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娟+周雙娟
【關鍵詞】 培智;藝術休閑課堂;撲克牌; 整合;篩選;預設;教學流程
【中圖分類號】 G6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 11—0125—01
一、教學背景:整合篩選藝術休閑課程教學資源
根據(jù)《培智學校課程設置》要求,培智四、五、六年級開設藝術休閑課程。我校充分挖掘藝術休閑課程資源,通過整合篩選,最終將人們喜聞樂見的娛樂工具——撲克牌引入藝術休閑課堂,在教學中設計與應用撲克游戲。而學生還不認識撲克牌,個體差異明顯,有學生還分不清顏色,總體學習能力較為薄弱,內(nèi)容設計需從最基礎的花色開始。因此,本內(nèi)容的選擇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學生學習此內(nèi)容,興趣濃厚。
二、教學設計:預設藝術休閑課堂撲克游戲教學目標
在《認識“黑桃”》第一課時,可在老師創(chuàng)設的神秘情境中引入學習撲克牌“黑桃”。要求學生要結合實物、圖片認識撲克牌,掌握花色“黑桃”,因為只有讀準名稱認清圖案才會找到帶“黑桃”的撲克牌。這樣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能更感興趣。直觀的實物撲克牌引入,通過分析花色“黑桃”顏色形狀,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撲克“黑桃”。通過認識各種各樣帶花色“黑桃”的撲克牌,可以讓學生學會找到有“黑桃”的撲克牌。還可以通過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知道一副撲克牌中有13張帶“黑桃”的撲克牌。如,可先從最簡單的“黑桃”2引入帶“黑桃”的撲克牌名稱的學習,依次梯度提高。拓展知識要求學生正確分辨不同花色的撲克牌,在實際情景中得以合理運用,每學習帶“黑桃”的一張撲克牌時,都出示相應實物。一方面是練習形式多樣化,另一方面也為以后學習其他花色撲克牌打基礎。在出示各種花色撲克牌圖片時,要求學生根據(jù)要求選擇正確的撲克牌,既鞏固知識,又能提高學生認識撲克牌的能力。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帶“黑桃”的撲克牌,能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為以后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三、教學實踐:親歷藝術休閑課堂撲克游戲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1.導入:撲克游戲作為一種藝術休閑方式,今天呀,周老師帶大家走入神奇的撲克世界。
2.出示撲克牌:今天呀老師也帶來了撲克牌,一副撲克牌有許多張,他們還有不同的花色。
3.出示“黑桃”撲克。設計意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更感興趣。直觀實物圖片引入,有助于學生理解記憶“黑桃”撲克。教師示范讀撲克“黑桃”,有助于學生依照標準讀撲克“黑桃”。從板書粉筆寫、媒體演示到卡片展示,不同形式的撲克“黑桃”,能強化學生認識撲克“黑桃”。
(二)主動探究,體驗新知
1.通過分析花色“黑桃”的顏色形狀來記住撲克“黑桃”的名稱。
2.認識各種各樣帶花色“黑桃”的撲克牌。
設計意圖:分析聯(lián)想結合顏色、形狀親歷“黑桃”名稱的生成過程,通過不同花色中找一找黑桃,依次梯度提高,幫助學生鞏固記憶撲克“黑桃”的名稱。
(三)讓學生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帶“黑桃”的撲克牌
設計意圖:
綜合花色“黑桃”及帶“黑桃”撲克牌的鞏固練習,從集體學習至個別化練習指導,逐層推進,進一步拓展新知。讓每一個孩子都學有所得,掌握花色“黑桃”的名稱。通過自己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帶“黑桃”的撲克牌,一共有13張,引導學生親歷知識的生成過程。
四、總結反思:進一步積累藝術休閑課堂撲克游戲教學精華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通過對花色“黑桃”的學習,利用看一看、說一說、找一找等方法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學會了簡單的擴散思維方法,培養(yǎng)了有序的思維習慣。教學層次梯度設計合理有效 ,讓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去,提高品格。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蔽ㄓ信W習嘗試,不斷思考,探索實踐,方能收獲課堂教學極致景色。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反思、借鑒、學習、總結、研究,提高培智藝術休閑課堂教學的水平和高度,讓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都有所收獲,讓他們心中藝術休閑的琴弦響起來!
(本文為甘肅省“十二五”科學規(guī)劃立項課題《撲克游戲在培智藝術休閑教學中的設計與運用》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5]GHB0315))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