱讀興趣、方法與習慣,要關(guān)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趣味和能力。
一、讀課本
一年級上冊西師版教材編排了24篇學習拼音的課文,都是有趣的兒歌,童謠,淺近易懂的詩歌等。學生一學就會,朗朗上口,易學易記,很有成就感。教材還編排了10篇識字課文,17篇閱讀課文??梢姡退阍趯W拼音,識漢字最最重要的一冊教學中,閱讀教學仍是重中之重。新課標要求1~2年級學生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yǎng)成愛護圖書的習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關(guān)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踐行“群文閱讀”,達成新課標目標,又有什么不妥呢?
二、讀配套的書刊
近年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同步閱讀》,《學語文之友》雜志社出版了《群文閱讀》,還有一二年級學生專屬的《少年先鋒報》,這些讀本,極大地拓寬了學生群文閱讀的視野。課本中有大量的童謠,兒歌,古詩文,繞口令等,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有計劃,有組織地設(shè)計各種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引領(lǐng)學生們?nèi)ラ喿x這些配套的輔助書刊,拓展閱讀渠道,為學生提供有異于以往或以往沒有的閱讀情境,讓學生在這些具體情境中收獲閱讀。比如我們在教學積累運用中的繞口令《畫荷花》、《吃葡萄》時,適時引導孩子們拿出《群文閱讀新語文讀本一年級(上)》,練讀,比賽讀上面的這組繞口令《舌尖上的運動》。孩子們在讀好這些繞口令的同時,體悟了發(fā)音準確的重要性,從繞口令中獲得了常識知識,也在練習比賽的過程中收獲了歡樂,釋放了激情。這不正是快樂學語文的精神所在嗎?
三、讀圖書室圖書
基于我校的現(xiàn)狀而言:學校有大量圖書,絕大部分圖書是新進圖書,在這些圖書中不少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動漫畫冊。針對學生實際,注音讀物學校購買得很多。每學期我們在開學之初就會組織學生到學校圖書室抱回人手一冊的課外讀物,大量的科普類,文學類,自然類讀物應有盡有,都是孩子們愛不釋手的好讀本。一抱到班上圖書角,孩子們就爭著去搶圖書,如饑似渴地看起來。一年級小朋友很多字都不認識,漢語拼音也是在逐漸學習,但圖書上有精美的圖畫,孩子們是很愛畫畫的,他們會利用圖畫來猜測文本的意思,會爭論,會請教,更渴望學好拼音盡早能獨立看懂課外書,這對漢語拼音的學習幫助也很大。不是老師家長逼著他們學,而是他們自己很想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拼音的逐漸掌握,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更濃了,人前人后都在大聲朗朗地拼讀,讀課內(nèi)的,讀課外的,似乎在展現(xiàn)自己會拼讀了,唯恐別人不知道似的。老師們不時地夸上幾句,更比吃了蜜還甜,讀得更歡了。要是提議讓他們比比誰更棒,一個個摩拳擦掌,認真得跟上世界大擂臺一樣。輸了的同學也不氣餒,會不好意思地笑笑后更加發(fā)奮地拼讀起來。
一年級小朋友“群文閱讀”怎么讀?這正是我們在探究摸索的。
留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在選好文章的基礎(chǔ)上,設(shè)計好相應的教學活動,提出有效的問題,用游戲比賽做載體,通過具體的閱讀活動,引導孩子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讓他們能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具體我是這樣做的:
學生開始學習語文的強烈欲望是盡快能夠閱讀,為了滿足學生的閱讀愿望,必須盡可能快的使學生認識一定量的字,幫助學生形成閱讀能力。所以,在識字寫字教學中目標分為“認識”和“學會”兩個,鮮明的體現(xiàn)了“多認少寫,認寫分流”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我們切實要讓每個學生都掌握聲母,韻母,讀準聲調(diào),識別整體認讀音節(jié),并能達到快速拼讀。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快速認讀生字。所以在教學拼音時,不僅僅要引導孩子正確發(fā)音,記住拼音字母的字形和書寫位置,還要引導他們拼讀相應的兒歌,在誦唱兒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熟悉拼音拼讀方法,再結(jié)合每課課后練習題,目標清晰地教孩子們拼讀,書寫拼音的拼讀,達到口、眼、手、心專注一致,提高拼音識記效率,同時孩子們在拼讀兒歌時也自然而然記住了一些字的字形,加快了認字的步伐。在拼音教學中,我做到利用游戲激趣,調(diào)動學生全部感官,寓學于玩,讓學生們學得開心,學得扎實。
在漢字教學中先教學生認字為主,字的“講、寫、用”等方面速度可放慢,隨著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這些能力也會及時跟上的。漢字教學上我引導學生突破難點,促成快樂識字,首先引導孩子觀察,在自學中掌握漢字的構(gòu)字規(guī)律。再進行萬花筒教學,編一編、比一比、畫一畫、組一組、搶一搶、說一說、變一變,加一加、減一減,分一分、疊一疊……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突破字形難點。用鼓勵激趣,相機進行“群文閱讀”,閱讀大量課外書識字。在課文閱讀上,我很注重朗讀指導,少齊讀,多自主讀;少講解,多示范讀;少重復讀,多評議讀;少放任讀,多品味讀;少單一讀,多花樣讀……因為朗讀指導既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nèi)容,更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起步環(huán)節(jié),它用有聲語言來準確地傳達文本的思想和情感,是促進課本語言內(nèi)化的重要手段。在一年級閱讀教學中,不要一味地強調(diào)多讀,要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注意讀書形式的變化,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才能達到預定的閱讀效果。我引導學生們圖文對照,邊讀邊想,以畫促讀,以演促讀,熟讀成誦。通過綜合閱讀、適時提問和引導等方式較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們閱讀的熱情,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求知欲,擴展了閱讀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胡成軍.群文閱讀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5(06)
[2]陳懿.略談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J].《未來英才》,2015(13)
[3]閆玲.小學語文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方法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