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芳
摘要:群文閱讀指將單元內(nèi)幾篇或較多數(shù)量的文章重新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進行閱讀,教師以總目標為導向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并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身閱讀后的感受、意見或其他觀點,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目的。群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仍處于發(fā)展的起步階段,有待探索。許多教師實施該種教學方式的經(jīng)驗尚不足,在群文閱讀的教學中存在著較多難點和疑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群文閱讀教學,不但應以單元內(nèi)的文章材料為基礎,而且也應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的意識,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
一、通過群文閱讀提升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
小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尚不成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而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后會對自身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產(chǎn)生影響。因此,群文閱讀,既有利于教師引導學生吸收、利用文章內(nèi)縝密的結構思維模式、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zhì)等,也有利于教師指導學生對知識細化理解,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運用系統(tǒng)的知識全面解答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知識整合能力的目的。
例如:小學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該單元包含了《地震中的父與子》《慈母情深》《“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學會看病》四篇文章,該單元的文章內(nèi)容看似完全不同,章節(jié)結構模式也完全不同,但教學目的完全一致,都以父母給予的濃厚的愛為主題,講述父母通過生活中的事教育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態(tài)度觀和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的事例。我在利用本單元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通過提問的方式切入教學。首先,我問學生生活中爸爸媽媽通過哪種事例教會你什么道理讓你印象深刻?學生回答后,我告訴學生除了父母可以教會我們道理,書本也可以,并問學生最近讀過哪些書,哪本書教會了你如何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接著,點明接下來的學習也會學到一些道理,并規(guī)定時間讓學生閱讀該單元內(nèi)的四篇課文。學生閱讀完一篇文章后,我給出主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討論完再進行下一篇文章的閱讀,直到四篇文章閱讀和討論完。其次,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如:閱讀這類文章應先讀人物,了解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接著讀發(fā)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然后在筆記本上做些筆記,整理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最后,引導學生分析這四篇文章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通過這樣一系列的引導,學生在群文閱讀中,就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整合能力。
二、通過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比較法將內(nèi)容、結構形式相近的文章或段落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閱讀,學生在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文章進行比較,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形成多向思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例如:我在進行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時,篩選了《窮人》《別餓壞了那匹馬》《唯一的聽眾》《用心靈去傾聽》這幾篇文章中結構相似的段落讓學生閱讀。在學生閱讀時,給予一定的指導,讓學生找到課文重點段落,并進行比較。學生很快發(fā)現(xiàn):傾聽并不局限于用耳朵去聽,還可以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生活處處有真情:有的學生認為是自己很貧窮的時候去幫助別人;有的學生認為是得到別人真誠無私的幫助,還有的學生認為是不欺負弱小并保護他們。同樣是真情,但是每個人的看法和理解并不一樣。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傳達關心和愛的方法也不一樣??梢酝ㄟ^自己正在經(jīng)歷的事情,用心去感受同學之間的真情、家人之間的真情、朋友相處之間的真情,也可以試著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去發(fā)現(xiàn)自己認為是真情的事例,并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事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為何產(chǎn)生變化。這樣,通過比較閱讀后,不但教會了學生真誠待人、與人為善的生活道理,而且也為學生寫作文時進行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奠定基礎,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通過群文閱讀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學習并非只限于課堂,而應當貫穿于人的整個生活中,一切事物都在變化發(fā)展,學生應當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同時,在課堂上的學習內(nèi)容有限,學生也應當通過加強自主學習不斷拓展知識面,獲得更多的知識。通過群文閱讀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
例如:在完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吳玉樓的《觸摸春天》的教學后,趁著學生仍沉迷于心地善良的盲女孩捕捉春天時,我向?qū)W生提問:對春天有何感受?學習這篇文章后是否對春天的看法產(chǎn)生了變化?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課后自主學習的意識,我告訴學生在另外一些人的春天中也發(fā)生了很多美好的故事,進而介紹了《春之懷古》、朱自清先生的《春》;關于春天還有許多受到大量觀眾喜愛的作品,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去發(fā)現(xiàn)。同時,我向?qū)W生介紹一些尋找閱讀作品的途徑,例如:趁課余到學校圖書室文學欄進行圖書借閱、通過網(wǎng)上查找等;最后,我還介紹了同為盲女孩的海倫·凱勒的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給學生閱讀,并大致講述故事的相關內(nèi)容以吸引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課后自主閱讀。這樣一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被充分激發(fā)起來了。
四、通過群文閱讀提升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
小學生的閱讀理解和文字運用能力相對較弱,教師可以通過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讓學生在理解同一系列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文章語言表達形式,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和練習,最終內(nèi)化成自己可以靈活運用的知識。
例如:在完成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教學時,在學生閱讀并理解《狼牙山五壯士》《難忘的一課》等課文內(nèi)容后,首先,采用回顧性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回想課文中的哪些情境描述或段落章節(jié)讓自己特別難以忘記。其次,讓學生對那些印象深刻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段落章節(jié)進行讀后感的寫作,并且要求在寫作時或者仿照文章的結構形式,或者仿照課文的語言表達形式。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群文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教師應當注重將課堂與生活相聯(lián)系,注重通過文章的重新組合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和內(nèi)容,并且,在采取該項教學法時,教師應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文運用能力,并側重于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樣才能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