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鶯
摘 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綜合性、整體性、開放性、實踐性、生成性等課程特點。將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就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學生可以走出封閉的課堂,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探索、體驗、創(chuàng)造,提高素質(zhì)。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趣味性 綜合性 實效性 創(chuàng)新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綜合性、整體性、開放性、實踐性、生成性等課程特點。它重視的是活動的過程、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將走出課堂,走出家庭,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在親身經(jīng)歷中獲得經(jīng)驗?!墩Z文課程標準》首次提出了“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一新的課題,如果將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就仿佛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同學們可以走出封閉的課堂,在廣闊的天地里實踐、探索、體驗、創(chuàng)造,提高素質(zhì)。為此,我做了一些嘗試。
一、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充滿趣味性
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是促進創(chuàng)造性思維萌發(fā)的最佳動力??鬃釉唬骸爸撸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梢姡挥性谡Z文教學中融入綜合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活動的興趣,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活動中學以致用,發(fā)展能力。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老師可設計形式多樣的識字游戲,如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摘蘋果”、“種樹”、“登山”等游戲;又如“開火車”、“當小老師”、“猜字謎”等游戲,學生們在游戲活動中輕松愉快地識字,自然生字記得就牢。學完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動口,開展畫一畫、說一說、演一演等學生更感興趣的活動,從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適當?shù)丶尤胍恍┮魳贰⒏枨?、舞蹈等元素,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有效提高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語文教學寓教于樂的效果。
二、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充滿綜合性
語文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綜合實踐活動,就可以將聽說讀寫整合在一起,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單元是以“愛”為主題的學習,我設計了“感恩父母”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把聽說讀寫巧妙地融于活動之中:首先,仔細觀察父母一天的活動情況,并寫成日記,在班上交流。接著自己當一天家,親身感受父母付出的辛勞。然后采訪父母、長輩等親戚朋友,從側面了解父母對自己付出的愛或父母對長輩付出的愛,并做好記錄。最后對父母深情地說一句表達自己感情的話,或給父母寫一封信說說心里話。通過以上一系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把習作、口語交際整合于活動中,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的整體發(fā)展。
三、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充滿實效性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這一新型學習方式,是通過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自主參與、樂于探求、勤于動手,從而將已有的語文知識技能在實踐中應用,又在應用中獲得新知,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形式可以多樣:有的可以作為課外活動,如參觀訪問、興趣小組活動;有的可以在課外開展,課上適當聯(lián)系,如辦手抄報、制作讀書卡片、交流讀后感;有的可以直接引進到課堂教學中,如課外閱讀指導與交流,開故事會,演課本劇。不論采取哪種形式,語文實踐活動都應當是生動活潑的、自主探究的。因此,教師在設計、組織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時,一定要注意活動的實效性。
弘揚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振奮人心,鼓舞斗志,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我開展了“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希望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豐富多彩的。我先把活動的要求通過校訊通平臺告訴家長,取得家長配合。然后讓學生利用電腦、書籍、電視,通過看、問、聽、讀等手段了解傳統(tǒng)文化。再進行“傳統(tǒng)文化展示”活動,學生帶上剪紙、對聯(lián)等實物及一些照片和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小資料到學校上課,我利用課件先讓同學們觀看“年”來歷的故事視頻,有趣的動畫抓住了同學們的眼球,這時告訴他們大部分傳統(tǒng)文化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或美好的傳說,平時要多閱讀、多觀察、多提問,這樣才能真正了解中華傳統(tǒng)文化。同學們對傳統(tǒng)文化興趣更濃厚了,接著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了解的傳統(tǒng)文化。同學們有現(xiàn)場剪紙的,有展示對聯(lián)的,有講故事的……通過同學們的自由展示,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又加深了大家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而且學生在收集、整理、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學會了合作,還密切了課堂與生活的聯(lián)系,加強了學科之間的滲透,增強了活動的實效性。
四、讓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充滿創(chuàng)新性
人的創(chuàng)造力要在各種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穿插讓學生感興趣的綜合實踐活動,可以對教學效果的強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學習《小攝影師》這篇課文,教師還可以適時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想象,比如:第二天,小記者又來了會怎樣?讓學生說一說,并續(xù)編故事。學完《爬天都峰》,讓學生扮演爺爺和“我”,通過語言對話,爬山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表演,深刻體會爬山的艱難和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搶著表演,一次比一次好。像這樣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不僅挖掘了學生的思維潛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表現(xiàn)欲望,而且使學生更深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達到了教學目的。
總之,將綜合實踐活動與語文學科有機整合,可以帶給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堂,能帶領學生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利用各種語文知識資源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讓語文學科更具魅力。
參考文獻:
[1]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
[2]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