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強化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后續(xù)學習及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就應運而生,并成為課程改革中尤為重要的特色化教學指標。但是在課程推進過程中,其能效發(fā)揮效果卻并不理想,逐漸呈現(xiàn)出滯后性及片面性問題,尤其是在部分基層農村學校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大多以形式化形式長期存在。因此,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進行相關性研究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科課程;整合研究
在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研究及深入了解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提升其專業(yè)指標最為關鍵的優(yōu)化路徑就是以課堂教學為依托,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學生未來制定規(guī)劃及目標,借助于實踐活動的優(yōu)勢力量,將教學側重點放在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校各項活動進行融合及整合,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想獲得更加有效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學校及各個老師的辛勤付出及對新課改的支持,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能夠與學科課程高效融合,為現(xiàn)代教學目標的深化夯實基礎。
一、與學科課程的教學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雖然是以活動形式存在,但是它本身并不具有明顯的獨立性特點,而活動在推進過程中必然需要資料為其提供基礎保障,相對的學科課程內容就應當做出進一步深化及整合,所謂學科教學內容也就是日常教學活動中普遍存在的基礎性學科,例如:語文、數(shù)學等。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探究進程中,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選定活動主題,并且其大多數(shù)選項都應當來自于學科課程中。例如:《你了解的英語知識有多少》、《找別扭》等等,都是學生在獲得老師的啟發(fā)后自主思考產生的活動項目,而這些課題都與學生日常學科學習息息相關,學生對于這類學科活動也并不陌生。
在以往學科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相應因素的影響,再加之課堂時間較為有限,這就使得學生原本感興趣的內容在還沒有深入研究時,就被一帶而過,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而實踐活動的開展就能改善這一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更能促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思考及學習的好習慣,以自身或者集體的力量解決生活及學習中的難題,從而更加快速的走出窘境。因此不難發(fā)現(xiàn),只有不斷結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促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相互銜接及融合,才能使學生從思想上認定自主學習及思考的重要性,并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而學生也可以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自己努力找到答案,這樣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通常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與學科課程資源整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僅能夠將以往過于刻板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轉變,更能突破其存在的局限性,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不斷延伸及拓展,這樣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就會更加寬廣,知識覆蓋面也會呈現(xiàn)量化增加趨勢,促使各個方面能夠協(xié)調并進,形成統(tǒng)一的優(yōu)勢共享圈。人教版小學教材中都設置了適量的實踐性活動內容,這就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性學習提供了基礎保障,相對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也能夠有據(jù)可憑,資源類型的多樣化,更為其優(yōu)化發(fā)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研究活動的開展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就需要以學科教學為主體,對課程資源進行系統(tǒng)劃分及有效整合,制定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相關聯(lián)的研究主題,滿足日常教學所需,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解決教師選題存在偏失的不良問題,更能為后續(xù)研究項目的不斷推進奠定基礎,相對的研究性學習效果也能受其影響不斷提升。例如:《品格高尚的人都具有哪些特征》、《自然界的神奇景色》等等,都可以作為綜合實踐研究的主題,學生在對主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就能潛移默化的掌握學科知識,這樣不僅能夠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科課程也會更加具有趣味性,這樣就能引導學生走出片面性學習誤區(qū),更加積極主動的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研究,進一步提升課堂學習樂趣。
三、與學科教學模式進行整合
在新課改不斷深化落實的過程中,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特點也更加顯著,尤其是在課堂模式優(yōu)化中,教師也逐漸注意到了實踐活動為教學效果提升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因此,從當前形勢來看,課堂教學的側重點應當集中在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三個細化層面上。為了促使教學模式能夠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相一致,就需要將教學模式與研究性學習相結合,促使二者成為統(tǒng)一整體,這樣教師就能夠根據(jù)學生特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中,以這一合作形式激發(fā)學生潛能,達到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中,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愈發(fā)顯著,這就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基礎保障,這不僅能夠豐富教學資源,更能突破以往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局限性,提高教學質量,而學生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鍛煉,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1]蔣曉榮.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數(shù)學學科有效整合的策略探討[J].綜合實踐活動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