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 要:幼兒的美術活動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要將這種表達游戲化,使美術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就要讓孩子身臨其境接觸自然,活動過程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時刻關注幼兒,呵護童心。在和諧氛圍中,陶冶幼兒情操,尊重欣賞幼兒的見解,積極評價幼兒的作品。
關鍵詞:幼兒美術;游戲化;探討
陳鶴琴曾說:“兒童好游戲是天然的傾向?!庇螒蚴怯變鹤钕矏鄣幕顒?,在游戲中幼兒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游戲是適應幼兒身心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一個兩歲左右的兒童,用筆在紙上繪畫,即使線條很凌亂或者畫面很抽象,那都是幼兒發(fā)自內心的感受,是情感的宣泄和表達,在他看來這就是游戲。這個階段的兒童繪畫我們稱之為涂鴉。幼兒從涂鴉起就開始創(chuàng)造一套滿足自我表現(xiàn)需要的符號系統(tǒng)。只要成人不去干預,他們會十分自然地運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符號系統(tǒng),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現(xiàn)自我。從這個意義上講,兒童的美術活動是一種游戲。因為這種自由創(chuàng)作的過程沒有強制,沒有目的,重過程而不重結果。兒童作用于美術材料的過程,就是將自身的經歷和體驗重新組合,并賦予新的意義的過程。而兒童的美術作品則是兒童自我的一個部分,表現(xiàn)了他的思想、情感、興趣和對外部世界的認識。
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把游戲融于幼兒園生活中,充分體現(xiàn)富教育于游戲之中,為幼兒提供平等表現(xiàn)的機會,使幼兒在教學活動中和日?;顒又蟹e極探索、主動活動、思維活躍。因此,在幼兒園適時、合理地開展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各種能力,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我從事幼兒美術教育工作已有八個年頭,深知美術活動對于幼兒能力發(fā)展的意義。特別是如何讓幼兒開心地進行美術活動并有所收獲,更是我不斷追求的。
一、游戲教學的方法
1.身臨其境,接觸自然
在主題為“尋找秋天”的美術活動中,我?guī)ьI孩子們到院子里收集落葉,當孩子們看到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葉子時,都非常興奮。孩子們在尋找落葉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不同顏色的落葉,形狀也不同,從而提高了觀察能力。再通過老師的講解加深了他們對于秋天的認識,游戲中讓幼兒尋找葉子,積極性被很好的調動起來,老師讓孩子們仔細觀察并畫出自己拾到的落葉,孩子們畫的很認真,并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了本次活動?;顒又杏變航佑|大自然,認識秋天,打破了傳統(tǒng)的“重結果,輕過程”的教育方式,采取了讓孩子身臨其境的方式,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進而喜歡用畫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讓幼兒在自主、探索、合作的過程中,輕松、愉快地認識了秋天。
在幼兒的美術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學習的興趣是關鍵,但如何提高興趣就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和難點。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音樂是美術的姊妹藝術,音樂有極強的情緒感染力,它能調動人們的情緒,在美術活動中適當運用音樂,將會更好地輔助教學。在“粉刷匠”的美術活動中,我運用兒歌粉刷匠,激活孩子的聽覺想象力,誘發(fā)孩子不同的感知覺,并加以動作配合,讓孩子在歡快的樂曲和有趣的動作中,對小小粉刷匠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再加上老師的講解,幼兒的美術活動充滿了趣味性。有這些做鋪墊,孩子對小小粉刷匠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教學情境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的情感氛圍,好的氛圍可以加深幼兒的理解,對活動的開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3.多樣材料,豐富運用
在幼兒的美術活動中,多樣的材料和有趣的形式,既可以刺激幼兒的操作欲望,又可以將繪畫活動游戲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玩與學的統(tǒng)一。
在“我為金魚穿設計衣服”的美術活動中,我讓孩子們用蘿卜印畫金魚的身體,孩子自己選擇不同形狀的蘿卜拓印,有圓的、有長的,然后用油畫棒添加金魚的尾巴并設計它的衣服,在衣服的設計中要使用到對比色,孩子們可以準確使用一到兩組對比色,當作品完成后每個孩子都為自己的創(chuàng)意而自豪。我通過讓孩子們運用胡蘿卜印畫與油畫棒添加相結合的方法,既學習了拓印畫,又將對比色的知識運用到畫面中,可謂一舉兩得。
幼兒的認識活動是基于游戲和學習之間的,美術活動游戲化可以很好地將這兩點融合在一起。
二、開展游戲化教學活動的注意事項
1.關注幼兒,呵護童心
美術活動的主體是幼兒,因而他們是中心,教師在活動設計中與活動開展中始終要圍繞這個中心,尊重孩子的想法與創(chuàng)意,通過美術活動進行情感表達,這樣,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平衡。
2.和諧氛圍,陶冶情操
寬松的環(huán)境是營造和諧氛圍的溫床,老師的愛與孩子的愛流淌其中,老師用信任、鼓勵的態(tài)度去對待幼兒,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讓幼兒可以充滿自信地進行繪畫。這樣,身心愉悅的孩子才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
3.尊重欣賞,積極評價
幼兒在美術活動中是帶著自己獨特的理解與認識去創(chuàng)作的,因而教師要學會傾聽幼兒的見解、欣賞幼兒的童真、贊賞幼兒的創(chuàng)意,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幼兒在獲得老師和家長積極的肯定后,會提升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但老師要正確引導不可盲目夸獎,要尋找幼兒的閃光點,使每一個幼兒都體驗到繪畫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美術活動能使幼兒感受和理解真、善、美,給幼兒以美的享受,陶冶其情操。德國文學家歌德曾說過:“幻想是詩人的翅膀,假設是科學的天梯。”幼兒繪畫在訓練手、腦協(xié)調能力的同時,更主要的是開發(fā)潛在的想象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作為美術老師,我們要引導孩子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并創(chuàng)造美,真正返璞歸真,我們應該呵護這份童心,為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翱翔在藝術的天空中。
參考文獻:
[1]陳鶴琴.兒童心理[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04.
[2]楊景芝.美術教育與人的發(fā)展[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