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譯丹
摘 要 基礎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要盡可能地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的人才,是基礎教育改革中重要提出的。后進生作為班級里特殊一部分,轉(zhuǎn)化工作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做好其轉(zhuǎn)化工作的措施,以促進后進生未來有更好地發(fā)展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后進生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非常普遍,需要教師、家長和學校領導加強管理,真正與后進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才能真正做好其轉(zhuǎn)化工作,對于促進后進生各方面能力進一步提高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 小學語文 教育教學活動 后進生 轉(zhuǎn)化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1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出現(xiàn)后進生的主要問題
(1)家庭方面。在小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家長建立良好的榜樣作用,引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但是,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還是比較傳統(tǒng),經(jīng)常對著孩子大吼、嚴厲批評,甚至打罵小學生,導致小學生出現(xiàn)反叛心理。有的家長也非常寵愛自己的孩子,不讓他們自己解決任何問題,這樣會影響小學生各方面能力提升。
(2)自身方面。小學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成長階段,需要大人的引領和幫助,才能讓他有一個穩(wěn)固的心理。通常小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都不成熟,自控能力也不夠,如果遇到難度較難的問題,就會出現(xiàn)恐懼、逃避、不自信等情況,從而產(chǎn)生懷疑自己的心理。
(3)學校方面。學校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領導都會對成績較好的學生關注較多,而成績不好或比較差的學生則得不到關注,在這種情況下,成績不好的學生一直處于被忽視的狀態(tài),不但語文成績得不到提高,還缺乏自我存在感和自信心,最終導致厭惡學習、成為后進生。
2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做好后進生轉(zhuǎn)化的措施
(1)家庭方面的措施。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引領孩子的方向,家長需要深度認識自身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對學生多加理解,關心和溝通,這樣才能降低孩子對父母的距離感。同時,應結(jié)合小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分析孩子的成績,才能為小學生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積極健康的家庭環(huán)境。同時,家長要多和教師溝通、經(jīng)常詢問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校情況等,才能更好的掌握孩子的學習動態(tài),而對于增強小學生的學習動力有著極大作用。另外,家長要及時的鼓勵表揚孩子,通過不同的方法與孩子進行交流,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陪伴孩子學習、生活等,可以更好的促進小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對于提高孩子的語文綜合能力有著重要影響。
(2)后進生自身方面的措施。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后進生之所以語文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比較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在正確引導下,小學生應該對自己的語文成績進行反省,并及時找到成績不好的主要原因,從而在主動尋求幫助、詢問教師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語文成績。同時,在上課之前,小學生應對即將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行預習,回到家后,應及時的復習、鞏固,才能真正提高自身學習效率。另外,家長、教師應引導小學生掌握自我激勵的各種方法,如復習一遍今天學的語文知識,才能看電視;期末成績拿到90分以上,就可以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樣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會有很大的幫助與作用。
(3)小學語文教師方面的措施。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應該多開展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應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一起,真正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更好的完成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方面的措施有:(1)采用情感教育方式,與學生進行親切的心靈交流,不但能拉近師生距離,還能讓小學生深刻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愛護,從而激發(fā)后進生的潛能,提高小學生克服語文學習中各種困難的信心。(2)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由于每個學生都存在差異,因此要因材施教,可以采用差異式教學,對待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因此,針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布置一些比較簡單的讀寫人物;針對自信心不強的學生,教師應安排一些比較基礎的知識,以在層次性教學方式下,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成績,從而達到轉(zhuǎn)化后進生的目的。(3)合理多作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通過利用多媒體演示語文教學中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如描寫春天描寫景色的話,可以運用圖片、視頻的方式展示出來春天的美麗,不但能節(jié)省課堂教學時間,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成績。
4“耐心”教育后進生,迎接“反復”的挑戰(zhàn)
終止一個壞習慣和培養(yǎng)一個好習慣,都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一種正確的觀點,往往要經(jīng)過多次反復才能化為學生自己的認識。因此,在后進生的轉(zhuǎn)化過程中,我們決不能操之過急,希望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要允許反復,并在反復中耐心地進行誘導教育。
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后進生在進步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反差,是合乎規(guī)律的正?,F(xiàn)象。在前進中反復,在反復中前進,是后進生在轉(zhuǎn)化期間的運動轉(zhuǎn)跡。對此,在教育后進生的過程中我們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做到寬嚴相濟,持之以恒,耐心細致地做好他們的教育工作。決不能對后進生揭老底,算舊賬,全盤否定他們已有的進步。否則,不僅會使以前的努力前功盡棄,而且還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深,使后進生喪失轉(zhuǎn)變的信心,增加轉(zhuǎn)變的難度。
后進生的進步過程是曲折上升的,在這一充滿了反復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看到某某老毛病又犯了,又丟三落四的了,認為其無可救藥,而喪失了信心。而應反復地、耐心地激勵幫助他們戰(zhàn)勝自我。實際上,后進生想一下改掉自己的缺點是不可能的,其必須有一個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在后進生進步的反復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給他們敲響警鐘,不斷鼓勵他們進行自我競爭、自我挑戰(zhàn),在反反復復的過程之中,方有可能把他們引上前進之路
5結(jié)語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需要對后進生轉(zhuǎn)化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加強教師、學校、家長等的聯(lián)系,形成家庭、學校、教師三結(jié)合,并充分了解后進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心理情況等,才能真正促進后進生語文成績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