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萍
[摘 要]由于應試壓力和教學時間的限制,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xiàn)文學作品鑒賞的有效教學。了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現(xiàn)狀,探究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實際意義,對于強化初中階段文學作品教學工作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現(xiàn)狀;意義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9002801
進入初中階段,學生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已能夠?qū)ξ膶W作品進行一定的鑒賞。初中階段是學生提高綜合素養(yǎng)、強化學習能力的關(guān)鍵階段,而文學作品作為語文知識與文化的載體之一,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積極地開展文學作品鑒賞教學。而當前由于應試壓力和教學時間的限制,初中階段語文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xiàn)文學作品鑒賞的有效教學。了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現(xiàn)狀,探究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實際意義,對于強化初中階段文學作品教學工作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現(xiàn)狀
1.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工作并未受到重視,教學工作開展不足
初中生面臨著巨大的應試壓力,對于學生來說,能否進入一個好的高中往往取決于最終的試卷分數(shù),因此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對課本基礎(chǔ)知識的教學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而對于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工作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很多時候只是應付了事。
2.機械化教學現(xiàn)象嚴重,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只注重表象
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慣性,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仍習慣于機械化地向?qū)W生灌輸基本的知識,以求快速提升學生的知識積累水平,應對基本的考試內(nèi)容。這種教學方法延續(xù)到文學作品教學中來,教師很多時候為了提升所謂的課堂教學效率,對于文學作品鑒賞教學也是采用照本宣科的形式,通過已經(jīng)準備好的材料,直接向?qū)W生灌輸文章的主旨和所采用的相關(guān)手法。
3.教學效果未發(fā)揮,應試作用更明顯
文學作品教學工作的開展除了要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提升學生知識積累的質(zhì)量外,更應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通過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學生可以領(lǐng)悟到經(jīng)典作品中的豐富情感,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基本方式。而現(xiàn)階段,由于教學工作開展的不足以及教學的形式化,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并沒有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更多時候,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僅僅是豐富了學生對某些知識的了解,以便于學生在應試時能夠多答對些題,其應試作用非常明顯。
二、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意義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現(xiàn)階段,由于初中應試壓力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慣性,初中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工作還有待完善。首要的一點是初中階段的師生還沒有完全認識到文學作品鑒賞的長遠意義,更加注重眼前利益的獲得。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有必要了解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意義。
1.文學作品鑒賞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知識積累的質(zhì)量
知識積累的數(shù)量固然可以強化學生的應試能力,而知識積累的質(zhì)量同樣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強化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初中階段學生面臨巨大的應試壓力,為了提升其在考試中的競爭力,教師應當借助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工作,提升學生對于文學作品鑒賞的能力,讓學生掌握文學情感表達的基本方式,繼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儲備。
2.文學作品鑒賞教學有助于為高中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chǔ)
除了強化升學競爭力以外,師生應目光長遠,積極為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作準備。初中階段知識的積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都對高中階段語文知識的學習起著關(guān)鍵的影響。因此教師要積極開展好初中文學作品鑒賞教學,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為學生的高中語文學習打好基礎(chǔ)。
綜上所述,在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缺乏有效性,由于應試壓力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慣性,初中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工作并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教師應當認識到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重要意義,以文學作品鑒賞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強化競爭力以及持久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 參 考 文 獻 ]
[1]伍國鳳.關(guān)于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和意義及現(xiàn)狀分析[J]. 教育教學論壇,2012(S3).
[2]黃雋. 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5).
[3]高小穎. 初中語文教學中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 現(xiàn)代教育,2015(8).
(責任編輯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