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高年級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也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傳統的作文教學都是學生寫,教師改,作文的批改成了語文教師最頭痛的事。面對參差不齊的作文,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字斟句酌,全批全改。把教師從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脫出來,把作文評改的權力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作文批改的主人。
【關鍵詞】精雕細琢;美文;批改;作文
小學高年級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也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傳統的作文教學都是學生寫,教師改,作文的批改成了語文教師最頭痛的事。面對參差不齊的作文,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字斟句酌,全批全改。盡管教師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大部分學生對教師的這份苦心并不知情,對這樣的勞動成果卻毫不珍惜,不屑一顧。筆者在六年級作文批改中放手采用靈活多樣的批改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習作的自批、互批、眾改的行列,使全體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作文提高關注度。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指導學生批改作文:
1 授予方法,掌握批改的要求與步驟
葉圣陶先生指出:“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學會了自改的本領,才能把文章寫好?!睂W生要在教師的耐心引導下自改作文,按一定的步驟,要循序漸進,掌握常見的批改要求,才不會陷入“不知道改些什么,應怎樣改”的迷陣中。
1.1 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批改作文的基本步驟
一讀,先把習作通讀一兩遍,通過讀來發(fā)現作文的優(yōu)點和不足;
二改,修改錯別字,修改病句。修改后,再把作文連起來讀一讀,直到內容準確為止;
三劃,用波浪線劃出文中的好詞以及精彩的句子;
四寫,在相關句子旁對其精妙或不足作出點評;
五提,批改的同學直接給小作者提意見,當面交流習作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行修改;
六評,寫評語,談談自己閱讀此文后的感受;
七薦,各小組推薦出最優(yōu)秀的習作,說出至少一條優(yōu)點,向全班分享展示。
1.2 隨著作文水平的提高,逐漸增加要求
(1)標點符號用得不對的地方;
(2)語言是否簡練、通順、準確,是否形象生動。
(3)所選材料是否真實、典型;
(4)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突出;
(5)段落層次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
(6)開頭和結尾是否照應;
(7)至少要找出同學作文的三個優(yōu)點,能夠提出一個建議。
2 扶放結合,多種方式交替進行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不僅要注意考察學生修改作文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內容和方法。要指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師修改不如學生自己修改。學生個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學生借助多媒體在進行反復朗讀修改的步驟和要求后,再組織學生依照展示的內容進行習作互改。
2.1 讀改結合,以讀促改,及時表揚,體驗快樂
朗讀是書面語言的有聲化。朗讀習作,有利于學生發(fā)現習作的不足之處。在批改過程中讓學生大聲地朗讀,做到自己的耳朵當“老師”。通過朗讀,發(fā)現哪些地方丟字落字,哪些地方不流暢,哪些地方用詞有問題,都能夠聽出來。學生在朗讀時及時作好修改記號,稍后作修改。邊默讀邊改,凡是讀起來繞口,聽起來別扭的地方,讓學生仔細查找修改,把握住最好的修改契機。修改幾次后,再朗讀給其他同學聽,請其他同學提修改意見,根據他人的修改意見和自己的想法,再作修改。
小學生的自改能力處于“起步階段”,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要用“放大鏡”去發(fā)現學生修改習作中的點滴進步,用不同的方式去激勵學生獲取快感。在這一過程中,評語多以鼓勵、啟發(fā)為主,少批評或不批評。只要學生愿意動手改,細心地查找問題,我都一律給予肯定,及時指導表揚,讓學生感受到作文批改不是什么難事,大家都可以做到,從而激發(fā)學生評改的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大大激起了班級學生自己修改習作的欲望,養(yǎng)成了自覺修改習作的習慣。學生批改中,教師要及時查閱、總結批改情況,并適時表揚,讓學生品味快樂。
2.2 小組互改,暢所欲言,互批互改,取長補短
學生寫作文后,先讓學生以四人為一個小組單位,互相交換讀作文,各抒己見相互提建議。讓學生熱烈討論、溝通見解、相互啟發(fā)。小組的交流中,學生既當“聽眾”又當“老師”,在互評互改中切磋交流。這個環(huán)節(jié)氣氛異常活躍,一個個小“老師”邊讀邊提意見,分析問題頭頭是道,常常會使小作者茅塞頓開,靈感觸發(fā),改出的內容會更精彩和具體。同學們用一個“旁觀者”的眼光審查別人的作文,避免了“身在廬山不識真面目”。同學互批互改,彼此“橫挑鼻子豎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就難逃“法眼”了。修改時,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看到多名同學的作文,可以發(fā)現、學習別人的長處,對其缺點也能引以為戒。學生也會因為自己的作文要給其他同學改,寫作時就會格外認真,盡量避免出丑。
2.3 師生齊改,其樂融融,面批面改
俗話說:“一人智短,二人見長?!睅熒餐瑓⑴c不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產生光華。師生共同修改一段話或一篇作文,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允許互相辯論,盡情地議,反復地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被評學生,面對面地接受批評、表揚,體味到了寫作的不易及修改的快樂。學生有了興趣,就能積極地去推敲、去琢磨、去創(chuàng)新。這樣的批改氣氛有的放矢,學生異常興奮,批改后學生印象較深,收效較大。一個教師對一個學生,師生可直接對話。對文中的問題可直接指出,對優(yōu)點可當面鼓勵。平等對話的過程,教師還能從中直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謀篇布局、結構安排、選材立意的原始動機。同時還能使學生在親和融洽的氣氛中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使之增強寫好習作的自信心。
總之,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只有努力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放手讓學生精心修改作文,巧妙批改習作,培養(yǎng)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好的習作自然就出來了。正如古人所說的“文章不厭百回改”,“佳作常自改中來”。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不斷地進行探索,尋找恰當的作文批改方式,才能使學生“改你千遍也不厭倦”,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作者簡介
許桃穩(wěn)(1970-),女,漢族,云南省玉溪市人。大學專科學歷?,F在澄江縣鳳山小學任教,從事小學語文、數學、勞技、品德與生活等教學工作,擔任26年班主任、中隊輔導員。
作者單位
云南省澄江縣鳳山小學 云南省澄江縣 652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