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省平
【關鍵詞】 政治教學;批改;作業(yè);不良情緒;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12—0078—01
在政治教學中,政治作業(yè)的批改尤其是主觀題的批閱是個大問題,經常聽到有些教師感慨:批改政治作業(yè)簡直是個苦差事,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機械重復。這種不良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業(yè)的批改質量,也對政治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為什么政治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會產生不良情緒?怎么克服這種情緒呢?
一、政治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
1. 精心備課與及時批改作業(yè)相沖突。一方面,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迅速轉變教育觀念,踐行新的教育理念,這對教師的備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師要把每一堂課備好、備精,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作業(yè)信息的及時反饋對政治教學至關重要,這也要求政治教師及時地批改作業(yè),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知識漏洞,以便順利地進行新課的教學。兩者很容易發(fā)生沖突,必然給教師帶來壓力,教師在批改作業(yè)時也容易出現煩躁情緒。
2. 政治主觀題的考查特點。政治主觀題考查具有要點多、內容多、跨度大及理論聯系實際的特點,而學生在平日的訓練中,難以很快熟練掌握所要考查的題型及知識點,出現要點缺失、作業(yè)質量不高等情況,會使教師產生焦慮感。
3. 教師情緒低落,學生的書寫潦草,卷面不清晰。人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做教師的也不例外,由于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教師有時候會情緒低落,無論干什么都沒有精神,更不要說是批改書寫潦草的學生作業(yè)了。
二、消除政治教師批改作業(yè)時不良情緒的對策
1. 把批改作業(yè)看成是與學生談心交流。談心是一門藝術,批改作業(yè)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無言的交流方式。教師不要把批改作業(yè)看成是單純的工作任務,可以看作是一次談心交流。在批改作業(yè)時,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或學生近期的表現,加上幾句“提醒語”、“名言警句”、“評論”或者“心里話”,再看看上一次學生對教師的批語有什么反饋,這樣原本枯燥的作業(yè)批改也就變得有意思起來。一開始,學生可能對這種交流形式“不感冒”,但時間一長,學生就會主動參與,表達他們自己的意愿、建議、意見甚至是困惑。那時,教師面對的不再是單純的白紙黑字,而是在跟全班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作業(yè)也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了。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 用一些特殊的符號和富有趣味性的語言架起師生溝通的橋梁。批改完作業(yè)后,教師根據學生作業(yè)的質量,可以加上幾個特殊符號。比如,畫上哭、笑、沉思、苦悶等臉部表情;或者畫上大大的問號、感嘆號。再比如,寫上幾句符合作業(yè)情況的時髦語,或者變相地運用幾句流行歌詞、俗語等。以此來適應當代高中生追趕潮流、個性張揚的特點,拉近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
3. 因材施教,面批面改。教師把收齊的學生作業(yè)瀏覽一番后,再發(fā)還給學生,隨即公布答案,并幫助學生提煉出答題要點,要求學生對照答案訂正自己的作業(yè),并在作業(yè)本上寫出有關體會。倘若學生提出了答題的新角度及新要點,也可補充進“參考答案”之中。這種批改方式的實施,可以靈活處理。例如,把“參考答案”張貼公布,讓學生自己找時間進行訂正;找一兩份完成較好的作業(yè),教師批改后張貼出來作為“示范”和學生訂正的參考標準。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4. 讓學生參與作業(yè)批改。在經過學?;蚪處煹暮Y選后,每班可選擇五名左右的學生參與政治作業(yè)及檢測試卷的批閱,給予他們賦分標準,限定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做老師,親身經歷作業(yè)批改的過程,讓他們談談面對卷面凌亂、書寫潦草、要點混亂、政治術語運用不準確時的感受。這對學生的觸動很大,他們經歷一次,比老師講十遍還有說服力。這種方法既可以減輕教師的批改量,又能夠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以上幾種做法,適用于平時的作業(yè)和單元檢測試卷批改,能夠較好地體現人本理念,但不適用于大型考試的流水式批改。在政治作業(yè)批改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學會“愛”,多進行換位思考,積極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奏出政治作業(yè)批改的“優(yōu)美樂章”。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