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昌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情感教學;作用;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0—0112—01
思想品德教學改革的關鍵是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師是教學改革的執(zhí)行者與實施者,必須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理念,探索與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以情感為最佳的導入手段,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改變傳統(tǒng)思想品德課只重理論而忽視情感引導的現(xiàn)狀,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情感教學的作用
與其他學科相比,思想品德教學有兩難:其一,概念、觀點較為抽象枯燥,與初中生的年齡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學生受多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大,輕視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一些思想品德課教師也心灰意冷,抱著“你們不愿學,我也懶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應付了事,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筆者堅信:事在人為,唯其難教,方能見真功夫。這需要教師在充分認識和考慮學生認知因素的同時,善于發(fā)揮情感教學的積極作用,以此實現(xiàn)教學目標,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 促進學生認知的發(fā)展。通過情感教學,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內容的學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會了學習的方法,因此能運用已學的方法舉一反三地學習新的知識。學習上的事半功倍,讓學生始終保持強烈的求知欲,積極努力地進行學習。
2. 促進學生潛能的開發(fā)。通過情感教學,能使課堂教學手段變得更為多元,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得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有利于學生潛能的開發(fā)。
3. 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通過情感教學,教師更容易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教會學生尊重他人,學會合作與競爭,形成時間、效率觀念,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
4. 有利于學生社會化的發(fā)展。情感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盡情表達、與人交往合作、積極參與決策的機會,為學生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等社會能力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二、情感教學的應用
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 不管是講概念還是講原理,筆者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論閃耀情感的色彩,以增強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學習興趣。
1. 語言含情,講活知識。在上課時,筆者總是以飽滿的情緒進行講授,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或高昂熱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形象的描述,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2. 故事滲情,吸引學生。教材上的例子大多比較簡單,有的例子時間較為久遠,對此,筆者進行了增補及形象化的處理。如,講到時傳祥,則用口頭和體態(tài)語言,生動地描繪他背大糞桶,不怕臟臭和譏諷的情境,引得學生嘖嘖稱贊。講“為人民服務” 時,適時補充孔繁森的事例,描述他如何在風雪天脫下自己的棉大衣給九十多歲的藏族老奶奶穿上;他如何幾次賣血撫養(yǎng)兩個藏族孤兒。講徐洪剛為了保護受辱婦女,赤手空拳同四個持刀歹徒博斗,身中14刀,用背心托著流出的腸子追歹徒達五十多米,最后倒在血泊里的場面,筆者悲壯的語調,贊嘆的表情,形象的手勢像磁鐵般地吸引著學生,他們深深地被英雄事跡所感動。
3. 情感投資,以愛結情。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當成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興趣中去,與他同歡樂,共憂傷,忘記自己是老師,這樣孩子才會向老師敞開他的心靈?!惫P者經常利用課余時間深入學生中間,對學生們噓寒問暖,與他們一起搞衛(wèi)生、說故事。學生遇到困難時,積極幫助其解決,很快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學習時也更為積極主動。
4. 真情實話,以情誘學。如,筆者在給初一學生上第一節(jié)課時,問了兩個他們關心和好奇的問題:一是大家是否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與異性同學交往時變得越來越別扭,不好意思?二是大家是否和原本沒有隔閡的父母變得生疏了,容易和父母發(fā)生爭吵?學生聽完之后馬上表示贊同,且一副驚訝的表情望著筆者,急于知道答案。筆者告訴他們:只要認真學習思想品德課,就能從中找到答案。在好奇心的驅動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得越來越濃厚,且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設法讓他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此外,在實施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情感教育理論為指導,對情感教學評價的策略進行探索與研究,努力促使思想品德教學進入更高的境界。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