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高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目前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法和策略、課堂氛圍構建以及學生主體地位的確定等方面還存在著問題。為了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發(fā)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以對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探索。
【關鍵詞】高中數學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38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投入有限的時間、精力以及物力的情況下,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教學模式。它的重點在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使學生能夠按時按質地完成學習任務。相比起小學和初中,高中數學知識點顯示出大密度、高難度的特點,這便為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實踐帶來挑戰(zhàn)。因此,關于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課題。在筆者的教學觀察中,目前不少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方法、課堂氛圍構建、學生主體地位的確定以及教學策略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本次論述,將從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活躍的課堂氣氛、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這四個方面出發(fā),對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進行初步研究。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在傳統(tǒng)的高中數學教學中,一味地板書講演模式,受到了大多數教師的青睞,這種直觀的知識點呈現方法,易于教師把控課堂進度,因此具有它的存在價值。不過,這種教學模式也存在著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耗費教師精力過多的弊端,這便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運用結合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比如情景教學法、信息教學法等。
(一)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指以某種生動形象的情景,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授立體幾何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相應的立方體、圓錐和球體等教學工具,加深學生的直觀體會。在教授概率統(tǒng)計知識時,可以讓學生在班級群體中間開展自我測量和統(tǒng)計:以小組為單位測量小組成員的身高,并求取小組成員身高數據的平均值、中位值和極差,以此來調動學生興趣。
(二)信息化教學
再以信息化教學為例,這種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教學方法,可以將相關的數學知識點呈現得更加生動形象,也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比如在“二次函數圖像”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采用“flash”、“幾何畫板”等制作課件,制作函數“y=ax2+bx+c”的動態(tài)的圖像,在畫板中拖動點的位置,便能使學生形象直觀地看到“a”、“b”、“c”變化后對函數圖像的影響。如此一來,學生對函數知識點的理解便能更加透徹。
二、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
構建出活躍而和諧的課堂氣氛,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同時也能消除學生們的緊張情緒,讓其感受到學習的愉悅,這也是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效率的關鍵。當然,這還需要教師在引導策略上下工夫。
一方面,教師可以用故事元素來設置懸念,引導學生的求知欲。例如講授等比數列時,可以對“卡克與國王”的故事加以引用:卡克發(fā)明國際象棋后,放棄了國王賞賜他金銀珠寶的提議,向國王提出另一個請求——在他發(fā)明的國際象棋的64個方格中,第一格放一粒小麥,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如此翻倍遞增,直到最后一格放滿。國王聽后爽快答應,結果把全國的糧食盡給卡克也沒能達到這項要求。這一故事的提出,便能為接下來等比數列相關知識點的講解設置鋪墊和懸念,也有助于學生理解“等比數列前n項的求和”的驚人結果,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解決問題,這便要求教師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下工夫,設置出容易被學生理解、具有一定探究性的問題,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問題還能與即將講解的新知識點掛上鉤,教師便能在具備積極性的課堂氛圍中推動教學進程。例如,在雙曲線概念的教學中,當學生得知雙曲線的定義為“平面內與兩定點F1、F2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將“等于”改為“小于”或“大于”,其點的軌跡又是什么?如此步步引導,可以營造一種有探究性的課堂氛圍,也能為新知識點的講解作鋪墊。
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的構建,還需確立起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從理念層面對教師做出的一種要求,也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付諸實踐。一直以來,不少高中教師都習慣于以自己為主體,單向地向學生灌輸知識,忽視了學生心理和教學反饋,這樣既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整體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加重了教師的負擔。為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從心理層面對學生加以引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一方面,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對學生加以引導和鼓勵。學生是有思想、有需求的個體,教師除了運用相關的策略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還要注意與學生進行溝通反饋,與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對我的關愛,不僅僅是限于成績”,從而使學生體會到高中數學帶給他們的愉悅感、感受到自我價值。
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將“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付諸實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種實踐可以以小組合作模式為基礎,每個小組中不同數學能力層級的學生要各占據一定的比例。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課堂環(huán)節(jié)中,小組內部成員可以進行“傳幫帶”,減輕教師負擔,同時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
四、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
恰當的教學策略,可以讓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事半功倍。教師在習題布置、課后反饋等方面,還有諸多可發(fā)揮的空間。
先以“習題布置”為例,教師在課堂演練以及課下的習題布置方面應該重在“質”而不在“量”。習題要有代表性,可以舉一反三甚至是一題多解。再以“課后反饋”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創(chuàng)建一份“錯題本”,用以整理自己的代表性錯題和正確解法,如此對學生進步和教師的教學反饋皆有幫助。當然,教學策略的運用絕不止于以上兩點,還有其他的“實驗教學法”“因材施教法”等策略,但凡是有利于高效課堂建構的策略,教師都應該加以探索和嘗試。
總之,在高中數學的日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根本,在于教師以學生本位為基礎,采取一切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便于學生理解知識點的教學模式和策略,來高效且優(yōu)質的完成教學任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所要發(fā)揮的作用不僅僅是傳遞知識,而是引導學生在數學思維的發(fā)散以及學習能力培養(yǎng)基礎上所進行的全方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