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成
摘 要:進入高中階段,數學學習難度加大,很多初中數學成績不錯的學生頻頻遭遇滑鐵盧,學習信心屢屢受挫。如何重塑學習信心,增強高中數學教育質量是每一位教師都在探索的課題。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進行突破:一、類比教育,體現知識銜接;二、興趣教育,激發(fā)學習動機;三、合作教育,加強交流互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育質量;人教版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位置關系的一門自然學科,學好數學,對于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具有現實意義。遺憾的是,縱觀當前高中數學課堂教育,學生普遍不喜歡數學,教師力不從心。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更好地發(fā)揮數學對于人才全面發(fā)展的積極影響,非常有必要實施教育模式改革。具體可以從如下三個方面展開:
一、類比教育,體現知識銜接
類比思維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在數學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類比即是通過發(fā)現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內部具有相似屬性,從而推測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通之處的一種思維方式。高中數學課堂應當實施類比教育,這有助于體現前后知識之間的銜接,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雖然高中數學難度有所上升,但是很多知識之間是層層滲透的關系。有效實施類比教育,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認同感,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例如:選修2-4等比數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類比等差數列知識,加深學生對等比數列定義、通項公式推導的理解。教學等比數列定義時,筆者請學生回憶等差數列定義“如果每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差等于同一個常數d,這個數列就叫做等差數列,而這個常數d叫做等差數列的公差?!眹L試對等比數列概念進行定義。通過比較這兩個概念名稱上的區(qū)別,學生很快得出:如果每一個數列從第2項起,每一項與它的前一項的比等于同一個常數,這個數列就叫做等比數列,而這個常數叫做等比數列的公比。
類比教育運用于高中數學課堂還有很多具體案例,教師應當從宏觀高度分析教材,探尋章與章之間、節(jié)與節(jié)之間、冊與冊之間、新與舊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形成體系。
二、興趣教育,激發(fā)學習動機
盧梭曾說:“問題不在于教他各種學問,而在于培養(yǎng)他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學習興趣的產生是喚醒學習主人翁意識,促使學生主動配合課堂教學的有力工具。高中生學習壓力大,整日受縛于高考壓力,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上數學課更是提不起興趣。教師應當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導入枯燥晦澀的數學知識,從而引起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關注,順利達成教學目標。
必修4三角函數y=Asin(wx+φ)圖象與性質教學中,考慮到本章節(jié)涉及較多函數圖象,如果一一在黑板上繪制不僅耽誤教學時間,同時容易混淆,不利于學生理解。因此筆者先使用幾何畫板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內繪制y=sinx與y=sin(x+π/2)的函數圖象,請學生觀察函數圖象,猜測φ對y=sin(x+φ),x∈R圖象的影響。通過直觀形象的幾何畫板,學生馬上得出結論:函數y=sin(x+φ)(其中φ≠0)的圖象,可以看作把正弦曲線上所有的點向左或右平移|φ|個單位長度而得到。探索w(w>0)對y=sin(wx+φ)圖象的影響和A(A>0)對y=Asin(wx+φ)圖象的影響時,同樣用幾何畫板繪圖,形象直觀,一目了然,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再也不會感到一頭霧水。
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具有強大的聲、光、圖、像功能,色彩豐富,生動鮮明,有助于調動學生多感官體驗,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教學實踐證明:相比較于聽覺經驗,學生更容易接受視覺經驗。當前各所高中基本配備有多媒體教室,數學教師應當加強多媒體電子教學與數學課堂的深入融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合作教育,加強交流互動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課程基本理念一節(jié)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當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數學的方式。這些方式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在教師引導下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备咧猩呀浘邆湟欢ǖ淖灾魈骄拷涷灒ㄟ^以往小學、初中階段的課程學習,他們對數學思想方法有了初步了解。正式步入高中之后,數學教師應當積極開展合作教育,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空間,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增強教學效果。
必修2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一節(jié)教學中,導入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概念之后,筆者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兩直線傾斜角相等,斜率是否相等?筆者請學生不要急于做出回答,不妨與同學相互討論,慎重作答。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學生發(fā)現:斜率相等傾斜角一定相等,但是如果傾斜角相等,它們都與x軸垂直,斜率不存在就不相等了。
數學新課程教學改革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當中,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緊跟教學改革步伐,適時更新教育觀念,努力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以上是筆者對增強高中數學教育質量所做的幾點探索,具體教學實踐中依然有很多其他教育方法可供借鑒。未來的高中數學教育事業(yè),亟待全體數學教師孜孜不倦探索,勤勤懇懇實踐。
參考文獻:
[1]田斌.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設計的原則[J].儷人(教師),2015.
[2]周菊.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的高中數學教學模式研究[J].讀與寫(體育教學刊),2015.
編輯 趙飛飛